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纪年表

如题所述

唐朝历史纪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1、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2、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开创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治世局面,为盛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渐振。

4、878年,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

扩展资料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期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建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唐朝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特点,在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形成开放多元的文化。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9
(纪年表附后)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称神都,史称武周,也称“南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1位皇帝(加武则天则为22位皇帝)。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文化方面,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军事方面,在继北魏破柔然之战之后,唐朝又一次取得了中原王朝对大漠部落的军事上的巨大胜利。
   经济方面,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经济已经远超过了同一时期的拜占庭以及阿拉伯。
   “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佐命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隋代周后,累官居太原留守,起兵后,李渊自称“唐王”,后废隋帝杨侑遂建“唐”朝。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朝皇族李氏自称出自汉族的赵郡名望,同时李氏家族也是陇西军事贵族。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中国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不过也有人对此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唐朝皇族李氏为鲜卑血统。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亦是其远祖。北周时期,奉行关陇集团的本位政策,李氏改成“大野氏”,这是一个新创立的姓氏。北周灭亡后,又恢复为李氏。
   唐朝连同隋朝被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日本历史学者则普遍认为唐朝是中国“中世”时期的结束。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唐朝历史
   隋炀帝杨广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爆发隋末农民大起义。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大臣宇文化及缢死.同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废杨侑为希国公,闲居长安,次年五月遇害。隋朝灭亡,立国共三十八年。李渊就是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而后,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玄霸早夭,四子李元吉为齐王。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战有功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渊退位,是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就是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627—649)。
   贞观之治
   太宗时期将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纳为势力范围,唐朝北方的诸民族专称李世民为天可汗。内政方面承继了宰相制,发展完善和确立了后世运用的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他不计出身,网罗了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不论降将或建成旧臣,他也一一重用。例如魏征,为前太子建成的幕臣,太宗登位后不计前嫌,而且事事也听从魏征的劝练。这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其政绩的总结《贞观政要》成为日本和朝鲜的帝王教科书,亦为后世君主模彷学习的对象。
   日月当空
   唐太宗晚年,因为太子的问题而烦恼,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内斗,结果太宗也废掉他们二人,最后立虽仁无能的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唐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时期对外接受了新罗之请,终于灭了高句丽和百济并打败日本援军。使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唐高宗在太宗晚年,与唐太宗的才人武氏,既武则天,早有私情,此乃大不孝。在太宗死后,武氏入感业寺为尼。时高宗的王皇后与萧淑妃内斗,王皇后为了与萧淑妃争宠,主动准许高宗接武氏回宫。武氏入宫后,先后使高宗废了王皇后及萧淑妃。在大臣的反对下,高宗立武氏为皇后。
   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氏来处理。高宗死后不久,武皇后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在天授元年(690年),皇后武氏废睿宗秸号称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称圣神皇帝。武后也成为了中国王朝历史上唯一自称皇帝的女人,前后掌权50余年。由于谥号中的“则天”二字,所以近代以来一些学者称其为“武则天”,但这是一个不严谨的称号。
