俄罗斯 白俄罗斯 合体?

白俄罗斯为什么想和俄罗斯合体?
我是说,能不能具体点啊,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乌克兰也不强吧,人家怎么不要求合体类
不要一句话就打发人,有点诚意啊喂

白俄罗斯是个小国家,自然资源匮乏,希望得到俄罗斯的优惠价能源、
原料和高科技技术;作为内陆国家对俄罗斯出海口感兴趣。从地缘政治观点来
看,俄罗斯也对白俄罗斯感兴趣,白俄罗斯能够帮助确保俄罗斯西部边界的不
可侵犯性。此外,白俄罗斯还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西部“大门”。
作者认为,俄白两国一体化经历了四个阶段,但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并不多。俄
白两国一体化进程不仅取决于两国现状和历史文化传统,还取决于整个欧洲的一体
化。
【新华社莫斯科5月30日俄文电】俄罗斯《独立报》今天刊登独联体国家研究所所长康斯坦丁·扎图林的一篇文章,题为《后苏联地区的联盟国家》,摘要如下: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在后苏联地区最先感受到自我孤立的后果,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最尖锐地经历了数世纪历史和文化联结的土崩瓦解,并对语言共同性遭破坏的状况进行了抗争。因此,俄白两国接近的任何步骤在社会意识中都被看作是完全自然和合理的进程。当代白俄罗斯人都记得,白俄罗斯在前苏联中的崇高地位,当时该共和国是苏联国土中一个权利平等的主体,是经济繁荣的地区,在统一的国民经济综合体中扮演着责任重大的角色:许多工业生产在这里完成最后阶段,最后的工艺流程在这里结束。难怪白俄罗斯被冠以国家“组装车间”的美名。
现在,绝大多数白俄罗斯人和俄罗斯人都意识到,在地缘文化、地缘经济和地缘人口方面,他们是东斯拉夫统一的文化历史整体中的一部分。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是统一的整体。两国人民没有难以克服的旧的不良框框,他们肩并肩地和睦相处了几个世纪。1992年,防止白俄罗斯确立邻国立陶宛那样的制度的斗争取得成果,广大群众提出了停止“白俄罗斯化”问题,提出了恢复俄语地位和恢复中断了的对俄联系的问题。
短时期的独立表明,两国政治上层意识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从他们的观点来看,重新统一进程的重点是,维护国家安全,捍卫领土完整不遭受外来威胁。白俄罗斯是个小国家,自然资源匮乏,希望从俄罗斯通过优惠价格得到能源、原料和高科技技术,作为陆地国家对俄罗斯这个拥有出海口的国家感兴趣。最近几十年来,白俄罗斯经济面向广泛的俄罗斯市场,失去这个市场对共和国意味着不可避免的崩溃。现在,工业,首先是机械制造业,白俄罗斯80%的零部件、半成品来自俄罗斯。从军事战略观点来看,拥有核潜力的俄罗斯是白俄罗斯自然和强大的盟友,是其安全的保障。从地缘政治观点来看,俄罗斯也对白俄罗斯感兴趣,白俄罗斯能够帮助确保联盟国家和俄罗斯本身西部边界的不可侵犯性。此外,白俄罗斯过去是,今后仍然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西部“大门”。
一体化的第一阶段
绝大多数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都不愿意苏联解体,两国1991年的全民公决和民意测验结果证明了这一点。解体后,维亚切斯拉夫·克比奇(1990至1994年任白俄罗斯部长会议主席)政府进行了与邻国俄罗斯联合的初步尝试。因此,那个初步阶段有时被称为“克比奇一体化”时期。我认为,关注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因为,现在俄罗斯有时、西方经常试图把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统一进程说成是亚历山大·卢卡申科一个人倡导的结果。与此同时,这不是主观进程,而是客观进程,它深刻反映了一个整体分开的两部分的生存需要。突然得到独立的白俄罗斯国家发现,它完全不能发挥自己的国家职能,不能独立发展经济。克比奇内阁最初为争取经济和国家完全独立进行了斗争,后来宣布了这一方针,它曾把所有缺陷都归结为不能摆脱联盟领导的束缚,归结为无法避免遭受“联盟崩溃”的影响。但是,独立和主权的白俄罗斯共和国的经济局势不可避免地迅速恶化以后,克比奇及时改变了对外政治方针,开始呼吁与俄罗斯统一。
