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教廷在哪个国家?

如题所述

罗马教廷是天主教罗马教皇和梵蒂冈城国的朝廷。
基督教会是基督教的信徒人员所成立的代表组织。
基督教会包括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它一些小教派,而罗马教廷是天主教的总部,只代表天主教,这是罗马教廷和基督教会的区别;罗马教廷是从基督教会分裂而出,这就是罗马教廷和基督教会的联系。追问

罗马教廷在哪个国家?

追答

梵蒂冈,世界最小的国家之一,被意大利包围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26
梵蒂冈,意大利中部的城国,世界上最小的国家。追问

为什么在梵蒂冈?

追答

在以前,罗马天主教廷有自己的领土,称“教皇国”,罗马作为其首都和教廷中心。

不过自从意大利占领罗马后,罗马天主教廷的势力范围就逐渐缩小到梵蒂冈。

这也是被迫于无奈。

在1929年,意大利与教宗签订《拉特朗条约》,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

追问

罗马天主教廷在中世纪,权利最大的时候,有多大领土?

追答

这就是领土最大时的范围。

追问

看不清

追答

这样就比较直观点。

追问

为啥中世纪权利那么大,领土却这么小呢?

追答

中世纪的教会权力之所以如此之大,主要原因如下:
教会组织结构的因素:
宗教上因为要对抗诺斯底主义等异端,需要有人一锤定音,所以教皇的宗教地位扶摇直上(古时基督教五座圣城——安条克,耶路撒冷,亚历山大港,君士坦丁堡,罗马)
重大历史事件变革:
西罗马帝国最后的几年里,日耳曼人屡次入侵意大利半岛,政府无力抵抗,反倒是教皇出面调停。教皇利奥一世还一度让即将屠城的蛮族退兵。而最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又加强了教廷的权势——再也没有人的权力比他大了。公元7世纪时穆斯林势力崛起,并且一度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犯伊比利亚半岛。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最终也沦陷了,但是西欧方面,教皇凝聚许多的欧洲国家,抵挡住了穆斯林势力的进犯这样教皇的凝聚力得到显著提高。
教皇主动出击获得的权利:
教皇的地位本身就很高,更何况他们通过伪造的康斯坦丁御赐教产条约而拥有了巨大的权利,并且合法化。而且自从法兰西国王——矮子丕平给教皇赐地以后,教皇拥有了大片土地,当然包括期间耕种的农民。也就是说,教皇从一个属灵的统治者,也开始变成属世的统治者了。公元800年教皇主动给丕平的儿子查理加冕,称他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社会体制造成的民族主义不强:
首先中世纪时期民众的民族主义比较弱,封建主义要求每一个人只要向自己的领主负责,没有很强大的中产阶级,上层贵族直接占地为王,这样的情况下欧洲政治上比较松散,信仰上大一统的大公教会自然就有比较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了。

还有教皇国的领土,都是其他国家,比如丕平的法兰克帝国,赠予的。

追问

教皇是不是没有自己的军队?

追答

加上从西罗马帝国继承的一点领土,就构成了整个教皇国。

有自己的近卫军,不过规模很小,是用来保护教皇的。

追问

没法儿侵占别人的领土?

