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的智慧故事

作业上的啦!~~~~~

其一

徐文长在街上遇见卖缸的,问一斤卖几文。卖缸的见他外行,答说“百文(?)一斤”。徐文长叫他扛着,跟了他走了许多路,到得家里,他进去拿出铁锤和秤来,说“我只要秤二斤就够了”。卖缸的只好又扛了回去。

其二

徐文长在桥边看见一个乡下人挑着一担粪走来,他便说,“这桥上挑了不好走,我帮你抬过去罢。”乡下人见他是斯文人,不敢劳他,但是他一定愿意帮忙,于是把一只粪桶抬过桥去了。随后他对乡下人说道,“我乏极了,那一桶不能再抬,请你自己设法罢。”

其三

有一个人去找徐文长,说他的女儿喜欢站在门口,屡戒不听,问他有没有什好法子。徐文长说只要花三文钱,便可替他矫正女儿的坏脾气。那父亲很高兴,拿出三文钱交给徐文长,他便去买了一文钱的豆腐和两文钱的酱油,托在两只手上,赤着背,从那女儿的门外走过。正走到她的前面,徐文长把肚皮一瘪,裤子掉了下来,他便嚷着说,“啊呀,裤子掉了,我的两只手不得空,大姑娘,请你替我系一系好罢。”那姑娘跑进屋里去,以后不再站门口了。

其四

徐文长住在一个寺里,方丈待他很怠慢。他每清早,乘和尚睡着未起的时候,穿戴了僧衣僧帽,往后园去,对着一家楼窗小便。这乃是一个武官的小姐的绣房,她把这事告诉了父亲,把方丈拿去,一顿板子打死了。后来冤鬼寻着了他,有一天他回家去,恍惚看见他的妻和一个和尚同睡,用刀砍去,原来却只是她独自睡着。徐文长因为这件事,坐了好几年的监,好容易才得放免。

按袁宏道著徐文长传云,“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胡宗宪),公后以他事杖杀之,”似所说非全无依据。传又云,“以疑杀其继室,”陶望龄著传亦云,“渭为人猜而妒,妻死后有所娶,辄以嫌弃,至是又击杀其后妇。”文长自著年表曰《畸谱》,纪其事曰,“四十六岁,易复,杀张,下狱。”则在精神错乱中因妒杀妻当亦系事实。果报之事,据别一传说云,“后来皇帝召见徐文长,有所问询,正拟回答,忽觉头痛不可忍,说不出话来,不称旨,遂不见登用。退朝脱去朝冠,见里边有一个蝎子,头顶已被螫肿。”此乃传说中一种普通的“母题”,在各故事中常见类似的例。

其五

有人同徐文长赌赛,如他能够往三埭街连呼“堕贫”三声,当请他吃酒。徐文长便到三埭街的旧货店指着一个瓷瓶叫道,“那个大瓶卖多少钱?那个大瓶,那个大瓶!”店里的人无可如何,他终于得胜而去了。

又有乡村演戏,请徐文长写戏台的匾,文曰,“天下太平。”但是他们的报酬少给了一点,所以等到把匾挂好之后,大家一看,见第三个字缺少了一笔,变成“天下大平”了。村民大窘,又去求他,他随后走来,把笔掷上去,在大字下点了一下,大家这才安心了。

按绍兴自明以来有种公奴名曰“惰民”,本地则称“堕贫”(Doobing),与大瓶大平同音。据说清雍正元年后,政府屡次宣布除籍,但社会上还是同样的歧视,他们也仍甘以“堕贫”自居。他们的职业,男的做戏子吹手,收鸡毛,换糖(用麦糖或炒豆换破布),钓田鸡等,女的称老嫚(Laumoen),有喜丧等事时为人家服务,近来更业卖笑,浪子社会称之曰“鳗线”。府城内的堕民聚居于三埭街(Sandaaka),自成部落,甚有势力,平民在区内,如触犯忌讳,常被侮辱。但在三埭街以外则又被平民所轻蔑,俗谚有云,“人生路不熟,看见堕贫叫阿叔”,谓不得已而问路于堕贫,有失身分也。革命以后,重行宣布解放,迄未发生效力。

其六

徐文长买白菜,卖菜的说一文一斤,他说一文两斤,卖菜的粗鲁地答说,“那只好卖粪吃。”徐文长便不再计较,说他要,照讨价买下了,可是秤来秤去费了许多工夫,卖菜的觉得很饿了,等徐文长进去算帐之后,他看桌上有两个烧饼,便拿来吃了。徐文长出来,向桌上张望,卖菜的便说,“这里两个烧饼是我借吃了。”徐文长顿足道,“了不得,这是砒霜烧饼,我拿来药老鼠的。”卖菜的十分惊慌道,“那怎么好呢?”徐文长道,“现在已经来不及叫医生,听说医砒毒只有粪清最好,你还是到粪缸那里吃一点罢。”卖菜的性命要紧,只能去吃,徐文长随对他说道,“究竟是谁吃了粪呢?”