其中,克比奇提出了一体化总论点:“没有俄罗斯,我们就无法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生存”。当然,克比奇懂得,没有俄罗斯领导的政治和财政支持,他就无法赢得总统选举(他准备成为白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因此,与俄罗斯的货币合并应当成为竞选总统的王牌。为了恢复两国货币金融系统的统一,1993年底开始起草有关法律文件。1994年4月,已经完全起草好白俄罗斯共和国和俄联邦在实行共同货币系统的情况下统一货币系统条约。很自然,仓促起草的条约制订得并不详细,但当时(1994年)的金融货币联盟会最强有力地推动重新一体化进程。
为什么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呢?这里明显存在着两个主要障碍,它们导致了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货币统一思想的破灭。俄罗斯方面:缺乏与白俄罗斯统一的政治意愿,叶利钦周围的一些政治家坚持不同立场,他们认为与白俄罗斯接近是有害和不合时宜的。1994年与现在一样,白俄罗斯领导对统一工作做得少,对在实行自己的货币发行政策条件下保障独立自主问题关心得多。在货币统一问题谈判失败后,克比奇的政治威望一落千丈,政治生涯进入了穷途末路。在国家通货膨胀率高速上涨的情况下,他在总统选举中惨遭失败。
但是,在白俄罗斯总统大选中获胜的卢卡申科在竞选过程中没有被看作是“克里姆林宫的人选”。如果在1994年的大选中有这样的人选,那么肯定会是克比奇,他更被俄罗斯切尔诺梅尔金政府所理解和接受。我特别做这样的说明是为了强调:毋庸置疑,回顾往事,与俄罗斯恢复统一的主张在白俄罗斯具有深刻的人民性质,具有深厚的土壤。而后来的事态证明,俄罗斯领导对实现白俄罗斯提出的统一的主张也没有做好准备。
一体化的第二阶段
两国统一进程随后的所有阶段总之都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个人有关。应当认为,俄白接近的实际步骤始自两国1995年1月成立海关联盟和1995年2月21日在明斯克签署的为期10年的友好睦邻合作条约。条约由鲍里斯·叶利钦和亚历山大·卢卡申科签署。该国际文件的主要成果是,取消俄白边境界标:1995年5月26日,在白俄罗斯的列奇卡村,卢卡申科和切尔诺梅尔金参加了清除界碑和界标的仪式。从这一天起,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两国公民不办理专门的文件和签证,就可以穿越两国国境。
但是,两国共同和各自国内的海关和其他法律文件至今还对双方过境商品和货物有各种规定。现在谈论完全取消俄白边界问题还为时尚早。俄罗斯方面还保留着所有海关站点。在白俄罗斯,运往邻国俄罗斯的商品还必须通过国内海关检验,必须办理手续。
一体化的第三阶段
1995年5月,卢卡申科提出,对与俄罗斯恢复统一问题举行全民公决:“您支持总统旨在与俄罗斯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吗?”80%以上参加全民公决的白俄罗斯公民给予了肯定的答复。1995年5月14日的全民公决促使从法律上确立了俄语具有与白俄罗斯国家语言平等的地位。在卢卡申科担任总统的8年中,俄语与白俄罗斯语的地位平等是实现一体化过程中的最大成就。这份文件受到大多数白俄罗斯公民的高度评价,而且不仅仅是俄罗斯族人。
1996年,白俄罗斯的经济问题再度尖锐起来,国家陷入旷日持久的经济危机。白俄罗斯购买俄罗斯载能体欠下的外债高达15亿美元。经济危机还引发了人口危机,从1993年起,白俄罗斯战后首次出现人口下降。白俄罗斯在其独立的年代总人口减少了1%。
在邻国俄罗斯,叶利钦参加竞选总统,他需要鲜明的竞选纲领。叶利钦应当以新国家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的面貌出现在选民面前。白俄罗斯领导人本身也制订了扩大和延长总统权限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俄白一体化问题再次活跃起来。1996年3月25日,卢卡申科在对白俄罗斯人的电视讲话中公开阐述了与俄罗斯统一的进一步措施计划。他特别强调,在最高委员会、执委会和议会大会中,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将拥有平等的代表席位,将“签署在完全保留两国主权的情况下成立联盟国家的俄白条约”。