追答

当然不行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6-26
罗马教廷从古代罗马主教府发展而来,最初无固定机构。它是天主教会的中央行政机构,协助教皇处理整个教会的事务。教廷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但也采纳国际通用语言。教廷协助教皇处理政教事务、管理普世天主教会的机构,梵蒂冈城国的政府。简称教廷。
罗马教廷从古代罗马主教府发展而来,最初无固定机构。1588年教皇西克斯图五世设立教廷各部门,罗马教廷始告形成。其后教廷体制几经变化。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对罗马教廷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罗马教廷的首脑为教皇,枢机团成员有选举或被选举为教皇的权利,分枢机主教、枢机神父、枢机执事三级,因皆穿红衣,在中国通称红衣主教。
狭义的教廷仅指天主教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各圣部、各法庭、教廷各秘书处,办事局和理事会以及一些常设委员会,均由教皇授权进行工作。教廷各圣部计有信理部、主教部、圣事礼仪部、神职部、修会及在俗团体部、万民福音传播部、列品部、天主教修院及大学教育部、东仪教会部;教廷各法庭计有宗座特赦法庭、高级法庭、最高法庭等。罗马教廷在一些国家派有外交代表,分为大使和公使,另在一些国家派有教皇私人代表,在一些国际组织中派有代表或常驻观察员。罗马教廷出版官报《宗座官报》。
一、教皇
教皇按天主教内部的说法,是使徒彼得的继承人。他是全世界罗马天
罗马教廷机构图
主教徒的首领,代表耶稣基督管理教会,宣传福音。由红衣主教选举产生,终身制。
教皇的完整头衔为:罗马主教、基督在世代表、首席使徒彼得继承人、西部宗主教、罗马教省都主教、梵蒂冈君主、教皇。
现任教皇方济各是罗马天主教会第二百六十六任教皇。
根据保罗六世于1967年颁布的《治理教会》宪章规定,教廷中的职位五年一任,期满可连任。各部主席红衣主教,年满75岁可退休,80岁必须退休。
教皇逝世时,各部门负责人自动辞职,等候新教皇重新委任。各部门负责人都由教皇授予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但教皇保留最后决策权。
二、国务院
以教廷国务卿为首,负责领导教廷各部门的工作,协助教皇管理全世界教会事务。
国务卿与“教会公共事务理事会”合作,处理外交事务。
国务卿下设两个小组,一组专门负责为教皇准备和撰写文件,另一组保管教皇的印章。
三、教会公共事务理事会
相当于外交部,负责与各国政府建立关系,以及管理教廷驻外使节等事项。
四、枢机院
由枢机主教(亦称红衣主教)组成,原定70名,1976年扩大为137名。1994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又任命了30名枢机主教,共有167名成员。在各大洲均有代表。枢机院设有院长、副院长、总务和秘书各一名,加上教廷和地方教会中资深的神职人员若干名。由教皇直接领导,协助教会的行政工作,或做教皇的代表和使节,处理教会事务。
罗马教廷机构图
五、三个法院
最高法院—负责监督所有教会的法院,以维护公正的审判。各地教会法院每年向最高法院汇报一次。案件中的有关人士认为法院的判决不当时,可向最高法院上诉。最高法院有权责令教区法庭重新审理,或由最高法院直接审理。如果对教会的行政制度有意见,也可向最高法院上诉。教廷的最高法院也是梵蒂冈国的最高法院。圣轮法院—同最高法院一样,也是一个上诉法院。它负责审理对违反教会法规的行政处罚所进行的上诉,也处理各圣部之间的争端。教徒认为教区法庭的判决不公正时,也可向圣轮法院提出上诉。但该法院通常所处理的都是婚姻纠纷的案件。教区法庭遇到疑难问题时,可向圣轮法院咨询。
圣赦院—不是一个公开的法庭。主要处理与良心有关的问题,如给予申请人宽免、恩准等。
六、两个会议
大公会议和世界主教代表会议均由教皇直接领导和主持。前者公元初即已形成,迄今召开了21次;后者1965年成立,每三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并可召开临时特别会议,主要讨论有关天主教的信仰问题。
七、九个圣部
信仰理论部(信理部)—其前身为著名的宗教裁判所,1967年保罗六世将之改为此名。负责维护信仰与教义,查禁和制裁任何违反信仰原则及教义教规的言论和刊物。
主教部—负责各地教区的设立。接受并研究各教区的报告。监督各地的主教会议,同时负责监督“拉丁美洲委员会”和“移民与观光委员会”。
东方教会部—负责处理有关东方教会内的人事和纪律问题,并与“基督徒合一秘书处”和“非基督徒秘书处”一起,谋求改进同东方教会和其它宗教,特别是伊斯兰教的关系。圣事礼仪部—负责推行有关圣事的规定,处理东西方教会的礼仪。
神职人员部(圣职部)—研究和处理各教区的神职人员的培训和生活等问题。
修会与世俗修院部—这是两个部门,前者负责处理修会团体的成立或解散,监督修会团体的会规、纪律等;后者负责监督不入修会的在俗神职人员团体的规章制度。万民福音传播部—原名传信部。专门负责培养和派遣传教士。布置和开展世界各地教会的传教工作,从经济和精神上给予支持。
册封圣人部—主管册封圣人的过程和手续,以及保管圣人的遗骸、遗物等。
公教教育部—监督天主教大学和修道院的组织,包括行政、方针、规章等。
罗马教廷内景
八、三个秘书处
基督徒合一秘书处—1960年成立,负责协调各基督教会之间的关系,推动基督教各派别的统一。
非基督徒秘书处—开展基督徒与非基督徒间的联系与对话。
无信仰者秘书处—研究无神论的背景和思想,寻找共同点,与无信仰者进行对话。
九、办事处
教廷经济会计处。
教廷遗产管理处。
教廷宫廷管理处—负责管理教廷的物业。
教廷秘书处—负责安排教皇接见访客和出外访问事宜。
中央统计处—负责收集整理有关教会及神职人员工作的资料。
教廷慈善事业管理处。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档案管理处。
人事管理处—负责梵蒂冈内的办事处和其他机构的人事问题。
十、委员会
众多的委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或需要,不时有所变更。既有加强充实的,也有变成联络或资料中心的。它们按照各自的性质,隶属于相应的上级机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