其七

徐文长遇见一个卖鸡蛋的,说要全买,叫他在石头上张着两臂做圈,自己把鸡蛋点数放在圈内。数了之后,徐文长说去拿篮子来盛,却再也不出来。卖鸡蛋的伸着两臂围住鸡蛋,不能动一动,正在焦急,里边又放出一只大狗来,真把他吓得不知怎么样才好了。

其八

有许多老太婆坐了一只船去进香,遇见徐文长请求搭船,她们就答应了。徐文长下了船,坐在船头上,说替她们烧茶。他拿出一包糖,泡起糖茶来,老太婆本来是喜欢喝糖茶的,又经徐文长殷勤相劝,左一碗右一碗地不知吃了多少,不久便觉得肚胀,想要小解了。她们正急得没法,却见徐文长在那里拿着一支纸捻刺鼻孔,很舒服似地打嚏呢。她们问说,“徐先生,你在干什么?”他答道,“我想小解,只是现在不便,所以在这里打几个喷嚏通通气,便不要紧了。”她们一听有这样的好法子,大家动手齐来仿行,可是才打了一个嚏,小便就立刻都漏了出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19
徐文长智慧故事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又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 * * *

徐文长到舅舅家做客,半晌才端出一盘菜,却只一鸡蛋,舅舅说:文长啊,真是不好意思,你来的真不巧,要是晚来三个月,这个鸡蛋就是一碗鲜的鸡汤了。徐文长笑道:啊,真是难为你了。
一日,徐文长复请舅舅,半晌,端出一盘竹片,对舅舅说:舅舅啊,真是不好意思,你来的真不巧,要是早来三个月,这盘竹片就是一碗鲜美的竹笋了。

* * * *

张三李四拜访徐文长,张三暗将徐文长拉到一边说:文长兄,今日你若能令李四“呱呱呱”的叫三声,我今天就请客吃饭。徐文长笑道:“此事极易”。
徐文长将张三李四带到一片西瓜地中,徐文长手指瓜田对李四说:“李兄啊,你看这一片葫芦长的多好啊。”李四纳闷道:“文长兄啊,这明明是瓜嘛,你怎么说是葫芦呢。”
徐文长道:“是葫芦”。李四道:“是瓜”。徐文长:“葫芦”。李四:“瓜”。徐文长:“葫芦,葫芦,葫芦。”李四:“瓜,瓜,瓜!”
徐文长名字的传说

绍兴人都知道这秘曾经出了个名人叫徐文长,但不知道他名字的由来.

明代文学家徐文长,本名徐渭,很有学问和才华,十二岁便能落笔成章.他不想做官,但是两上哥哥逼他去应考.有一次考试,他看过题目便一挥而就.文章虽短,却很精辟.剩下许多时间没事干,他便在卷子空白外先画上神像,又画上供桌和祭品,还画上他自己穿着举人的服装在祭祖.画完后,又写上:"不过如此"四个字.主考官看了卷子,很佩服他的短文,后来看到那幅画后,却连连摇头.最后在他卷子上批道:"文章太短脸皮厚,名次排在孙山后."当然没考取了.

三年后家里人又叫徐文长去赴考.谁知又遇到原先的那个主考官.徐渭心里很火,便在卷子上大作文章,列举了科举中种种弊病和黑暗,他越写越火,越火文章就写得越长,试卷写不下,就写在桌面上抽屉边上凳子上,最后连凳子脚上都写满了.交卷时间到了,徐渭就把试卷连同桌子凳子一齐背上去交给主考官.主考官大吃一惊:"你要干什么?"徐渭笑道:"你不是喜欢长文章吗?我就写篇长文章给你看看吧!"徐渭讽刺戏弄权势的这件奇闻,很快传了出去,从此,他被人叫做"徐文长"了.

题画改诗

明朝成历年间,会稽山下有座古寺,寺里有个当家和尚,他生得把头大耳,人们都称他头和尚,久而久之,连他原来的法号也无人知晓了.

