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导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如题所述

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导师非常喜欢穿着干净,又听话的学生,当然口才好,也是其中之一。

导师和学生见面,其实第一印象很重要,这几乎决定未来的路。所以关于穿着,一定马虎不得,尽管面试没有要求正装。但是衣服要干净得体,千万不要穿奇装异服,你自认这样能给导师留下印象,殊不知是南辕北辙。正所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况且穿衣代表一个人的学识与修养,贸然穿奇装,很难博得导师的好感,所以穿衣方面,最好中规中矩。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导师能坐在这个位置,证明知识和素养,都是很高的。我们能去复试,应该给导师足够的尊重,至少不要当场反驳,有错误,或者建议,可以私下谈。避免不给对方面子,这样对自己,都是相当不利的。因为这不是溜须拍马,而是代表一个人的情商。如果情商高,就意味着师生之间的相处,会非常的融洽,否则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大的问题。在面试的时候,尽量展现自己的才艺,尤其是相关方面的东西。在复试之前,多搜集一些学术论文,复试的时候,可能会派上大用场。

导师喜欢学识渊博的学生,而不是既无真才实学,又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可见知识是一方面,而情商与做人,又关系以后的路,也是不容小觑的。说话的态度,将决定你复试成功与否,倘若高高在上,不懂得谦逊,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导师,敢要这样的学生。所以言谈举止,要做到大方得体,刺耳的话,尽量委婉的说,没有把握的话,要小心的说。当然在复试的过程中,也应该多展现自己,让导师在内心深处认可你。当我们做好这些之后,复试基本通过,因为在此期间,你展现的东西,都是你生活中的状态。所以它都是真实的,而尽自己努力展现,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复试的时候,导师发问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懂,尽量说一些自己理解的,而不是闭口不答。当然不懂装懂这件事,还是应该避免,毕竟不懂就问,才是真正的好学生。每个导师,相信都喜欢诚实的孩子,如果撒谎,且要面子,这样的学生,未来的路将会很迷茫。因为诚实是最基本的人生信条,如果这个品质都无法保证,那么他的学历再高,又有何用。由此不难发现,研究生复试,除了看知识素养之外。做人的基本道理,也是十分看重的,而我们应该表现出最真实的一面,这样才能让导师记住我们。复试的时候,应该不怯场,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尽可量不遗余力的展现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我们作为学生,私下会有很喜欢的老师,同样,研究生导师在选择学生的时候,心里也会暗自挑选。下面几种学生是研究生导师最喜欢的:

01、性格开朗的学生,这样的学生积极乐观,好交流。

老师们格外喜欢那些性格开朗的学生,因为这类学生胆子比较大,喜欢和同学交流。因此,研究生导师在选学生的时候一定会选一个以上这种性格特别活泼的,如此一来,每次举办什么活动,都有人可以烘托气氛。在生活中,我们都喜欢看别人笑,而不是看到一张板着的脸,而性格开朗的人经常是面带笑意的,因此看到这样的同学,我们心情都会变得更好,老师也是一样的,他们也不喜欢看着苦瓜脸。性格开朗的学生容易与人亲近,没有什么距离感,我们都喜欢和这样的人聊天,会有很多的话题,因此,这类学生不管在学校还是社会都很受欢迎。

02、认真学习,踏实肯干的学生。

研究生导师还是希望培养一些人才的,因此,他们会找一些特别努力的学生。研究生和本科阶段不太一样,以前只要跟着老师在课堂学习,而现在需要发散思维。研究生的老师通常会布置一些小组作业,让同学们一块讨论,相互探讨和学习。因此,研究生必备的一个素养是——会思考,脑子会动!

导师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偷懒的学生,因为这样的学生没有什么前途。在学校的时候都偷懒,没有形成一定的资本,步入社会之后也是很艰难的,那时候就只有羡慕别的同学的份了。老师都是过来人,他们知道懒惰的后果,因此经常提醒自己的学生要珍惜在校的时光,好好学习。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如果你都是按他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那么老师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03、喜欢跟着老师一起做事的学生。

研究生导师通常都有一定的科研任务,每年要申报课题、做教学案例、写专著等。他们是很忙的,如果所有的工作量都留给老师做,他们大概会被累死。导师们在选择学生的时候,会考虑那种愿意给自己做事的学生,例如说寒暑假留在学校跟着老师做课题。换位思考,假如你是一个老师,摆在你面前有两个学生,做事和不做事的,那么你肯定选愿意帮你做事情的学生。这种愿意给老师做事的学生,情商一般还挺高的,他们对老师很尊敬,但是又能像朋友一样交流学术知识。

