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摩托车成为新潮流:哪种车型可兼顾通勤和摩旅

如题所述

汽车圈里跌宕起伏,新老阵营明争暗斗,上下游波涛汹涌,供求关系走到转折点。

一时半会怕是很难重回良性发展规律,那就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现在不如看一看摩托车,近期在各大汽车或相关论坛与社交平台上发现了一些变化,很多从不关注摩托车的人都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这种两轮载具上;究其原因有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在不同区域的陆续执行,新规一旦执行就会将性能与尺寸标准达到摩托车的电动车定义为机动车,骑行车辆需要驾驶证,在有了驾驶证之后为何不尝试一下摩托车?曾经选择电摩通勤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省心,反之,摩托车原始的机械美感可能会吸引到绝大多数人。

其次则是对汽车的观望情绪,所以摩托车成为了众多中青年人的新宠。

可是选哪种车型才好呢?

踏板车不会成为主流车型,因为电摩的主要车型就是踏板,多年来已经有了审美疲劳,这种车型可以先行放下。

摩托车的车型有很多,笼统的分类可概括为:

    踏板弯梁跨骑

弯梁车是曾经的“摩托农机”,主要面向农村和乡镇市场;这种车型的结构特点类似于巡航踏板车,也就是那种非平底踏板,车身结构强度在跨骑和踏板车之间,适合作为运输工具使用。不过随着电动三轮车的普及,弯梁车在农村里也基本消失了。现在的弯梁车主打“情怀”,走复古路线,这种车型稍加装饰倒也有些腔调。

弯梁车的优缺点都很明确,优点是价格低,参考嘉陵CoCo等国产弯梁车吧,合理的定位在6k左右;缺点是动力差,车辆基本都只用100-130cc的单缸发动机,极速80-90km/h,而且使用的是“半自动挡”,换挡需要脚踩、只是不需要用左手控制离合器,设定出前进挡的目的是便于重载,只是现在用不到了。

如果对于性能没有高要求,也不考虑长途摩旅的话,这些弯梁车倒是不错的通勤车,适合追求小众潮流的年轻男女。

跨骑车可以细分为很多类,下面以图集的形式简单讲一讲。

1.不挑身高,一米五也能骑的复古巡航车,属于太子车一类,改装风格以bobber为主;座高仅700mm左右,车身也不算大,但比较有“战斗姿态”,骑行要稍微趴一点,这种车型适合追求酷帅的司机,男士和女士骑起来都挺好看,不过这些车都是需要手脚并用换挡的“国际挡”。

2.街车,适合通勤,比较挑身高,一米七左右的身高才适合街车;这种车型其实和早期的跨骑没有什么区别,无非是骑行三角有些差异,骑行坐姿有些区别,长途骑行有些累,但已经能兼顾摩旅了,因为至少比复古巡航车轻松一些。

3.复古车,适合通勤,空间拓展能力强,装上边包和尾包不会显得怪异;车辆的骑行感受和一般街车相当,特点只是外观设计比较复古。这种车型适合多种类型的轮胎,即便换上越野用的全地形轮胎也不会显得奇怪,所以这种车型最有想象力,也最像是摩托车里的SUV。

4.巡航车,适合摩旅,尺寸较大,拓展空间能力强,在城市道路中拐弯抹角不够灵活;同时车辆的价格也都比较高,一般能看得上眼的巡航车也要5万左右起步,近期倒是有个别自主品牌将巡航车的门槛拉低到三万左右,只不过偏大的尺寸仍旧不利于通勤,也难以控制油耗。

5.休旅车,适合摩旅,身高1.75米左右再考虑,整体特点与巡航车相同,耗油量普遍比较高,达到5L/100km左右是不夸张的;街车的排量也不小,但整备质量往往低一些,所以油耗还是有些优势的;剩下两种车型也有整备质量的优势,油耗高低就要以排量来决定了。

6.仿赛车,适合耍酷,既不适合摩旅、也不适合通勤,把手只能转一点点,转弯基本靠压弯;车辆也没有拓展空间的布局,所以这种车型对于摩旅或通勤车主而言没有一点价值,现在主要是年轻小伙子刺妞用,或者是年轻小姑娘钓凯子用,只有极少数是因为喜欢骑行。

这就是几种主流车型的特点,如果是第一次接触摩托车的话,上手建议选择前四类;巡航车一般是最终选项,休旅车的整体特点类似于硬派越野车,一般司机和一般道路都用不到,亮点主要是设计,休旅车*(ADV)更适合拿来牌照用。

如果想要走甜美路线的话,弯梁车倒是也不错。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