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的意思是党政机关的管理体制、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其人员的组合方式、运行机制所作的较大调整和变革已经完成。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机构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对党政机关进行较大调整和变革。

党和国家机构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层建筑就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机构改革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不断进行调整。

党中央部门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9年、2018年进行了5次改革;国务院机构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进行了8次改革。2023年这次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九次机构改革。

历年政府机构改革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减”,即数量减少。1982年,国务院部委达52个、国务院工作部门达到100个,数量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峰,人员编制超过5万人。

这次改革对政府部门和机构进行了撤并,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由100个减少为61个,国务院所属部委由52个裁并为42个。

此后,机构设置一直不断优化。尤其是2018年的机构改革,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

第二个特点是“转”,即职能转变。1988年启动的机构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精干机构、精简人员、政企分开,把生产经营的权利交给企业。1993年启动的机构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核心。

1998启动的机构改革初步探索构建服务型政府。2003年启动机构改革的背景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随着改革的深入面临新形势,此次改革强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2008年和2013年启动的机构改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有效推动了“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2018年启动的机构改革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党政军群机构改革,并且突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