1996年4月2日,卢卡申科和叶利钦在莫斯科签署了成立俄白共同体条约。毫无疑问,这一国际文件的签署是俄白关系中的重要里程碑。即使对1996年条约的内容进行肤浅的分析,也能看出签署条约的人并没有打算沿着深入全面的一体化道路走下去。成立共同体的条约具有明显的权宜之计性质和策略性质。其中只有两项极为重要的条款:第一,改革同步化问题;第二,1997年底以前为实行统一货币创造条件。但就是在这两个方面,也没有作出任何一体化的新努力。在一年中,共同体最高委员会召开了2次会议,共同体执委会召开6次会议,1996年4月29日两国议会领导人在圣彼得堡成立的议会大会召开了3次会议。由60条组成的共同体组成条约的首要措施纲领没有得到执行。最高委员会和执委会会议讨论了各种纲领草案和起草建议计划草案。所通过的决定受到有关共同体各种官僚机构(执委会、海关委员会和其他机构)文件的限制。
一年过去了,共同体两个国家的元首需要总结在这个俄白实体中所做的工作。因为没有取得重要成果,所以俄白两国总统在1997年3月7日的会晤中签署了新的条约,该条约要把共同体变成两个主权国家的联盟。俄罗斯领导人1997年初给卢卡申科总统写了一封亲笔信,向他追述了实施“改革同步化”计划的必要性。在卢卡申科政府中,这封信当时造成了炸弹爆炸的效果。白俄罗斯领导层根本不想在没有必要保障的条件下把自己的部分权限移交给俄罗斯最高执政阶层。
1997年4月2日,俄白两国总统叶利钦与卢卡申科签署了俄白联盟条约,但俄白联盟章程在当年5月23日才谈妥并得以签署。在条约和章程中,并未规定将俄罗斯政治精英们在文件签署前夕所积极讨论过的那些想法———建立一个现实的联邦,拥有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议会、考虑到俄白实力差别的跨国机构。还存在另一方案,即白俄罗斯做为一个主体,加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方面推翻了上述两种主张:“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的主权。我国宪法不允许这样做。”不能修改宪法的说法(其实在1996年宪法就被轻而易举地改动过)将成为替冻结一体化进程辩解的最重要论据。但是,一体化进程冻结的实际原因是白俄罗斯对以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所持立场的失望:俄领导人没有体现出任何意愿和能力来向卢卡申科和白俄罗斯执政党提供维护该国应有地位的保障,以及确保该国精英们在未来联盟国家中获得令人满意的地位。
这一联盟的实质在于维护每个参加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宪法和国家政权的其它特征。最高委员会决议根据“一国一票”原则,经双方同意方能通过,而只有总统才能代表各成员国投票。俄白联盟执行委员会通过决议时也是按照“一国一票”的原则。这一两国总统和官僚机关的联盟注定不能成为一体化深入进程中的火车头,因为双方不能解决有关宪法和原则性的问题。事实上,由于没有形成双方国家机构间相互合作的基础,俄白国家体系是不具有生命力的。大多数已成立的联盟机关的活动空间都极其有限(除统一两国标准化机构、反垄断委员会、经济关系及统计委员会以外)。
1997年条约中的关键性条款没有一条得到履行。根据这一文件,两年内(1997—1998年)应该形成统一的经济空间。2001年,这一空间不仅没有形成,两国这些年来反而变得更为疏远,漂向两个对立的经济极端。双方未能建立统一的货币贷款体系并为发行统一货币创造条件。众所周知,目前这一任务被推迟到2008年以前完成。条约所规定的、在俄白联盟内部形成统一法规基础的内容也未能实现。无论是白俄罗斯,还是俄罗斯,都没有完成己方所承担的为使两国法律一体化而应对本国法律进行修改、使之同步的任务。在1997年底以前使两国经济改革的阶段和期限同步的方案更是完全破产。联盟议会经济政策委员会的工作也遭致失败。俄白两国间有价证券协定并未出台,更未付诸实施。其原因在于白俄罗斯领导层坚决反对俄罗斯企业家购买白俄罗斯企业股票。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货币信贷和金融体系仍是各自为政,再贴现率、银行储备金制度、外汇管制上存在的区别都无法克服。税收体系方面的差别、各国不同的税收法典使两国预算系统难以统一,这就使联盟跨国联合计划不可能完全实现(最初有24项计划,后来翻了一番,2001年是48个)。包括出纳结算业务在内的俄白联盟金融体制也尚未形成。值得指出的是,俄白联盟章程第31条规定的建立统一的货币发行中心的内容也没有实现。
在社会领域,两国仍未确定向公民发放最低社会保障标准,使两国退休金标准整齐划一。
一体化的第四阶段
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双边关系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可以用第四阶段,也就是一体化的当前阶段的特点来结束。许多人认为,其起始于1998年12月25日。其他人则认为它是自俄白联盟国家条约(1999年12月签署)以及俄白两国总统在叶利钦当政末期签署条约实施计划于去年生效的时间为起点。
