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卞这个历史人物的历史?

如题所述

  蔡卞,字元度,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生,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今枫亭镇东宅村)人。卞为蔡京胞弟,“自小喜学书,初学颜行,笔势飘逸,但圆熟未至,故圭角稍露,其后自成一家。亦长于大家,厚重结密,如其为人。”卞丰神俊伟,秉性旷达,志存高远,人才俱美。常以临川先生介甫(安石)名言“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自慰,幼与其兄京游太学,驰声一时。
  神宗熙宁三年(1070),卞随京赴汴京应省试,兄弟同擢叶祖洽榜进士,初授江阴主簿。按照惯例,新科进士初任官职,必去拜谢当朝宰相,其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见而奇之(按:早在嘉佑八年(1063),安石因母卒,居家丁忧四载,在金陵兴办书院,收徒讲学,陆佃、蔡卞、龚原、李定等人都是王安石的弟子),妻卞以次女,使从己学,自此,卞得安石学术议论为多。王安石自熙宁三年力主变法为国家谋利,得到踌躇满志、锐意改革进取的少年天子神宗的大力支持。
  熙宁四年(1071),卞在江阴主簿任上,佐县令推行新法: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马法、军器监、将兵法;改革科举制度,改革学校制度,为全面变法大展宏图做准备。卞与江阴大富豪顾新元等守旧派展开斗争,开仓借粮,赈济难民;对富商大贾操纵粮价,高利放贷予以打击。鼓励百姓“以天下之力生天下之财”,参与疏渠浚沟,兴修水利,开辟荒田,利于农业生产,颇有政声。
  元丰四年(1081)七月甲辰,蔡卞知谏院,先是存宝经制泸州蛮贼无功,而永式照管军马,实同其事。朝廷案既具,于是刑部奏:“存宝逗留不克,请行军法。”蔡卞亦言:“乞正存宝军法,并置永式典刑。”翰林学士兼评定礼文张 举存,卞升国子直讲。十月乙卯,加集贤校理蔡卞为崇政殿说书。十一月甲辰,枢密院置知院、同知院,余悉罢,于是大改官制,卞擢起居舍人,列同知谏院侍御史。不久,皆以岳丈王安石执政亲嫌辞,卞拜中书舍人兼侍讲,进给事中。
  元丰八年(1085)五月戊午,侍御史刘挚言:“皇帝陛下春秋鼎盛,左右前后宜正人与居。伏见兼侍讲陆佃、蔡卞,皆新进少年,欲望于两制以上别选通经术、有行义、忠信孝悌、淳茂老成之人,以充其任。”于是陆佃、蔡卞皆置,以龙图阁待制赵彦若、朝请郎傅尧俞兼侍讲。
  元佑元年(1086)三月,神宗去世,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以司马光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废新法复差役法,当时介甫在病榻上闻讯,愕然失声曰:“亦罢及此乎?”良久对家人曰:“此法终不可罢。”安石晚居金陵,于钟山书室多写“福建子”三字,卞知盖恨为吕惠卿所误(蔡确、吕惠卿为泉州晋江人)。惠卿负恩排王安石,众皆薄之,虽章敦、曾布、蔡京当国,咸畏恶其人,不敢引入朝,以是转徙外服,讫于死云。
  九月丙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司马光卒,年六十六。朋党苏轼论光所以感人心,动天地者而蔽以二言,曰诚,曰一,君子以为笃论。蔡卞迁礼部侍郎,朝廷令使于辽,辽人颇闻其名,卞适有寒疾,命载以白,驰车典客者曰:“此君所乘盖异,礼也。”卞使辽还,以龙图阁待制知宣州,徙江宁府,历扬、广、越、润、陈五州,所到之处,廉行洁己,博采兼听以收其效,颇有政声。当时广州为宋廷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外商云集,宝物聚积,珍稀无数,卞一无所取,以不贪为宝。及徙越,外国商人清其去,以蔷薇露挥洒蔡卞之官服相送别,以示敬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24
  蔡卞,北宋宰相、书法家。蔡京之弟,王安石之婿。与蔡京同登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调江阴主簿。元丰中,历同知谏院、侍御史。拜中书舍人兼侍讲,进给事中。哲宗立,迁礼部侍郎。使辽还,以龙图阁待制知宣州,徙江宁府,历扬、广、越、润、陈五州。绍圣四年(一○九七)。拜尚书左丞。徽宗即位,诏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连贬少府少监,分司池州。逾岁,起知大名府,徙扬州,擢知枢密院。与京不合,以资政殿大学士出知河南府。旋拜昭庆军节度使。入为侍读,进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政和七年卒,年七十。
  蔡卞,字元度,蔡京之弟。生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仙邑慈孝里赤湖境(今枫亭镇东宅赤岭自然村)人。蔡卞小时聪颖敏悟,就读于枫亭塔斗山青螺草堂(后易会心书院),他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敏捷,能把《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倒背如流,《四书》、《五经》经典也烂熟于心,且史籍方志,百家杂说,国家法典无不浏览殆遍,触类旁通。他学识渊博,满腹经纶,才华出众,名闻乡里。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蔡卞与胞兄蔡京同科举登进士第,翌年,被授任江苏江阴县主簿,其时当地大富豪顾新元等人,趁着青黄不接之际,借谷物于庶民,利息高出平时一倍。蔡卞同情百姓疾苦,极力推行王安石的青苗法,断然开仓借粮,以解百姓燃眉之急,煞住不法富人趁火打劫的嚣张气焰,免除农民遭受高利贷剥削之苦,因而受到王安石器重,招他为婿。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谏官陈瓘、任伯雨、御史龚夬联合弹劾蔡卞劣迹曰:“卞尊私史,以压宗庙之恶,有过于惇,去年封事,数千人皆乞斩惇、卞,公议于此可见矣。”陈 还罗列蔡卞六条罪恶:因诬罔宣仁圣烈保佑之功,欲行追废;凡绍圣以来窜逐臣僚,皆由卞启齿之后施行;宫中厌胜事作,哲宗方疑未知所处,惇欲礼法通议,卞云:“既犯法矣,何用议为”。皇后以是得罪;编排元祐章牍,萋菲语言、被罪者数千人,议自卞出;邹浩以言忤旨,卞激怒哲宗,致之遭远谪,又请治其亲故送别之罪;蹇序辰建看详诉理之议,惇迟疑未应,卞即以二心之言迫之,惇默言不敢反对,即日置局,士大夫得罪者八百三十家,凡此皆由卞谋之,而惇行之。陈瓘等人要求圣上亟待正典刑,以谢天下。