有一年,一位老秀才路过寺院,天色已晚,就到寺院求宿,大头和尚盛情相待,使这位秀才很过意不去,老秀才自幼擅长画像,为了酬谢大头和尚的美意,临别前特意为他画了一幅像,大头和尚很高兴.但一想,有了画,总得配首诗,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专程来到城里请徐文长题诗.
徐文长和大头和尚也有交往,见大头和尚拿了画像来要他题诗,当然答应.他略一思索,提笔蘸墨,在画上题了这样四句话:

相貌堂堂,
挂在禅房.
若问此人,
大头和尚.

大头和尚十分高兴,请人装裱后,就挂在禅房里,每天做罢功课,都要自得其乐看上一阵,不入,临近寺院的和尚闻得他请人描了真容,都赶来观赏.但是奇怪的是,来人看了以后,往往一笑就走.大头和尚感到纳闷.最后还是一位知已给他揭开了这个谜,原来这幅画画得虽好,就是把大头和尚画得过于年轻了,倒有些像大头和尚的阿弟.

大头和尚想想也有道理,因此,又上城来找徐文长.见了徐文长,他顾不上客套,就如此这般地说一遍,徐文长考虑画上已经写上的诗句不好涂改,于是他沉思片刻,说声"有了"就拿起毛笔,在原诗的每句话后各加了两个字:
相貌堂堂无比,
挂在禅房笃底.
若问此人是谁,
大头和尚阿弟.

大头和尚千谢万谢告别了徐文长,就差人把像送到他弟弟那里,他想:弟弟收到这幅像一定会很高兴的,可是,没想到弟弟嫌画得过分苍老不像自己,第二天一早,就叫小和尚把原画送还回去,这下大头和尚为难啦,他左思右想,没个主意,只好卷起这幅画像,再求徐文长帮忙.
徐文长问明情由,说:"区区小事,何须发悉,师父且稍坐片刻,等我再加上数字,包你满意."
说完就提笔在每句诗下又加了两个字:

相貌堂堂无比威风,
挂在禅房笃底当中.
若问此人是谁尊容,
大头和尚阿弟之兄.
而且笔力遒劲,看去浑如一气呵成,乐得大头和尚眉开眼笑.
后来当人们在大头和尚禅房里看到这幅画像的时候,莫不称赞徐文长博学多才.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q532185075/blog/item/79d164fa2c596e1e6c22eb0c.html

