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普及的呢?

如题所述

智能手机在中国的普及始于2013年底。大约在2000年,寻呼机开始在普通大学生中流行,价格大约为100元。到了2005年,几乎所有大学毕业生都拥有了手机,当时普通手机的价格大约在1000元左右。到了2007年,高中学生也开始普遍使用手机。2009年左右,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和运营商的推广,这些设备的价格变得更加亲民而性能不断提升。得益于Android手机的普及和iPhone等设备的仿制,小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随着手机资费的降低和功能的增加,智能手机和其他便携设备已经在市场上超越了个人电脑、数码相机、MP3、MP4播放器和导航仪等设备。
智能手机的主要特点包括:
1. 无线互联网接入能力:支持GSM网络的GPRS、CDMA网络的CDMA1X或3G(WCDMA、CDMA-2000、TD-CDMA)网络,以及4G(HSPA+、FDD-LTE、TDD-LTE)网络。
2. PDA功能:包括个人信息管理、日程记事、任务安排、多媒体应用和网页浏览。
3. 开放性操作系统:拥有独立的CPU和内存,可以安装更多应用程序,实现功能的无限扩展。
4. 人性化设计: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扩展机器功能,实时安装和升级软件,智能识别软件兼容性,提供人性化的软件市场服务。
参考资料:中国青年网 -- 日媒称中国智能手机发展速度远超日本:便利程度超乎想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