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岭战争的战役双方是哪两方?

如题所述

上甘岭战役双方是中美两方,这场战役是惨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顽强抗击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强盗,经过殊死搏斗,涌现黄继光一大批战斗英雄,最终赢得胜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4
1952年秋,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全线战术反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联合国军”处境愈加被动。此时,正值美国总统选举和联合国第七届大会召开前夕,战俘遣返谈判陷入僵局。“联合国军”为适应政治斗争需要,破坏志愿军和人民军正在进行的战术反击,摆脱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谋求在停战谈判中的有利地位,先于10月8日单方面宣布无限期休会,向朝中方面施加压力,继之于10月14日开始在朝鲜中部战线发动“金化攻势”,对位于金化以北上甘岭地区的志愿军两个连的支撑点阵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实施进攻,企图夺取志愿军的防御要点五圣山,改善其战场态势。
“金化攻势”由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J.A.范佛里特亲自谋划和指挥,于10月14日发起。“联合国军”陆续投入兵力,参战部队先后有美军第7师(配属美军空降第187团、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南朝鲜军第2师(配属第37团)和第9师,共计步兵11个团又2个营,另18个炮兵营,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坦克170余辆,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总兵力达6万余人。
志愿军在上甘岭地区担负防御任务的部队为第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副政治委员杜义德)指挥的第15军。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由第45师第135团2个加强连防守,两个阵地构筑有长10米以上坑道48条(全长760多米)。战役开始时,第15军正在参加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联合国军”发起进攻后,第15军立即改变作战计划,全力投入上甘岭地区的防御作战。在战役过程中,志愿军又陆续参战的部队有第15军第45、第29师,第12军第31师和第34师1个团,榴弹炮兵第2、第7师,火箭炮兵第209团一部,第60军炮兵团一部,高射炮兵第601、第610团各一部,计山炮、野炮、榴弹炮114门和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另两个工兵营,总兵力4万余人。整个作战由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指挥。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也调整部署,全力保障上甘岭地区作战。
此次战役,志愿军第15、第12军击退“联合国军”营以上兵力冲击25次,营以下兵力冲击650余次,并进行了数十次反击,共毙伤俘敌2.5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270余架,击毁击伤其大口径火炮60余门、坦克14辆,最终守住了阵地,粉碎了“联合国军”的“金化攻势”。作战中,志愿军伤亡1.15万余人。上甘岭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坚守防御作战的范例,表明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对抗击强大火力的突击、增强防御的稳定性具有巨大作用。
第2个回答  2022-06-24
1952年秋,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全线战术反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联合国军”处境愈加被动。此时,正值美国总统选举和联合国第七届大会召开前夕,战俘遣返谈判陷入僵局。“联合国军”为适应政治斗争需要,破坏志愿军和人民军正在进行的战术反击,摆脱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谋求在停战谈判中的有利地位,先于10月8日单方面宣布无限期休会,向朝中方面施加压力,继之于10月14日开始在朝鲜中部战线发动“金化攻势”,对位于金化以北上甘岭地区的志愿军两个连的支撑点阵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实施进攻,企图夺取志愿军的防御要点五圣山,改善其战场态势。
“金化攻势”由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J.A.范佛里特亲自谋划和指挥,于10月14日发起。“联合国军”陆续投入兵力,参战部队先后有美军第7师(配属美军空降第187团、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南朝鲜军第2师(配属第37团)和第9师,共计步兵11个团又2个营,另18个炮兵营,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坦克170余辆,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总兵力达6万余人。
志愿军在上甘岭地区担负防御任务的部队为第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副政治委员杜义德)指挥的第15军。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由第45师第135团2个加强连防守,两个阵地构筑有长10米以上坑道48条(全长760多米)。战役开始时,第15军正在参加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联合国军”发起进攻后,第15军立即改变作战计划,全力投入上甘岭地区的防御作战。在战役过程中,志愿军又陆续参战的部队有第15军第45、第29师,第12军第31师和第34师1个团,榴弹炮兵第2、第7师,火箭炮兵第209团一部,第60军炮兵团一部,高射炮兵第601、第610团各一部,计山炮、野炮、榴弹炮114门和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另两个工兵营,总兵力4万余人。整个作战由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指挥。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也调整部署,全力保障上甘岭地区作战。
此次战役,志愿军第15、第12军击退“联合国军”营以上兵力冲击25次,营以下兵力冲击650余次,并进行了数十次反击,共毙伤俘敌2.5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270余架,击毁击伤其大口径火炮60余门、坦克14辆,最终守住了阵地,粉碎了“联合国军”的“金化攻势”。作战中,志愿军伤亡1.15万余人。上甘岭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坚守防御作战的范例,表明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对抗击强大火力的突击、增强防御的稳定性具有巨大作用。
第3个回答  2021-06-02
1952年秋,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全线战术反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联合国军”处境愈加被动。此时,正值美国总统选举和联合国第七届大会召开前夕,战俘遣返谈判陷入僵局。“联合国军”为适应政治斗争需要,破坏志愿军和人民军正在进行的战术反击,摆脱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谋求在停战谈判中的有利地位,先于10月8日单方面宣布无限期休会,向朝中方面施加压力,继之于10月14日开始在朝鲜中部战线发动“金化攻势”,对位于金化以北上甘岭地区的志愿军两个连的支撑点阵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实施进攻,企图夺取志愿军的防御要点五圣山,改善其战场态势。
“金化攻势”由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J.A.范佛里特亲自谋划和指挥,于10月14日发起。“联合国军”陆续投入兵力,参战部队先后有美军第7师(配属美军空降第187团、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南朝鲜军第2师(配属第37团)和第9师,共计步兵11个团又2个营,另18个炮兵营,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坦克170余辆,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总兵力达6万余人。
志愿军在上甘岭地区担负防御任务的部队为第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副政治委员杜义德)指挥的第15军。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由第45师第135团2个加强连防守,两个阵地构筑有长10米以上坑道48条(全长760多米)。战役开始时,第15军正在参加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联合国军”发起进攻后,第15军立即改变作战计划,全力投入上甘岭地区的防御作战。在战役过程中,志愿军又陆续参战的部队有第15军第45、第29师,第12军第31师和第34师1个团,榴弹炮兵第2、第7师,火箭炮兵第209团一部,第60军炮兵团一部,高射炮兵第601、第610团各一部,计山炮、野炮、榴弹炮114门和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另两个工兵营,总兵力4万余人。整个作战由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指挥。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也调整部署,全力保障上甘岭地区作战。
此次战役,志愿军第15、第12军击退“联合国军”营以上兵力冲击25次,营以下兵力冲击650余次,并进行了数十次反击,共毙伤俘敌2.5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270余架,击毁击伤其大口径火炮60余门、坦克14辆,最终守住了阵地,粉碎了“联合国军”的“金化攻势”。作战中,志愿军伤亡1.15万余人。上甘岭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坚守防御作战的范例,表明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对抗击强大火力的突击、增强防御的稳定性具有巨大作用。
第4个回答  2021-06-02
上甘岭战役中,参战对峙的双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