综上所述,性格上,老师喜欢乐观开朗的学生;学术上,老师喜欢认真肯干的学生;生活中,老师喜欢闪闪发光的学生。因此,想要得到老师的喜欢,就应该站在更高的位置,让老师看到你的光芒。

第2个回答  2018-06-29
一.人品好的老师
研究生阶段,老师的为人必然对你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个好的导师,一般都很谦虚,尊重学生,给研究生一个很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并且很信任你,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老师口碑一般要通过师兄师姐们才能准确了解到,当然也可以从老师言谈举止中发现。
二.科研能力强的老师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如果导师的科研能力有限,完全要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话,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就会比较困难。因此报考前应该尽量对导师的科研项目及科研经费有一些了解。
三.与自己性格相符的老师
首先要分析自己是什么性格,是主动型、外向型,开朗活泼型的,还是被动型,内向型,沉默少动型的。不同性格的老师有各自行事的风格,喜欢不同类型的学生,而通常你是没有资格要求老师来迁就你的个性的。
四.导师科研方向与自己的兴趣相符
要尽可能的从自身兴趣出发,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那些科研方向与自己兴趣一致的导师。例如,可以在导师所在院校的主页或百度搜索该导师资料,甚至还可以在网上寻找该导师发表的论文。
五.导师是否亲自带学生以及如何带
有些很棒的导师,他们虽然学术和科研很厉害,但并非亲自带学生,而是让博士生带硕士生,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是不行的。因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动手能力都差不多,其区别之一就是研究生能在学术上能“研究”出高水平论文。更何况找工作的时候,是一个木桶原理,用人单位看的是论文、奖学金、动手能力、学习成绩、实践等综合因素。所以建议在找导师的时候,将相关情况了解清楚。
六.导师已经毕业学生取得的成果和就业情况
学生跟随导师学习终究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所以不能只听导师的片面之词,只要看该导师最近一届毕业的学生,所取得的成果及就业情况,就可以判断出你的选择是否正确。因为这些刚刚毕业的师兄师姐的昨天就是你的明天。所以,要多多听取导师现在的学生或已毕业的学生意见。
此外,务必注意以下几点:看自己是喜欢理论还是喜欢实践。如果自己喜欢理论研究,在选择导师时就应该偏向于做理论方面的导师,最好找一个教授级别的老师;而感觉自己适合偏重实践方面,在选择导师时也应有所偏向,最好找工程项目多一些的导师,至于导师级别就不是很重要了。还要看自己今后是否有出国和读博的打算。想出国的话最好选一个有海归背景的导师,想读博的话最好选一个教授级别的导师。如果想毕业后就业,导师选择就相对没那么重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1-21
喜欢积极主动的,干活利索的,思维敏捷的。 说白了就是跟你说试验思路,实验方案,你都能理解,你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他平时让你干点杂活,你也心甘情愿,而且能做的让他满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8-10
一、受导师青睐的学生都是什么样?(关注公粽号:考研君,各种新鲜考研资讯+免费考研干货)

  1.勤于思考,逻辑思维、归纳能力强

  勤于思考的学生是非常受导师们喜欢的。越来越多在学术方面有建树的大家们在谈到人才培养的时候都在强调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导师们自然也不例外,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只会“嗯嗯”而不会讲“为什么”“我认为”。所以复习的时候各位也要注意结合时事以及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多做思考。

  此外,导师们也偏爱逻辑思维、归纳能力强的学生,大家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有逻辑,最好言简意赅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学生,导师在申报项目、课题的时候,也会将你视为一个得力助手。

  2.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或学术追求

  本科期间曾进入课题组做过相关研究或刊发过学术论文的同学在面试的时候通常会很加分,毕竟本科阶段主动做科研的学生占比很小,导师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这类学生是非常有上进心的,具有一定的学术追求且具备一些做科研的基本能力。在自我介绍时,大家如果在哪个方向已经进行过专门的研究,不妨着重介绍下。