对这一看法不敢苟同。上面已经提到,在已经缔结的两国一体化条约中,没有一个得到完全履行。然而,这不仅没有阻止,相反还掀起了跨国立法工作中的新一轮热潮。但这并没有赋予俄白两国关系新的内容,一体化进程仍然停留在最初阶段。因此,1999年的条约与以前的条约没有任何原则性差别。其中也规定了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国家机构的原则,以及联盟各成员国都具有法律主体地位及国际地位的差别(如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不同,它继续保留无核国家地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条约没有涉及俄罗斯联邦各主体的权利。此外,以总统卢卡申科为首的白俄罗斯方面在条约签署后马上坚持这一文件具有临时、过渡的特点。
在俄罗斯大选后,俄白联盟计划日后的命运同白俄罗斯境内的政治局势密切相关。该国2001年最重大的事件是总统选举。根据白俄罗斯宪法修正案,卢卡申科总统的任期到今年11月截止。白俄罗斯属于总统拥有全权的极少数欧洲国家之一。因此,此次选举决定的并不仅是总统的人选,还包括国家新的政治路线。
近年来,总统卢卡申科是白俄罗斯在一体化进程中的代言人。克里姆林宫一向坚定支持的白俄罗斯总统在建立这一独特跨国联盟模式的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从政治宣传角度来说,白俄罗斯领导层能够在一体化进程中获得远远超过凭借其在后苏联疆域上实力和意义而原本具有的政治影响力。此外,卢卡申科傲慢的政治态度和理想令这一联盟国家的形成沾染了一定的个人色彩。由于卢卡申科公开将自己的政治前途同俄白结盟的思想相连,令人们对一体化进程原地踏步的失望日益增长,对错误和失败所应承担的责任———有时这并非完全有道理———也主要落到他头上。但是,尽管如此,俄罗斯一些专家对一体化的成绩感到不容乐观。我相信,俄罗斯对明斯克大选前景的态度将只植根于白俄罗斯的现状、卢卡申科的白俄罗斯的现状。
俄白接近的一体化进程并不仅仅取决于国内的社会经济、政治逻辑,历史文化传统,还包括席卷整个欧洲的所有一体化举措,包括欧盟、北约在内的这类跨国组织的自身发展和壮大。北约东扩从客观上激起了俄罗斯为维护民主、保障安全和福利状况的回应。我相信,俄白两国公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即西欧的一体化被美化得找不到一丝缺点,而俄白联盟却被视为是残余现象。显然,俄罗斯人并不总是赞成白俄罗斯总统的一些举动、他的所有工作方式和方法。但是,这属于我们无法完全左右的问题。至少是在俄白联盟完全形成以前不可能。这正是俄罗斯与西方观点的本质区别。西方完全不明白也不接受后苏联疆域上社会和国家的过渡性特征,要求白俄罗斯完全、无条件地实行民主化,希望在此之后,俄白结盟一事将成为泡影。在俄罗斯,赞同俄白联合的原因是客观存在而不是主观要求的人认为,如果没有与俄罗斯的完全结盟,在白俄罗斯就不可能出现任何的民主化进程。
或许俄罗斯某些人对以维克大使为首的欧安会白俄罗斯协调小组、美国及其他西欧驻该国使馆真正心存感激,因为这些国家过分干预白俄罗斯内部事务———显然是为在此举行所谓的“公正和自由”的选举———其结果只能是推动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结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23
虽说是经济危机了 但美国还是强大的 现在朝鲜核问题很突出 不是强大就是 要合体 原因很多 有的是因为 要用它的地理原因 布控导弹等 有的是经济 这俩天 俄罗斯要让美国 布控导弹减少 闹的厉害了
第2个回答  2009-06-23
如果合体就不独立自主了,毕竟俄罗斯强大,一旦合体就成了俄罗斯的附属了,格鲁吉亚整天闹腾不就是想摆脱俄罗斯么,都是斯拉夫人,嘿嘿,斯拉夫人!合体!变身超级斯拉夫人!哈哈...
第3个回答  2009-06-23
我觉得是利益需求的关系,新加坡为什么想跟马来西亚合并?人家本来都是一家的,落叶归根的道理也知道吧! 再说你被人欺负你还不指望你家大人帮你出头,没有石油天然气你找谁呢??? 很清楚了吧
第4个回答  2009-06-23
白俄罗期与俄罗期都是斯拉夫人!同种同源!俄罗斯有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与俄罗斯合并对白俄罗斯百利而不一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