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久久为功!这怎么理解?

如题所述

一方面,“功成必定有我”强调的是要“有我”存在,自觉克服“看客”心态,不当局外人,“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保持奋发进取、有所作为、敢于担当的昂扬斗志,追求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另一方面,强调“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经过历史沉淀后真正的评价。
现实中,总有人把“有我”与“在我”简单地割裂开来:有的歪曲理解“功成必定有我”,把“有我”放大为“唯我”,不顾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作决策抓落实,重视“显绩”,轻视“潜绩”,巴不得集天下成功于一身,甚至不惜代价不顾一切地做些吸引眼球的事情,追求社会效应,捞取个人功名。行“有我”之名,干“唯我”之实。有的偏面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凡事得过且过,不认真不较真,不努力不作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管钟撞得响不响,只图眼前舒服,把责任和担当丢弃在脑后。其实,这两种片面狭隘的认识都是错误的,违背了辩证统一的哲学原则,误导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严重危害,必须坚决纠正。
从本质内涵来看,“有我”与“在我”是统一的。如果说“功成不必在我”,强调的是一种胸怀境界,那么“功成必定有我”,强调的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坚持“有我”与“在我”的高度统一,才能充分认清“有我”与“在我”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来源是一致的,本质是一致的,目标是一致的。
因果关系来看,“功成必定有我”是首要前提,是责任担当,是目标追求。就“功成不必在我”来说,这是对“功成必定有我”的升华和取舍。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深刻领会“有我”与“在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在“有我”之中彰显“在我”,在“在我”之时不忘“有我”,从而保证各项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从实践层面来看,“有我”偏重于实际行动,“在我”偏重于价值取向,前者注重的是行动能力,后者强调的是立场观念,二者的有机融合,就是思想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过程。“功成必定有我”,催发我们努力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功成不必在我”,促使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实事求是和客观辩证的思想武器理解和看待自己的责任担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