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姓人口数量

如题所述

董姓的来源一、来源有三. 1、出于董姓. 颛项之子称,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昊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第二子惠连,亦名参胡,董姓. 惠连氏族是一支擅长制草绳的部落,董便是能制绳索的蘱草,惠连氏族以董为图腾,惠连氏族活动于今太行山南侧.惠连之子飂叔安,飂叔安之子为帝舜豢养龙,龙即鳄鱼之谷名,蘱草制作的绳索是用来捆绑鳄鱼的.帝舜封飂叔安之子于董,称董父,氏称豢龙氏.董的古址在今山西万荣县南,是夏商时代的侯国.董国临近其父祖居地山西平陆的吴山,后采为晋国所并,子孙以国为氏.董姓董氏的历史至少有4000多年. 2、出自姒姓. 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姒姓.禹后为夏王启,夏王启封其庶子于莘,今陕西合阳东南.辛、莘古代通用,其后有辛氏.进入西周,其后裔世代为周朝史官,辛甲是周武王的太史,至东周襄王时期有周大夫辛有,辛有之子到晋国任史官;自此以后,晋国有史官之职,并与籍氏一起监督晋典,封地在原董国故地,后裔遂以董为氏,成为晋国旧贵族十一姓之一.姒姓董氏的历史有2600多年. 3、来自外族的改姓. 自汉至唐,云贵地区的董姓已成为大姓,云贵地区的土著董姓后来逐渐同化为西南地区的汉族.据说早在先秦时期,董姓已经向西和向南移民,进入了甘川滇黔广大地区,与当地土著混居,董姓融人进当地的土著之中,成为土著诸姓之一.因此,我国的董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加入董姓群体中的西南、南方和北方外族主要发生的事件有:西汉初期的匈奴族、三国时吴国的山越族、晋朝时的氐族、南北朝北魏时的羌族、唐朝吐蕃人的董部落、五代后梁时羌人、宋朝时的高句丽人等均有董姓人融入汉人之中,清朝时满洲八旗姓董鄂氏、栋鄂氏、佟佳氏、珠赫勒氏等全体族人的改汉姓董.致使东北地区多董姓.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而成为当地的董姓汉族.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先泰时期,董姓活动主要地区在山西、陕西、甘肃南部、河南地区.到了秦汉,董姓已北扩到河北,东挺达山东,南渡长江越南岭进入了广东,东南直抵江浙,西部移民四川.到两晋南北朝时,甘肃和四川的董姓已繁衍成为大姓,同时向西南的贵州和云南迁移.进入唐朝,董姓的人口重心开始在滇黔地区形成.宋朝时,董姓向东南地区大批移民,同时西南的董姓进一步得到发展.清朝是东北董姓发育和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康熙时期董姓首次移民台湾. 宋朝时期,董姓大约近4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9%,排在第三十四位.董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董姓总人口的2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北、山东、河南,这四省的董姓大约占董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湖南、甘肃、安徽,这三省的董姓大约又集中了22%,全国形成了以赣皖湘、陇西、冀鲁豫为中心的董姓分布区. 明朝时期,董姓大约有42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5%,为明朝第五十五位大姓.棠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董姓人口增长为负值,净减少了4万.明朝以前,董姓的主体一直在中原,宋元明时期北方连续不断的战争,使董姓人群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人口锐减.明朝时浙江为董姓第一大省,约占董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山东,这二省董姓大约占董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苏、河北、江西、安徽,这五省的董姓又集中了36%.宋元明600余年,董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在东南地区发展稳定,重新形成了江浙赣、鲁晋冀南北两块董姓人口聚集地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3
不知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