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结交“贵人”往往会用这3种方法不是巴结也不是送礼,你怎么看呢?

如题所述

晚清时期,曾国藩曾经说过: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单者无以成大业。


就是这样一位伟人,他的一生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贵人,其一就是开启他早年仕途的穆彰阿。第二个很多人就不知道了,那么他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唐鉴。

唐鉴是一代理学大师,倭仁、曾国藩、吴廷栋,昆窦垿、何桂珍都曾求学于他,而且在当时唐鉴本就是曾国藩的同乡,也是湖南人。

曾国藩第一次见到唐鉴是在道光二十一年,道光帝接见唐鉴时,曾国藩作为随待在旁。

道光帝奖谕唐鉴治程朱之学有成就,并躬身实践,是个笃实诚敬的君子。

曾国藩在旁察声观色,心想:自己在皇上身边,至今也未见皇上表扬过,皇上称赞唐鉴看重的是唐鉴对德行的修养,对义理之学的研究。

要想得到皇上的重视,必须投其所好,既然是上对程朱理学如此偏重,我就从这方面下功夫吧。

于是,几天之后曾国藩就到了碾儿胡同,以弟子之礼拜谒唐鉴。


当时的唐鉴已经60多岁了,他热情地接待了曾国藩。这位同乡后辈勤奋、实在,而且如此谦卑,这让唐鉴很高兴,欣然接受了这个新门生。

唐鉴是一个爱才之人,见曾国藩谦虚好学,就给他指点了学问之道和修身之法。

曾国藩也从这段时间开始,按照唐鉴教给他的方法记日记,一生都没有停过。


曾国藩开始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深刻自省,衣食起居、读书学习都制定了周密的规划和安排,不断地自我精进。这也使得曾国藩在京城这段时间,除了官位不断上升,义理之学也有了大大的长进,哪怕后面没有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也会成为一个知名的理学大师。可见唐鉴这个人对曾国藩的影响有多大。

后来,太平军起,才有在唐鉴的极力推荐下,曾国藩在湘操练乡勇团练,才有“曾剃头”的名头。

而能打败太平军,以及家书的传世,都与其老师唐鉴的教导及自己的努力分不开的。可以说,唐鉴的这一举动给曾国藩赢来了这个办团练的机会,从这一天开始,曾国藩从一个文官,成为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


由此可见,要想在仕途上顺风顺水,节节高升,必须有贵人给搭梯子,所以结识贵人是十分有必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跟贵人交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6
我觉得很正确,聪明人的社交从来都是润物细无声的。他们从来不会靠用礼物去拉拢人,他们会用自己的办法吸引贵人,博得贵人们的眼光。
第2个回答  2020-12-06
这是一种正确的方法,众所周知,现在很多的巴结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送礼等就能够巴结到对方,需要采取一些独特的方式来让对方更开心
第3个回答  2020-12-06
这种方法才是聪明,让贵人看到你的优点,主动来投资你,这样子的合作才是完美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