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整理收纳的阶段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日本整理收纳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日本整理的发展是在90年代。1993年野口悠纪雄写了《超整理法》,整理内容比较局限在工作领域内,一般是对文档的整理,并未涉及到居家领域内的绝大多数物品。紧接着日本开始流行空隙收纳,所谓空隙收纳,指的是尽可能的把家居空间以及家具内部的缝隙,压榨空间的每一寸,能够放进去更多的东西,通过收纳技术使这些东西能够放进去,提高空间的利用率,被称为收纳的高手。

第二阶段:以舍弃物品为主导的断舍离时代

2000年,山下英子提出了断舍离。断,指的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指舍弃多余的废物;离指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借由断舍离脱离不必要的执念,从而获得俯瞰力,从高处立足当下,掌握自在力,让人生更舒适轻松。

断舍离的出现,最大的贡献是使着迷收纳技术的日本人进一步注意到,如果只是拼命收纳自己不需要的东西,那么再漂亮的收纳,也是在做一个漂亮的仓库而已。

从这一个阶段,人们的意识开始逐渐从如何收纳变成了如何整理。山下英子提出以时间轴为基准,专注于当下的自我来取舍物品,使人生达到一种自在轻松,物品处于流动而不是淤积的理想状态。

第三阶段:以心动为主导的整理魔法时代

2010年,整理的魔法又掀起了热潮。近藤麻理慧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在全世界售出了200万册。她提出的理念是“一旦整理,就不会变乱”的整理方法,教授大家按照心动的标准选择物品,按照先丢东西,后收纳的顺序,按照物品类别,进行一次性、短期、完善的整理,使人通过整理找回人生决断力。

找到最初的梦想,找到怦然心动的幸福人生。她主张将同类物品全部集中,逐一拿起,由是否心动来决定物品的去留。并且主张由衣服到书籍到文件到小物品到纪念品的顺序进行整理。

   第四阶段:以人为本的规划整理时代

2008年,日本规划整理师协会(JALO)成立了。规划整理,就是对住宅、生活、工作、人生等所有事物,有效的进行准备、计划、整理、整顿并维持。规划整理是以人为本,先理清自己的思绪及情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惯用脑型,协助人们重新审视生活方式和相关事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1
日韩的收纳整理在80年代末有的.由于日本的国情原因所以日本可以把这个收纳整理做的很好,但是其实日本跟中国的国情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人去学习了人本的整理课程,拿到中国很多时候就不太适用了!并不是说日本的不好,不过现在中国有个整理家的这个整理品牌做的挺专业,也挺符合中国国情的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