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为何要去印度取经?

如题所述

原因:鉴于法相学形成北方地论学、南方摄论学的差异,如何融合二者,成为玄奖思考解决的问题。武德九年(626年),此时适逢天竺僧波颇抵长安,玄奘得闻印度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发愿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二十九岁的玄奘,玄奖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

扩展资料:

《玄奘西游记》之一《玄奘身世》

唐僧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经的故事几乎人人都知道,但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三个徒弟不同的是,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唐朝时一个伟大的僧人,号称玄奘法师。他徒步十多万公里,历时十七年,远赴印度取经。玄奘的西行之路,被现代人认为是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享有如此赞誉的玄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身世又是如何的呢?

在《西游记》中,对玄奘身世的描写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西游记》第十一回写到玄奘时,有一段话: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可见玄奘的父亲是状元,外公是当朝丞相。玄奘的父亲经历了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喜悦,又遭遇了月黑杀人,抛尸江底的惨剧,使玄奘尚未出生就开始历经磨难。

《西游记》中对玄奘的描写可有依据?历史中真实的玄奘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世呢?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使他敢于徒步往返17年,远去西天取经?

根据历史的真实记载,玄奘的确是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祖上出了很多高官,但是到了他父亲这一辈,陈家从高级干部降到了县令。玄奘的母亲姓宋,是洛州长史之女,跟当朝宰要相差得很远了,但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关于玄奘出生的时间,因为我们知道《西游记》讲的是贞观十三年海州陈状元娶了殷小姐,就算当年怀孕当年生子,那么照这么说,玄奘法师应该生在贞观十三年,这个是错的。

玄奘的出生年月,在历史上是需要一番考证能考出来的,除了《旧唐书》的本传以外,基本都说他是唐高宗的麟德元年,也就是公元的664年,玄奘去世。一般认为玄奘是生活了65个春秋,那么一推,玄奘就是生在公元600年。

《西游记》中写到,玄奘的父亲是新科状元郎,母亲是当朝宰相之女,玄奘的父母新婚之后,都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怎么会使自己的孩子历经磨难呢?按照《附录》里的说法,唐太宗授予陈状元江州州主的官,叫他即刻上任。谁知道,这一走就走出一段天大的祸事来。贼人刘洪把陈状元推入江中,拿了陈光蕊的官凭,也就是当官的凭证,带着殷小姐居然就到江州去上任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奘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电视台-3月19日 《玄奘西游记》之一《玄奘身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20
进一步学习和宣扬佛法,同时扩大宗教在中原的影响力,是统治者的以宗教控制人心的方针
第2个回答  2018-10-01
印度?我上那个公务员的课,玄奘不是去尼泊尔取得经吗?难道我记错了?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就兴盛起来。兴盛的一个表现是翻译佛经。南北朝时人们在佛经的翻译中就已经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只能根据当时对梵文的理解,运用梵文的知识来翻译经典,而梵文本身是雅语,所以翻译的难度很大。因此有人就想到印度去看看,到底佛教是怎么回事,真正的佛典是怎么样的。
  于是南北朝就已经有人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行动。因为语言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所翻译的佛经到隋唐时期就难以阅读了,更别说梵文的佛经了。这就使隋唐时期一些从事佛经翻译的人很困惑。其实这个问题到现在也还是如此,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正文共5119字个字,但是大家能讲得很清楚吗?都讲不太清楚。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也就是中国对佛经的翻译、理解的历史。因为不懂,就产生了歧义,有了歧义,就产生了争论,有了争论就产生了派别,所以到隋唐时期佛教里产生了很多派别。
  宗教,宗是宗,教是教。佛教中有很多的宗,就是因为对经典理解上的歧义而慢慢发展起来的。歧义这么多,怎么办?一些有大志的僧侣就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愿望:去印度看看真正的佛教的情况,看看佛经还有多少,看看中土所没有的经书又是怎么讲的。唐初的玄奘就是这么一个人物,他要到印度去取经完全是因为想探索佛教、佛教经典里的本原的情况。取经的原因就是为了把佛经里讲的问题搞清楚,看更多的经书。
  刚才说了,去西天求法的人从南北朝时就已经有了。根据史料记载,最早到西域求法的是三国时代的一位高僧。三国以后,两晋南北朝,也就是从3世纪到8世纪这段时间里,有很多人到西方去求经。这里边最著名的是东晋中叶的一个僧人叫法显,他的佛学修养非常深,而且梵文的基础也很好。法显西行求法,经过大漠雪山,到了北天竺,然后到中天竺。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法显在印度三年,看了很多的经书,之后带了很多经书回国。去的时候走的陆路,回国走的是水路。从印度到了狮子国,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然后坐船,在海上遇到了风浪,经过辗转漂流,到了苏门答腊,再坐船漂到了现在的中国广州,之后又在海上漂流了很久,才靠岸,上岸一看,已经到了现在的山东青岛了。他一算时间,从斯里兰卡开始,在海上走了三年。不管他带回来的东西多少,他的这种精神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从此,到西天取经成为了对佛教无限忠诚的一个具有象征性的行为。
  据学者统计,从公元3世纪到4世纪,一共有7个和尚从陆路去取经,到了5世纪,有61个人到西天取经,6世纪有14个人,7世纪有56个人,8世纪有32个人。从3世纪到8世纪不断的有高僧离开中土,不顾个人安危长途跋涉到西域去求经。史书上记载的这170个人,其中平安返回的只有43人,大多数人都牺牲了。佛教徒的这种精神是非常坚定的,显示了佛教的感召力,僧侣的追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唐代初年,出现了玄奘西天取经的壮举。玄奘取经是了不起的事情,虽然他并不是第一位去天竺取经的僧人,但他的成就特别大,影响特别大,具有的文化意义特别深远。玄奘取经,一是为了解决佛经中的疑惑,再一个是当时东土的经文太少,他要看更多的经文。所以,玄奘取经也是对公元3世纪以来不断往西天求法这个传统的继承。他决定去西天取经,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这也是真理的追求。宗教不管是否能称得上真理,但是对于教徒信徒来说,他们所追求的就是真理。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从3世纪西天取经的事情中就能看出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唐代时佛经更加难读,玄奘的一个徒弟慧立在一本书里说,众人对于佛经是“先贤之所不觉,今者之所共疑”,也就是说,南北朝时的先贤没有解决的问题,到现在更成了今天学者共有的广泛的疑难,佛教的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玄奘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历程,所以意义非常重大。
  他深入学习各宗的经论,学得越深,了解越广,怀疑和困惑就越多。到长安后,他就决心到天竺求法。恰好此时长安有个从天竺来的僧人,向他介绍了印度佛教的情况,特别提到了那烂陀寺,这是个了不起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是个寺庙,但实际上是佛学最高学府。经过这个印度僧侣的介绍,玄奘更下定决心要去印度,要去那烂陀寺。玄奘求经显示了他的意志,他完全是有目的有追求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