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乐器有哪些,你了解有多少?

如题所述

中国音乐是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的感觉到在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那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就是中国古典音乐之美。“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áo)、竹”八类:据《新唐书·南蛮·骠传》中记载,唐代“八音”将周制“八音”的“石”、“土”、“木”三类改为“贝”、“牙”、“角”,所以唐制“八音”为“金、贝、丝、竹、匏、革、牙、角”:编钟是一种大型的打击乐器,就是敲击的,通过对其大小的控制,所敲击出不同的音调,看来这种振幅与频率的关系早在古代就知道了呢!质地多为青铜,上课有花纹。声音清脆,悦耳而有层次,同时也可以气势磅礴。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共有19个钮钟、45个甬钟首银以及楚惠王赠送的1个大傅钟组成,总计65件。这些编钟分上、中、下三层,挂在8组钟架上,最小的编钟高20.4厘米、量2.4公斤,最大的一个甬钟高达153.4厘米、量203.6公斤,编钟的总重量约为知橡2567公斤。在钟、架和钩上共有3755字铭文。在古代编钟不仅是上流社会的专用乐器,也是象征权力和等级的礼器,因此,曾侯乙编钟堪称“国宝”。句鑃句鑃(音gou diao)是古时吴越地区的一种以青铜器为主要材质,一套由若干件组成,句鑃其形似钲,有柄可执,口朝上,以槌击之而鸣,一般一套由若干件组成,形状与编钟有些相似。广州南越王博物馆收藏有一套西汉时期的青铜句鑃。句鑃与当时流行的编钟一样,是成编应用的。但它的甬(柄)上无旋、干,不能悬挂演奏,与甬钟、钮钟都不相同。编磬编磬与编钟形式差不多,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石制或玉制的磬,用小木槌敲打奏乐。多用于宫者猛宴廷雅乐或盛大祭典。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编磬共四十一枚,石制,分上下两层悬挂,上层十六枚,下层十六枚,另有九枚可随时调用。1980年下半年,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物理研究所合作,将这套2400多年前的战国初期大型编磬复制出来,其发音与原编磬的标音铭文相符,低音浑厚洪高,高音明澈,音色优美而动听,音域达三个八度,这套编磬与编钟密切配合,可以旋宫转调,演奏多种乐曲。其音响效应“近之则钟声亮,远之则磬音彰”。方响方响方响由十六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长方铁片组成﹐分两排悬于架上。用小铁槌击奏﹐声音清浊不等。创始于南朝梁﹐为隋唐燕乐中常用乐器。方响发音丰满、悦耳,高音区音色清脆、透亮,如同银铃;中音区音色铿锵、华丽;低音区音色浑厚、深沉,犹如钟声。方响长于演奏琶音及各种节奏型分解和弦,以八度同音演奏旋律或副旋律有庄重朴实之感,演奏欢快、流畅的乐曲更具表现力。琵琶,是一种木质的拨弦乐器。音箱成半梨形,原先用丝线的哦!琵,琶,两字分别是开始是两种弹奏的手法的名称。作为当时西域文化交流的产物,它历史也是相当久远了,秦代的琵琶是长柄圆型的,经过改良形成了新型曲柄琵琶。而弹奏方法也发生了改变,由横抱变成了竖抱。琵琶的发展在唐代呈现出一个高峰,不论在宫廷还是民间,琵琶是十分流行的乐器,涌现了以曹保、曹善才、曹纲、裴兴奴、裴神符为代表的琵琶演奏大家。从《琵琶行》等诗词著作中也大可看出琵琶在当时的地位。代表曲目:十面埋伏 霸王卸甲 昭君出塞 春江花月夜萧,多为竹萧,细而长,随之后的发展还有排箫。箫是单管竖吹的古老吹奏乐器,箫的音量较小,音质轻柔婉转,恬静优雅,音色圆润,轻柔,舒适给人以心灵的安慰与放松。 箫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幽静典雅,回味无穷,知音难遇,陶醉其中。好听的萧曲有《高山流水》《汉宫秋月》《渔舟唱晚》等。在浙江河姆渡遗址中,考古专家发现了一根骨质发音器,经鉴定是一根骨哨,这就是箫的的前身,距今已有7500多年了。箫的材质一般采用竹制,分为前五后一的六孔箫和前七后一的八孔箫。由于四孔竖吹的单管箫出自羌中,因此在汉代将单管箫称为“羌笛”。后来经过改良,在箫管上加了一孔,变成五孔,吹奏方式也有竖吹和横吹两种。魏晋时期,竖吹的单管箫演变为六孔,当时仍称为“笛”。直到宋元时期,逐渐将排萧、箫、笛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载:“笛,七孔,竹筩( yǒng)也。”说明早在汉代,已经普遍使用竹制七孔笛了,而笛的吹奏方式和使用技巧与现今完全一致。由于笛音通透善变、活泼明亮、有表现力,笛在乐队中既可以领奏穿插,又可以陈述铺垫,既可以戏剧演奏,又可以说唱伴奏,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唐诗宋词中,也有笛的身影。杜甫在《秋笛》中咏道:“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而黄庭坚在《念奴娇》中,感慨道:“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笛从单纯的乐器,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笛文化,影响着后世。代表作品:《姑苏行》《牧笛》《荫中鸟》《春到湘江》吹孔气鸣乐器。中国古老的横吹竹管乐器。据《周礼?郑玄注》﹑陈旸《乐书》等书记载﹐均说篪为 6孔(包括上出孔)﹑底端封闭的一种横吹竹管乐器。从战国初曾侯乙墓出土的大小两件横吹竹管乐器来看均与文献所述篪的特徵相似﹐而与笛有异。篪的演奏方法﹐据长沙杨家湾汉墓作乐木俑与山东南武阳汉元和﹑章和间(公元83~87)画像石来看﹐吹奏时﹐可能双手掌心向里﹐篪身放在大拇指﹑食指之间﹐吹孔与出音孔向上成180°﹐左手食﹑中﹑无名指分别按1﹑2﹑3孔﹐右手中﹑食两指按4,5两孔。二胡,也称奚琴,胡琴,始于唐朝在明清之后才叫二胡的 。提起二胡,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二泉映月》吧!二胡是一种拉弦乐器。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说明当时二胡已经相当普及了。而元朝的《元史·礼乐志》中,描述了二胡的制作过程,“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了有关二胡的一个故事,“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说的是在一次宫廷宴乐中,乐师徐衍为皇帝大臣演奏二胡,一根弦突然断了,徐衍用另外一根弦弹完了曲子。可见当时二胡弹奏技巧已十分娴熟。同样也会有很多人会被其感染情绪,那样的旋律竟是像锤子一样的它。而且二胡的推广度也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适合很多的歌曲风格。同时也受到现在的一些歌手的喜爱。同时,它也具有很浓的民族特色。埙,在吹奏乐中,埙可是属于最古老的一种,它的发展时间段可是商周时期,有人推测最开始它是与古人民吸引猎物有关的,之后才慢慢发现成了一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