  蔡卞后被降为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到池州居住,翌年又起知大名府,徙扬州,召为中太乙宫使,后擢知枢密院事,负责边防、军备等机要事务。时蔡京居相位,他以亲嫌辞,没有评可。他赞成徽宗、蔡京收复湟州、鄯廓等地,因功进金紫光禄大夫。
  蔡卞反对蔡京重用宦官童贯为陕西制置使。在其他政事上,他的主张也多与蔡京不同,因此受到蔡京的诋毁,他以天章阁学士出知河南,时张怀素败下,卞素与之游之,因此一起降职,旋加观文殿学士,拜昭庆军节度使,入为侍读,进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累迁镇东军节度使。
  徽宗政和七年(1117),蔡卞告假返乡祭祖,逝于途中,享年70岁,赠太傅,谥文正。高宗即位,追责为宁国军节度副使,绍兴五年(1136)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著有《毛诗名物解》,与蔡京编撰《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各20卷。
第2个回答  2009-07-21
蔡卞
蔡卞北宋书法家。(一○五八~一一一七),字元度,仙游(今属福建)人。京弟。与京同登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调江阴主簿。元丰中,历同知谏院、侍御史。拜中书舍人兼侍讲,进给事中。哲宗立,迁礼部侍郎。使辽还,以龙图阁待制知宣州,徙江宁府,历扬、广、越、润、陈五州。绍圣四年(一○九七)。拜尚书左丞。徽宗即位,诏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连贬少府少监,分司池州。逾岁,起知大名府,徙扬州,擢知枢密院。与京不合,以资政殿大学士出知河南府。旋拜昭庆军节度使。入为侍读,进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政和七年卒,年六十。谥文正.《东都事略》卷一○一、《宋史》卷四七二有传。
蔡卞,字元度,蔡京之弟。生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仙邑慈孝里赤湖境(今枫亭镇东宅赤岭自然村)人。蔡卞小时聪颖敏悟,就读于枫亭塔斗山青螺草堂(后易会心书院),他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敏捷,能把《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倒背如流,《四书》、《五经》经典也烂熟于心,且史籍方志,百家杂说,国家法典无不浏览殆遍,触类旁通。他学识渊博,满腹经纶,才华出众,名闻乡里。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蔡卞与胞兄蔡京同科举登进士第,翌年,被授任江苏江阴县主簿,其时当地大富豪顾新元等人,趁着青黄不接之际,借谷物于庶民,利息高出平时一倍。蔡卞同情百姓疾苦,极力推行王安石的青苗法,断然开仓借粮,以解百姓燃眉之急,煞住不法富人趁火打劫的嚣张气焰,免除农民遭受高利贷剥削之苦,因而受到王安石器重,招他为婿。
神宗元丰五年(1082),卞任国子直讲,崇政殿侍讲,不久又擢为起居舍人,同知评院侍御史,后多次以王安石执政亲嫌辞,拜中书舍人兼侍讲,进给事中。哲宗即位(1086),高太后临朝摄政,授司马光为相,废除新法。卞改任礼部侍郎,出使辽国,受厚礼接待,后因病回朝。他以龙图阁侍制知宣州、江宁及扬、广、越、润、陈等五州。当时广州是宋廷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宝物凑集,但他一毫莫取。徙越州时,外国商人以蔷薇露洒其衣裳送之,以示敬重。
哲宗元�八年(1093)高太后病逝,哲宗亲政。蔡卞复为中书舍人,兼国子修撰、与曾布等人以王安石所遗《日录》为依据,较客观地编撰了《神宗实录》,对诬篾王安石变法之词加以批驳。亦因此使元�大臣吕大防、范祖禹、赵彦若、黄庭坚等保守派皆获谴遭贬,而卞迁翰林学士。绍圣二年(1095),蔡卞拜为尚书右丞,四年,转拜尚书左丞,他与章�等人在“绍述”的名义下,力主恢复王安石新法,上欺天子,下胁同列,中伤善类。他又密疏圣上,请皇帝下旨施行,并欲追废元�间政事实际主持者高太后的“宣仁圣烈”的谥号。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谏官陈 、任伯雨、御史龚夫联合弹劾蔡卞劣迹曰:“卞芳私史,以压宗庙之恶,有过于�,去年封事数千人皆乞斩,该由卞�公论。”陈 还罗列蔡卞六条罪恶:因诬罔宣仁保佑之功,欲行追废;凡绍圣以来窜逐臣僚皆由卞启齿之后施行;宫中厌胜事作,哲宗方疑未知所处,�欲礼法通议,卞云:“既犯法矣,何用议为”。皇后以是得罪;编排元�章牍,萋菲语言、被罪者数千人,议自卞出;邹浩以言忤旨,卞激怒哲宗,致之遭远谪,又请治其亲;蹇序辰建看详诉理之议,�迟疑未应,卞二心之言迫之,�默言不敢反对,明日置局,士大夫得罪者30家,凡此皆由卞谋之,而�行之。陈 等人要求圣上亟待正典刑,以谢天下。
蔡卞后被降为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到池州居住,翌年又起知大名府,徙扬州,召为中太乙宫使,后擢知枢密院事,负责边防、军备等机要事务。时蔡京居相位,他以亲嫌辞,没有评可。他赞成徽宗、蔡京收复湟州、鄯廓等地,因功进金紫光禄大夫。
蔡卞反对蔡京重用宦官童贯为陕西制置使。在其他政事上,他的主张也多与蔡京不同,因此受到蔡京的诋毁,他以天章阁学士出知河南,时张怀素败下,卞素与之游之,因此一起降职,旋加观文殿学士,拜昭庆军节度使,入为侍读,进检校少保,开封仪同三司,累迁镇东军节度使。
徽宗政和七年(1117),蔡卞告假返乡祭祖,逝于途中,享年70岁,赠太傅,谥文正。高宗即位,追责为宁国军节度副使,绍兴五年(1136)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著有《毛诗名物解》,与蔡京编撰《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各20卷。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80915.htm

