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为什么每个月去3次

社区矫正为什么每个月去3次

因为每个月需要不少于8个小时的学习,每次学习两个多小时,所以要去三次。

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以下规定供您参考。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第十五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按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均不得少于8小时,培养社会责任感。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制度信息

从2003年起,我国开展了社区矫正的试点,经过数年的实践,社区矫正在我国范围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伴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颁布与实施,社区矫正工作从理论至实践日渐趋于成熟。同时对于法院而言。

如何依法处理好已经办理的各类刑事案件、解决社会各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也是法院的责任和政治使命,最高院院长王胜俊同志曾明确指出“能动司法是新形势下人民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必然选择”,为此社区矫正工作也是我们在能动司法中服务社会,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历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5
截至2020年1月,法律法规中并没有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报到的时限 ,但规定了社区矫正人员应定期向司法所报到,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应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规定:
第十一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第2个回答  2020-12-05
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以下规定供您参考。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第十五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按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均不得少于8小时,培养社会责任感。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第十六条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
第3个回答  2020-12-12
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以下规定供您参考。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第十五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按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均不得少于8小时,培养社会责任感。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第十六条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
第4个回答  2016-08-17
按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均不得少于8小时。以下规定供您参考。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第十五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第十六条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