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有哪些节日

如题所述

苗族节日一:赶苗场
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来逐渐演变为固定的节日。

苗族节日二:赠带节
流行于叙永县下东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初五日举行。届时,方圆数十里的青年男女。如双方中意,便可互赠腰带,作为订婚礼物。事后反悔者,可索回腰带,解除关系。

苗族节日三:羊马节
流行于秀山县龙池、石堤一带。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举行。届时,人们杀猪宰羊,请客送礼,隆重庆祝节日。

苗族节日四:赶秋节
流传天秀山县。每年立秋日举行。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集会地点,参加和观看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等活动。关于赶伙节的起源,传说是古时候一个聪明的小伙子,为民寻找心爱的姑娘,便将一人坐的秋千改制成八人坐的秋千,吸引远近的人们都来荡秋千。在秋千场上,他终于找到了心爱的姑娘。从那以后,每年秋天人们都要聚到一起荡秋千。年复一年,便形成为赶秋。

苗族节日五:苗年
苗年,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各地过苗年的日期不甚统一,在融水苗族中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为除夕,次日起为过年,过这一苗年的人口最多,地域最广。

苗年的民俗活动很丰富,主要有祭祀祖先,吹芦笙踩堂,走寨结同年。芦笙踩堂在本寨芦笙堂举行,男吹女踩,男女都参加。先由小芦笙手吹出一阵短促的笙曲,接着大小笙手一起吹奏,姑娘们则穿着百鸟衣,戴着银首饰,银花冠翩翩起舞,银佩的脆响和着笙歌,交织成节日动人的旋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6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春节、龙船节、四月八节、吃新节、芦笙节、花山节、赶秋节、踩鼓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
苗年盛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区。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举行。苗年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年轻男女或在各自的村子里吹笙跳舞,或跳铜鼓舞、斗牛;或者小伙子去别的村子游方场,男女丁互对歌,倾吐爱慕之情。前后活动,历时9天左右才能结束。这是苗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
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都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第2个回答  2020-12-13
苗族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苗年最为隆重。苗族的传统节庆按功能可分为物质交流节庆、祭祀性节庆,按时序分,一年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