  3.跨专业背景强英语好也是加分项

  有的导师还会非常欢迎具有强大的跨专业背景的学生加入到自己的队伍当中,以新闻专业为例,如果有导师正在研究的课题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网络传播,那么这位导师一定会想要具有计算机、软件专业背景的学生。所以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也不必过分担心自己会被淘汰,但是你必须要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之前的专业与报考专业有哪些交叉性,之前专业对报考专业的学习有何助力,复试时,这类问题一定是避免不了的,还是早做准备比较好。

  同时,英语好的学生通常也比较受导师的青睐,导师们在撰写论文、进行学术交流时往往需要查阅大量英文文献,撰写英文版的论文,这时候如果有英语好的学生能够在一旁进行辅助,导师们一定是非常乐意的。

  4.积极主动能沉得下心做事

  每个导师一定希望自己的学生是聪明的,但绝顶聪明的学生毕竟不多见,所以积极主动、能沉得下心做事是导师们对学生的普遍要求,能不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自己安排的学习任务或其他工作这点很重要。凡事还需要让导师在后面一直push的学生一定是让导师生气的那种,真正优秀的人是可以反过来push导师,与导师合力去做更多的事情。

  如果你在大学阶段经常泡在图书馆里看专业课或其他类型的书籍,并且还喜欢记读书笔记、读后感,那么这些积累便是你“征服”导师们的一个重要方法。

  5.态度第一

  每个人的优势各不相同,导师的喜好也有所不同,所以优势是一个相对的问题,但态度好不好则是一个绝对的问题,诚实、谦虚一定是面试时的必需品。如果在哪方面没有达到相对了解的程度千万不要过分夸大或自吹。小编曾了解到这样一个案例,有学生在面试时曾强调自己会说俄语,很不巧的是,面试官中正好其中一名导师很熟悉俄语,于是便让这位学生翻译几句话,结果就露怯了,所以最好还是不要干这种搬起石头来砸自己脚的事。
 二、专硕导师VS学硕导师选学生侧重点

  专硕与学硕导师选学生的侧重点各有千秋,还在纠结选专硕学硕的考研宝宝,正好借以参照,“对号入座”!

  1.学硕导师看重:科研热情/潜质/能力

  潜心学术的导师需要产出科研成果,对学生科研能力要求相对较高。若能力欠缺,强烈的科研热情、强大的科研潜质也能俘获导师的心,总之要正中学术导师的下怀。

  2.专硕导师看重:实操能力、项目经历

  专硕导师主攻实务,对学生实操能力、项目经历更为看重。尤其对外接项目或做实验研究的导师来说,实践能力强的能被导师当做一把手来任用。本科期丰富的项目经历也是个加分项。
三、考研复习中可培养的优势加分项

  摸清了导师选学生的喜好,同学们就可以按图索骥,“鸡贼”地快人一步在前期的考研复习里,有意识地建立起具备竞争力的加分项。

  1.培养科研潜质

  即便科研能力尚不具备,具备科研潜质也能让宝宝们成为会发光的金子。其一,锻炼论文写作能力。在复习中可以研究优秀专业论文的写作逻辑,有意识地拆解重塑,化为己用。

  其二,打好专业基础架构。进行科研的前提是有专业知识的支撑,在复习中切记要打好框架,形成体系,才不会学得七零八落,事倍功半。

  2.培养问题意识

  是保证我们有自己想法的关键。在复习中,带着问题去学,多问为什么,多探寻多学科、多章节背后的交叉联系,对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见解十分有益。

  3.锻炼沟通表达

  软实力的优势不可小觑,也不能忽视。在平日复习里可以与研友小伙伴一起交流今日所学知识,或概括或分析或评论,来锻炼表达能力,还能起到锻炼归纳总结能力的效果。

  到复试那日,能条理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时,你会庆幸当初比别人多做的小努力。

  4.提升英语

  在导师眼里,英语好=科研优势。英语好,在学术研究查阅翻译外文文献中的作用吹爆都不为过。就算阅读写作能力弱,口语好也很加分,导师带出去开会也有面子。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英语复习绝不能掉以轻心,不仅能在初试占据优势,在复试时更有竞争力。尤其要锻炼阅读理解能力,毕竟阅读占分最多。

  练口语可以在零碎时间随时听听力,千万不能因为不考听力就放弃,听听力既能在潜移默化中加深语感,有利做阅读,也能熟悉读法,纠正读音。

  总之,硕士导师喜欢的学生多种多样,我们作为考研学生,只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自己的综合素养提高,将自己大学期间应该完成的事情都按时的完成,再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那么考研成功的几率就很大很大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