   在武周十五年内统治时期,武后为了打击高宗以来的世家大族的权力,所以对以科举进身仕途的官员大力提拔。狄仁杰是其中的代表。她又安排她的侄儿党羽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担任重要机务。传统史学家对武后批评,如索元礼、来俊臣和周兴等官员在她的鼓励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监视群臣。武后又常绕过门下省,中书省直接对官员发号施令,开了破坏官吏制度的先例。
   男性内侍张昌宗弟兄和薛怀义等。不过传统男性皇帝的后宫亦很多。武后对佛教亦大力推崇,例如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使用年号证圣、大足等;这与李氏皇族推崇道教和如贞观、永徽、景云、开元等年号相对。另外武后成了后来唐朝后宫女性争权的效法者。
   韦氏当权
   神龙元年(705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李旦被立为相王。中宗却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后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和敬珲等人全部被流放或诛杀。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后,安乐公主则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在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儿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
   开元盛世
   后来睿宗妹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称唐明皇。713年,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这段史称“韦后之乱”的混乱政局。同年改元开元。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首都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领域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安禄山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奉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
   大唐衰落   
   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
   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唐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结果发生奉天之难。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元和中兴
   自此以后,唐朝有吐蕃、回纥、南诏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皇帝的废立都由宦官决定。节度使对地方有独立于中央的管理权。唐德宗死后,经过了顺宗的过渡阶段,然后由永贞内禅而受宦官支持的唐宪宗登基,依靠禁军的兵力令全国所有的藩镇至少名义上全部归服唐朝,史称元和中兴。
   会昌中兴
   宪宗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牛党、李党相继执政,史称“牛李党争”唐文宗在太和九年(835年)与李训和郑注等发动甘露之变,密谋诛杀宦官失败。甘露之变而后,宦官团结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埋下残唐时藩镇和宦官的直接冲突。
   文宗死后,唐武宗继位,建元会昌。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拥立下,经过派系斗争而继位。由于拥立武宗的宦官仇士良鉴于朝廷派系林立,不得已给武宗亲自处理朝政,武宗重用李党首领李德裕,削减仇士良的权力。武宗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会昌中兴。武宗重视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佛教、景教等。故在佛教史上列为三武灭佛的其中一位称号武字的君主。又称为会昌灭佛。
   宣宗之治
   唐武宗死去后,唐宣宗在宦官的协助之下继位。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后励精图治。一改唐武宗的封杀佛教政策,再次尊崇佛教。
   残唐而亡
   宣宗之后,唐懿宗与唐僖宗是著名的无能之君,使唐朝的国势一直走下坡。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发唐末农民战争,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经过黄巢之乱后,把唐朝的基础打破。而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所以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黄巢之乱后,唐僖宗在节度使的动乱之中去世,由弟唐昭宗继位。
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形势
   而朱全忠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全忠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全忠入宫尽诛宦官。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唐昭宗被朱温毒死。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
疆域和政区
   大唐盛时疆域图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时期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包疆域和政区贝加尔湖,总面积达1251万平方公里。唐朝周围守边的少数民族很多,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
   但安史之乱后数十年间,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主要为陇右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所部)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回纥则入据河套草原,使得唐政府能控制之疆域大减,黄河以西甘、凉皆不可得,终唐之世对于敦煌以西之控制亦完全丧失。在东北由于新罗的崛起,安东都护府早已撤回辽河以西,同时契丹、奚等部族成为大患。西南方面吐蕃和南诏亦在中唐之后令唐政府蒙受重大损失。
   唐代开创了中国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下设州、府,州、府下再设县,开元末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县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关内道,治所凤翔府,今陕西凤翔。 下辖:
   京师(长安)、京兆府、华州、同州、坊州、丹州、凤翔府、邪州、泾州