第3个回答  2009-07-21
宋朝书法家 字元度,仙游(今属福建)人。京弟。与京同登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调江阴主簿。元丰中,历同知谏院、侍御史。拜中书舍人兼侍讲,进给事中。哲宗立,迁礼部侍郎。使辽还,以龙图阁待制知宣州,徙江宁府,历扬、广、越、润、陈五州。绍圣四年(一○九七)。拜尚书左丞。徽宗即位,诏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连贬少府少监,分司池州。逾岁,起知大名府,徙扬州,擢知枢密院。与京不合,以资政殿大学士出知河南府。旋拜昭庆军节度使。入为侍读,进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政和七年卒,年六十。谥文正.《东都事略》卷一○一、《宋史》卷四七二有传。

参考资料:http://www.ptxw.com/wenti/xhws/200710/16/2816_0.shtml

第4个回答  2009-07-22
蔡卞(一○五八~一一一七),字元度,仙游(今属福建)人。京弟。与京同登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调江阴主簿。元丰中,历同知谏院、侍御史。拜中书舍人兼侍讲,进给事中。哲宗立,迁礼部侍郎。使辽还,以龙图阁待制知宣州,徙江宁府,历扬、广、越、润、陈五州。绍圣四年(一○九七)。拜尚书左丞。徽宗即位,诏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连贬少府少监,分司池州。逾岁,起知大名府,徙扬州,擢知枢密院。与京不合,以资政殿大学士出知河南府。旋拜昭庆军节度使。入为侍读,进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政和七年卒,年六十。《东都事略》卷一○一、《宋史》卷四七二有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