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时选导师是选教授还是副教授

如题所述

导师。

选择导师时有一部分研究生总是喜欢教授级别的导师,将职称放在了第一位,认为只要职称高那么这个导师就非常的圆满。然而有很多不是教师的副教授或者是讲师,依然有着热情的科研态度,依然在主持着国家级的项目或者是课题,再加上一些教授在科研方面已经没有了青年副教授的热情,所以教授并不见得一定非常的好。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到学校校内网,去该学院的师资队伍中搜索。看看该学院的介绍。主要考察核心论文、专著、科研项目和科研奖项情况。看看他有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级科研获奖以及和国内央企合作的横向重大项目。

用户也可以到知网搜索论文情况。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专著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科研获奖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考研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甘源:考研时选处于事业成长期的导师“性价比”更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04

考研选导师其实主要看导师的为人怎么样,与是不是正教授关系不大。

如果导师为人不错,喜欢帮人,那学习期间以及找工作都会给很大帮助。主要看导师的研究方向自己是否感兴趣,还有课题项目情况,有条件的话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导师手下师姐师兄的就业情况,综合判断一下。

研究生对导师资历要求不是很大,你只是准备读研,不是读博士。教授或者是相当有潜力的副教授这些都要综合考虑的多问下师兄师姐上了研究生才会知道其中感受。

读研究生好处:

1、学历更高

这个应该是显而易见的。现在的大学生可以说是相当的普遍,所以在就业时,大学生的优势也并不是太明显。但是考研就不一样了,有了更高的学历,那么在就业的过程中,可以说比大学生有了许多的优势,甚至在以后的工作中,升职加薪也要比大学生要快一些。

2、知识力量更雄厚

我们在上完大学以后直接进入社会,可能你想再有时间读书是不太可能了,即使自己想要自学,也只怕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考研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加的强大,让自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是就业人员所无法做到也无法体会的。

3、专业更有优势

在大学期间,可能你学的课程比较多,而考研之后,可能讲究的专业性就会更强一些。这对你以后的就业是十分有用的。如果你想要从事哪个行业,就可以在读研时多多了解这个行业,导师也会给你一些分析,还有可能接触一些这个行业的企业,这是大学生羡慕不来的。

4、丰富你的朋友圈

读研朋友圈也会得到丰富,而且对于你以后的一些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你要知道你读研的话,和你在一起的这些学生也都是研究生,都是比较优秀的人。和这些人在一起成了朋友,你的朋友圈的人脉是不是也得到了扩展呢!这样在社会生活中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9-17
这只是个职称,你需要搞清楚他们的研究方向以及在行业里的知名度,学术能力,然后择优选择。

研究员为正高职称,享受教授待遇。岗位有两种,科研岗和科研教学岗。但研究员很少变成正教授的,即使要变的话,就要按照正教授的要求去评。另外在学校里,当研究员的不多。副教授属于科研教学岗。但是研究员能很容易评为博导,就能带博士生了。另外是正高职称,可以申请不少项目。
研究员与教授都是一种专业技术类职称,但性质和工作的重点不一样。研究员以研究为主,一般不上课,也没有硬性的教学任务;教授具有硬性的教学任务,但同时
也必须进行研究,这两种任务的工作量一般各在50%为界的上下波动。副研究员或副教授都是该类职称中的副职称,在研究、教学任务量及其他相关条件达到一定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7
考研选导师其实主要看导师的为人怎么样,与是不是正教授关系不大。如果导师为人不错,喜欢帮人,那学习期间以及找工作都会给很大帮助。
主要看导师的研究方向自己是否感兴趣,还有课题项目情况,有条件的话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导师手下师姐师兄的就业情况,综合判断一下。研究生对导师资历要求不是很大,你只是准备读研,不是读博士。
教授 或者是相当有潜力的副教授 这些都要综合考虑的 多问下师兄师姐 上了研究生才会知道其中感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9-18
如果是读学术型研究生,最好选择教授,这个对直读博士有一定帮助。
如打算从事实际工作或读专硕,副教授也可的,主要看导师的社会经验和人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