   陇州、宁州、庆州、娜州、定州、绥州、银州、夏州、灵州、盐州
   丰州、会州、宥州、胜州、麟州、安北大都护府
   河南道,治所洛阳/汴州 今河南洛阳/开封。 下辖:
   东都(洛阳)、河南府、孟州、陕州、虢州、汝州、许州、汴州、蔡州
   陈州、亳州、宋州、濮州、郓州、泗州、海州、兖州、徐州、宿州
   沂州、密州、齐州、青州、棣州、莱州、登州
   河东道,治所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 下辖:
   河中府、绛州、晋州、隰州、汾州、慈州、潞州、泽州、沁州、辽州
   太原府(北京)、蔚州、忻州、岚州、石州、朔州、云州、单于都护府
   河北道,治所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南。下辖:
   怀州、卫州、相州、魏州、澶州、博州、贝州、洛州、磁州、邢州
   赵州、冀州、深州、沧州、景州、德州、定州、祁州、易州、瀛州
   莫州、幽州、涿州、檀州、妫州、平州、顺州、归顺州、营州、燕州
   威州、慎州、玄州、崇州、夷宾州、师州、鲜州、带州、黎州、沃州
   昌州、归义州、瑞州、信州、青山州、凛州、安东都护府
   山南道,治所襄阳,今湖北襄阳。下辖:
   兴元府、兴州、凤州、利州、通州、洋州、泽州、合州、集州、巴州
   蓬州、壁州、商州、金州、开州、渠州、渝州、邓州、唐州、均州
   房州、隋州、郢州、襄州、复州、江陵府、硖州、归州、夔州、万州
   忠州
   淮南道,治所扬州,今扬州市。 下辖:
   扬州、楚州、和州、濠州、寿州、光州、蕲州、申州、黄州、安州、舒州
   江南道,治所苏州,今江苏苏州市。下辖:
   润州、常州、苏州、湖州、杭州、越州、明州、台州、婺州、衢州
   信州、睦州、歙州、处州、温州、福州、泉州、建州、汀州、漳州
   宣州、池州、洪州、虔州、抚州、吉州、江州、袁州、鄂州、岳州
   潭州、衡州、澧州、朗州、永州、道州、郴州、邵州、连州、黔州
   辰州、锦州、施州、巫州、夷州、播州、思州、费州、南州、溪州
   溱州、珍州、珜州
   陇右道,治所鄯州,今青海乐都。下辖:
   秦州、成州、渭州、兰州、临州、河州、武州、洮州、廓州、叠州
   宕州、凉州、甘州、瓜州、伊州、沙州、西州、安西大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剑南道,治所成都府,今四川成都。下辖:
   成都府、汉州、彭州、蜀州、眉州、锦州、剑州、梓州、阆州、果州
   遂州、普州、陵州、资州、荣州、简州、嘉州、邛州、雅州、黎州
   泸州、茂州、翼州、涂州、炎州、彻州、向州、冉州、穹州、笮州
   戎州、嵩州、松州、文州、扶州、龙州、当州、悉州、恭州、保州
   真州、霸州、柘州
   岭南道, 治所广州,今广东广州市。下辖:
   广州、韶州、循州、贺州、端州、新州、康州、封州、泷州、恩州
   春州、高州、藤州、义州、窦州、勤州、桂州、昭州、富州、梧州
   蒙州、龚州、浔州、郁林州、平琴州、宾州、澄州、绣州、象州
   柳州、融州、邕州、贵州、党州、横卅、田州、严州、山州、峦州
   罗州、潘州、容州、辩州、白州、牢州、钦州、禺州、滚州、汤州
   岩州、古州、安南都督府、武峨州、粤州、芝州、爱州、福禄州、长州
   罐州、林州、景州、峰州、陆州、廉州、雷州、笼州、环州、德化州
   郎茫州、崖州、儋州、琼州、振州、万安州、赤土国、丹丹国
官吏制度
   中央官制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荣誉职务);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荣誉职务);
   三省:中书省(决策、秘书)、门下省(侍从、谏议)、尚书省(行政);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人事)、户部(户口、财政)、礼部(礼宾)、兵部(国防)、刑部(法院)、工部(工程、水利);
   一台:御史台(监察);
   五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循旧制,与六部分工);
   九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与六部分工合作);
   散官:(荣誉职务)。
   地方官制
   虚设(道)置观察使
   州(郡):刺史(太守);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
   六曹: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
   县: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史。
   乡:耆老;五里一乡
   里:里正;五保一里
   村:村正;一自然村为一村
   保:保长;五邻一保
   邻:邻长;四家一邻
   坊:坊正。城市内无村设坊,坊正和村正同级
科技
   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医书;868年,中国《金刚经》的印制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阿拉伯地区远传到西亚、欧洲。
军事
   在军事上,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战绩很彪炳的朝代。军力强大是唐代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唐朝统一了隋朝末群雄割据的中国。唐太宗、高宗、武后在位时又远征东西两突厥,灭高昌、收其地为州县,灭高句丽和百济并在白村江战役打败日本援军,又与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民族征战。当时唐朝在亚洲军事制度,经济和科技的优势都是这些战绩的基础。唐玄宗时唐朝的势力与来自现在阿拉伯、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势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国、大小勃律、吐火罗在内的中亚诸国相遇,结果唐朝在怛罗斯战役战败,中国的势力从此退出中亚。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导致华北地区经济萧条和胡化。
   唐朝的众多著名将领中,除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将领、郭子仪、李晟及其子李愬、高骈等汉族统帅外﹐异族将领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比较重要的有杂种胡安禄山、史思明、百济人黑齿常之、高句丽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靺鞨人李怀光、突厥突骑施部人哥舒翰、铁勒部的仆固怀恩、浑瑊和阿跌光进等。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破坏导致府兵制改为征兵制和募兵制。安史之乱中,临时代府兵制而起的扩骑并不能抵御与节度使的兵力。自始唐朝在军事上失势: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回纥、吐蕃、南诏的入侵。例如唐朝需要借回纥兵来平定安史之乱,763年吐蕃军曾经占领长安达十五日,南诏军一度攻打成都并占领安南直至十国的南汉才收回。唐朝防备南昭之士兵不满又导致了庞勋之变。后来的黄巢的流寇叛乱导致朱全忠和沙陀人李克用的争战,直至唐朝灭亡后依然未平息。
经济   
   1.货币