第2个回答  2012-06-24
徐文长智慧故事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又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第3个回答  2021-10-14
徐文长在街上遇见卖缸的,问一斤卖几文。卖缸的见他外行,答说“百文(?)一斤”。徐文长叫他扛着,跟了他走了许多路,到得家里,他进去拿出铁锤和秤来,说“我只要秤二斤就够了”。卖缸的只好又扛了回去。
其二
徐文长在桥边看见一个乡下人挑着一担粪走来,他便说,“这桥上挑了不好走,我帮你抬过去罢。”乡下人见他是斯文人,不敢劳他,但是他一定愿意帮忙,于是把一只粪桶抬过桥去了。随后他对乡下人说道,“我乏极了,那一桶不能再抬,请你自己设法罢。”
其三
有一个人去找徐文长,说他的女儿喜欢站在门口,屡戒不听,问他有没有什好法子。徐文长说只要花三文钱,便可替他矫正女儿的坏脾气。那父亲很高兴,拿出三文钱交给徐文长,他便去买了一文钱的豆腐和两文钱的酱油,托在两只手上,赤着背,从那女儿的门外走过。正走到她的前面,徐文长把肚皮一瘪,裤子掉了下来,他便嚷着说,“啊呀,裤子掉了,我的两只手不得空,大姑娘,请你替我系一系好罢。”那姑娘跑进屋里去,以后不再站门口了。
其四
徐文长住在一个寺里,方丈待他很怠慢。他每清早,乘和尚睡着未起的时候,穿戴了僧衣僧帽,往后园去,对着一家楼窗小便。这乃是一个武官的小姐的绣房,她把这事告诉了父亲,把方丈拿去,一顿板子打死了。后来冤鬼寻着了他,有一天他回家去,恍惚看见他的妻和一个和尚同睡,用刀砍去,原来却只是她独自睡着。徐文长因为这件事,坐了好几年的监,好容易才得放免。
按袁宏道著徐文长传云,“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胡宗宪),公后以他事杖杀之,”似所说非全无依据。传又云,“以疑杀其继室,”陶望龄著传亦云,“渭为人猜而妒,妻死后有所娶,辄以嫌弃,至是又击杀其后妇。”文长自著年表曰《畸谱》,纪其事曰,“四十六岁,易复,杀张,下狱。”则在精神错乱中因妒杀妻当亦系事实。果报之事,据别一传说云,“后来皇帝召见徐文长,有所问询,正拟回答,忽觉头痛不可忍,说不出话来,不称旨,遂不见登用。退朝脱去朝冠,见里边有一个蝎子,头顶已被螫肿。”此乃传说中一种普通的“母题”,在各故事中常见类似的例。
其五
有人同徐文长赌赛,如他能够往三埭街连呼“堕贫”三声,当请他吃酒。徐文长便到三埭街的旧货店指着一个瓷瓶叫道,“那个大瓶卖多少钱?那个大瓶,那个大瓶!”店里的人无可如何,他终于得胜而去了。
又有乡村演戏,请徐文长写戏台的匾,文曰,“天下太平。”但是他们的报酬少给了一点,所以等到把匾挂好之后,大家一看,见第三个字缺少了一笔,变成“天下大平”了。村民大窘,又去求他,他随后走来,把笔掷上去,在大字下点了一下,大家这才安心了。
按绍兴自明以来有种公奴名曰“惰民”,本地则称“堕贫”(Doobing),与大瓶大平同音。据说清雍正元年后,政府屡次宣布除籍,但社会上还是同样的歧视,他们也仍甘以“堕贫”自居。他们的职业,男的做戏子吹手,收鸡毛,换糖(用麦糖或炒豆换破布),钓田鸡等,女的称老嫚(Laumoen),有喜丧等事时为人家服务,近来更业卖笑,浪子社会称之曰“鳗线”。府城内的堕民聚居于三埭街(Sandaaka),自成部落,甚有势力,平民在区内,如触犯忌讳,常被侮辱。但在三埭街以外则又被平民所轻蔑,俗谚有云,“人生路不熟,看见堕贫叫阿叔”,谓不得已而问路于堕贫,有失身分也。革命以后,重行宣布解放,迄未发生效力。
其六
徐文长买白菜,卖菜的说一文一斤,他说一文两斤,卖菜的粗鲁地答说,“那只好卖粪吃。”徐文长便不再计较,说他要,照讨价买下了,可是秤来秤去费了许多工夫,卖菜的觉得很饿了,等徐文长进去算帐之后,他看桌上有两个烧饼,便拿来吃了。徐文长出来,向桌上张望,卖菜的便说,“这里两个烧饼是我借吃了。”徐文长顿足道,“了不得,这是砒霜烧饼,我拿来药老鼠的。”卖菜的十分惊慌道,“那怎么好呢?”徐文长道,“现在已经来不及叫医生,听说医砒毒只有粪清最好,你还是到粪缸那里吃一点罢。”卖菜的性命要紧,只能去吃,徐文长随对他说道,“究竟是谁吃了粪呢?”
其七
徐文长遇见一个卖鸡蛋的,说要全买,叫他在石头上张着两臂做圈,自己把鸡蛋点数放在圈内。数了之后,徐文长说去拿篮子来盛,却再也不出来。卖鸡蛋的伸着两臂围住鸡蛋,不能动一动,正在焦急,里边又放出一只大狗来,真把他吓得不知怎么样才好了。
其八
有许多老太婆坐了一只船去进香,遇见徐文长请求搭船,她们就答应了。徐文长下了船,坐在船头上,说替她们烧茶。他拿出一包糖,泡起糖茶来,老太婆本来是喜欢喝糖茶的,又经徐文长殷勤相劝,左一碗右一碗地不知吃了多少,不久便觉得肚胀,想要小解了。她们正急得没法,却见徐文长在那里拿着一支纸捻刺鼻孔,很舒服似地打嚏呢。她们问说,“徐先生,你在干什么?”他答道,“我想小解,只是现在不便,所以在这里打几个喷嚏通通气,便不要紧了。”她们一听有这样的好法子,大家动手齐来仿行,可是才打了一个嚏,小便就立刻都漏了出来了
第4个回答  2009-06-18
记得一下,好像是徐长文的爷爷给他带回来个礼物,但却绑在长长的竹杆上举着,要他不能把竹杆放倒,拿到礼物。徐长文就举着竹杆来到井边,把杆放到井里,就拿到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