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形成层的内因

如题所述

前已述及,形成沉积层序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构造沉降、物质供应速率、气候和基准面升降。在松辽盆地中,这些因素仍然起主导作用。此外,盆地演化阶段、古地理格局、局部构造运动等因素也对层序的形成与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一、构造运动及构造沉降
构造运动对沉积层序的影响已在上节论证。根据大庆油田研究院(1991)对松辽盆地白垩纪构造沉降曲线与基底埋藏曲线的研究表明,构造沉降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沉降曲线斜率大,持续时间短,沉降快速,包括侏罗系火石岭组到白垩系营城组。第二阶段沉降曲线的斜率逐渐变小,持续时间久,沉降由快速向慢速转化,最后趋近于零,包括登娄库组至今的地层。按照国外一些学者(例如Royden和Keen,1980)的观点,第一阶段为初始沉降阶段,发生于岩石圈伸展破裂期间及其后较短的时间内,是地壳热膨胀并发生变减作用引起岩石圈密度变化而产生均衡调整的产物;第二阶段为热沉降阶段,由于岩石圈向热平衡状态而发生冷却收缩,并由此产生沉降量,当达到热平衡状态,沉降作用消失。
构造沉降是产生可供沉积物沉积的可容纳空间的主要原因。在断陷阶段,虽然盆地范围小,彼此孤立,但是产生了可观的容纳空间,同时由于地形陡峻、高差很大,因而呈现快速沉降、快速充填的格局。在坳陷作用阶段,沉积速率逐渐衰减,最终可容纳空间趋尽于零,盆地消亡。
二、物质供应速率
物质供应速率是可容纳空间增减的一个重要函数。松辽盆地在白垩纪时,物源充分,四周的高山陡地均为物源供应区。在断陷期,物源因素活跃,因而发育I型层序。在断坳或坳陷早、中期,地形起伏变小,沉积物供应受到抑制,可容纳空间变化较小,因而有可能发育Ⅱ型层序,例如SSq6。
三、气候
湖盆基准面的变化与气候因素息息相关,甚至水体深度直接取决于气候变化。松辽盆地白垩纪发生了多次干、湿的气候交替变化。根据孢粉资料的分析结果(图4-15及表4-16),由沙河子组到明水组(以组为单元)的气候化依次为:湿热
干温
湿热
干热
湿凉
湿温热
湿热
干温
湿热。更为详细的研究表明,在每个组段内也有气候变化的证据,例如明一段为湿热,明二段为干热;再如泉头组,由泉一段到泉二段、泉三段和泉四段分别经历了干热
较湿热的交替过程,即在泉头组沉积时气候发生了三次干热
较湿热的交替变更。盆地的两次最大水进期(青一段和嫩一段)与最高湿度阶段吻合(图4-15)。超层序的边界大体位于气候湿干交替变化的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10
本文通过对影响盖层形成和发育的地质因素分析认为,盖层的形成和发育是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的。水动力条件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有利于高质量的区域性泥质岩盖层的形成;水动力条件相对活跃的沉积环境一般只能形成较均质-非均质的局部泥质岩盖层,盖层质量也相对较差。处于晚成岩A亚期中期的泥质岩盖层,不仅具有较高的毛细管封闭能力,而且同时还可具有久压实超压封闭能力,是泥质岩盖层封闭油气的最理想时期。在构造活动地区,盖层的保存条件不好,不利于油气聚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