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加减法速算方法与技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15
小学学生的加减法运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数学能力,运算能力不仅包括理解运算算理,掌握运算方法,还包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找到合理简便的运算途径。
速算不仅能简化计算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又会提高计算效率。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法则,还需要学会一些运算技巧。

凑整"先计算
在进行加法运算时,若能对算式的各项恰当地分组,会使计算过程大大简化。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则先计算。
如:1+9=10,3+7=10,2+8=10,4+6=10,5+5=10。
又如:12+88=100,35+65=100,21+79=100,44+56=100,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79叫21的"补数",44也叫56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例题1.计算53+55+47
解:原式=(53+47)+55
=155
计算23+39+61
解:原式=23+(39+61)
=23+100
=123
对于不能直接凑整的,可以把其中一个数进行拆分,再凑整。
例题2.计算87+15
解:原式=87+13+2
=(87+13)+2
=100+2
=102
计算54+79
解:原式=33+21+79
=33+(21+79)
=33+100
=133
计算65+18+27
解:原式=60+2+3+18+27
=60+(2+18)+(3+27)
=60+20+30
=110
对于没有直接凑整的数的,可以先凑整,最后再减去凑整的数。
例题3.计算:38+29+19
解:原式=(38+2)+(29+1)+(19+1)-4
=40+30+20-4
=90-4
=86
等差数列
计算等差连续数(等差数列)的和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
1,2,3,4,5,6,7,8,9
1,3,5,7,9
2,4,6,8,10
3,6,9,12,15
4,8,12,16,20等都是等差连续数
1、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
例题4.计算1+2+3+4+5+6+7+8+9
解:原式=5×9(中间数是5,共9个数)
=45
计算1+3+5+7+9+11+13
解:原式=7×7(中间数是7,共7个数)
=49
计算2+4+6+8+10
解:原式=6×5(中间数是6,共5个数)
=30
2、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它们的和等于首数与末数之和乘以个数的一半。
例题5.计算1+2+3+4+5+6+7+8+9+10
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1,末数是10。
解:原式=(1+10)×5
=11×5
=55
计算1+3+5+7+9+11+13+15
共8个数,个数的一半是4,首数是1,末数是15。
解:原式=(1+15)×4
=16×4
=64
计算2+4+6+8+10+12
共6个数,个数的一半是3,首数是2,末数是12。
解:原式=(2+12)×3
=14×3
=42
基准数法
先观察各个加数的大小接近什么数字,再把每个加数先按接近的数字相加,然后再把少算的加上,把多算的减去。
例题6.计算23+22+24+18+19+17
通过观察发现所有的加项比较接近20
解:原式=20×6+3+2+4-2-1-3
=120+9-6
=123
计算103+102+101+99+98
所有加项比较接近100
解:原式=100×5+3+2+1-1-2
=500+3
=503
减法中的巧算
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
例题7.计算 400-63-37
解:原式= 400-(63+37)
=400-100
=300
计算1000-90-80-10-20
解:原式=1000-(90+80+10+20)
=1000-200
=800
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例题8.计算4622-(622+149)
解:原式=4000-149
=3851
3、利用"补数"先凑整,再运算(注意把多加的数再减去,把多减的数再加上)。
例题9.计算505-397
解:原式=500+5-400+3(把多减的 3再加上)
=108
计算523-289
解:原式=523-300+11(把多减的11再加上)
=223+11
=234
计算358+997
解:原式=358+1000-3(把多加的3再减去)
=1355
加减混合式的运算
1、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不论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不论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变"-","-"变"+"。
例题10.计算200-20-10-30
解:原式=200-(10+20+30)
=200-60
=140
计算100-40+30
解:原式=100-(40-30)
=100-10
=90
2、带符号"搬家"
例题11.计算 545+47-145+53
解:原式=545-145+47+53
=(545-145)+(47+53)
=400+100
=500
注意:每个数前面的运算符号是这个数的符号,如+47,-145,+53。而545前面虽然没有符号,应看作是+545。
3、两个数相同而符号相反的数可以直接"抵消"掉
例题12.计算18+2-18+4
解:原式=18-18+2+4
=6
第2个回答  2020-09-15
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考试当中占分比例相当大!不论是什么题型,都需要运用到运算。

个人分享以下几种方法仅供参考

1 凑十法。

凑十法,顾名思义,其实就是在相加的时候,先凑够十,再加上零头。比如,78+9,这道加法题在运用速算的时候,就可以把9进行拆数凑十,即为了相加方便,把9拆成2和7,这样的话,2与78相加,就凑成了整数80,再加上剩下的7,结果是87!

再如:77+8,相加时,为了方便凑成整数,也是先把后面的8,通过拆数变成3和5,3就可以和前面的加数77相加,变成整十数80,再加上剩下的5,结果是85。

2 口诀法。

这种口诀法,适合的是100以内两位数相加,并且有进位的加法。这类加法,由于出现了相加满十向前进一这类情况,小学生特别容易出错,

因此,有一句口诀可以牢记,即:

加9要减1,加8要减2,加7要减3,加6要减4,加5要减5,加4要减6,加3要减7,加2要减8,加1要减9。实际运用时,需要注意的是,口诀当中的加几,都是在指个位上的数。

比如52+39,先观察两个加数的个位,出现了加9,那么,就要给52的个位2减1,结果是1,十位的计算呢,首先要进一,再加上5和3,最后结果是91。

相应的,如果是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也有口诀,即:

减9要加1,减8要加2,减7要加3,减6要加4,减5要加5,减4要加6,减3要加7,减2要加8,减1要加9。同样的,口诀中的减几都是在指减个位上的数。

比如42-19,这时,就要运用到口诀,减9,给42个位的2,加1变成3,之后,十位先退一,再用4退一后,剩下的3来减1,最后结果等于23。

3 错位数的加减速算法。

什么是错位数呢?

比如28和82,39和93,这类数呢,就是错位数。

在错位数相减时,有一个速算小技巧,

就是先拿错位数的个、十位相减,最后,用减下的差,再乘以9,就是这组错位数相减的结果。

举例来说明,比如91-19=?方法是,先拿9-1等于8,再用8乘以9,结果是72。

20以内进位加法思维训练的方法很多:有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口决法,推导法、减补法等。要根据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的不同,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实现。这里重点介绍:减补法。我们规定:两个可以凑成10的数是互为补数,1和9,2和8,3和7等。都是互为补数。

20以内退位减法是以20以内加法为基础的,方法有:想加法计算减法、破十法、分解减法后连减法、记小数数到大数、推导法、加补法等。这里重点介绍加补法:

方法是:用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上减数的补数,同时去掉十位上的“1”,比如:13 - 4 = 9

思维方法:被减数个位上的3不够减;减数4的补数是6;6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3,得9,同时去掉十位上的“1”。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一步学习数的四则计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教材的编排,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引导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希望能帮到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