   唐王朝建立后,迅速出台了自己的铸币政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确立了国家铸币的法币地位。同时,又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绢帛为货币的传统,实行了“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铜钱,帛则是丝织物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紬等,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货币制度。唐政府不断出台严厉打击私铸和滥铸等的法令,并禁断使用恶钱,但是由于铜钱供应量严重短缺,币值不断上升坚挺,私铸和滥铸有暴利可图,所以成效并不理想。 两税法实行以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现为钱重物轻即所谓“钱荒”问题的不断恶化。唐朝的GDP在当时的世界为348亿美元,占世界GDP比重:58%
   2.户口
   户口是封建王朝赋税基础。650年唐朝统计户380万。705年达到615万户,3714万余口。到了开元盛世740年,户841.2871万,口4814.3609万。安史之乱前一年的754年,户达906.9254万,口达5288.0488万。安史之乱时期760年户193.3174万,其中不课户117.4592万,口1699.0386万,其中不课口1461.9587万。唐朝后期户籍统计和管理混乱废弛,数据难以信任。基本上在三、四百万户。
   3.赋税收入
   唐朝中期780年实行两税法,当年税钱1089万八千余缗,谷215万七千余石。821-824年年均税收3515.1228万贯、石(一贯=一缗),唐后期853年税收下降到925万余缗,其中盐利达278万余。随着唐朝对盐商压迫加剧,直接引发了黄巢起义。
   4.农业
   唐朝农业生产工具又有新的进步。曲辕犁就出现在唐朝。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和筒车。唐朝前期,仅见于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达一百六十多项。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绛岩湖、镜湖等。天宝年间,唐朝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顷。粮食产量也有提高。天宝八年,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长安洛阳米价最低时每斗仅十三文,青州、齐州每斗仅五文。唐朝后期,由于人口南移加上土地开垦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5.手工业
   唐朝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两种。工部是主管官营手工业的最重要部门,直接管理的机构有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少府监主管精致手工艺品;将作监主管土木工程的兴建;军器监负责兵器的建造。监下设署、署下设作坊。此外还有铸钱监和冶监等。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一般不对外销售,只供皇室和衙门消费。工人则分为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户、杂户等。私营手工业较官营手工业比不发达。唐朝前期主要手工业有纺织业、陶瓷业和矿冶业。唐后期,南方手工业大幅进步,特别是丝织业、造船业、造纸业和制茶业。
文化艺术和宗教
   唐朝由于经济发达,文化在当时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朝鲜、日本派来许多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唐朝同阿拉伯地区的友好往来,使绿宝石、胡椒、伊斯兰教先后传入中国。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有40%是唐代的作品。
   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算唐诗。自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几个代表。他们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亦有沉郁厚重的“诗史”,还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成就的杰出代表。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律诗和古诗的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诗人,使得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首都长安小雁塔近景唐朝的传奇小说继承六朝笔记小说的传统并有新的发展。从唐传奇起,小说真正开始有完整的故事结构和人物关系,并开始反映社会现实。唐朝的传奇代表作有:《枕中记》《莺莺传》和《李娃传》等,这些作品为后世宋朝的话本和明清小说的发扬光大奠定了基础。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较宽容,中国传统两大宗教——佛教和道教都有较大发展。唐朝初年,高僧玄奘远赴天竺(现在的印度)取经657部,唐朝特此兴建了大雁塔来保存这些佛经。佛教经典的大量翻译以及中国僧人自身思想体系的逐渐成熟使得中国佛教在此时期迎来空前的发展,中国佛教的各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时期形成或成熟。其他宗教如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和祆教也随着国际交流传入中国。唐武宗时对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史称会昌灭法,使得除禅宗等少数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别从此一蹶不振。
外交
  
唐朝大事年表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世纪前期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8世纪前期 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权,以渤海为号
   同一时期 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
   8世纪中期 骨力裴罗统一回纥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780年 实行两税法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907年 梁王朱温篡位,唐朝灭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3-31
1、唐(618—907年)

618 戊寅 唐高祖李渊 武德元年
619 乙卯 武德二年
620 庚辰 武德三年
621 辛巳 武德四年
622 壬午 武德五年
623 癸未 武德六年
624 甲申 武德七年
625 乙酉 武德八年
626 丙戌 武德九年

627 丁亥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元年
628 戊子 贞观二年
629 己丑 贞观三年
630 庚寅 贞观四年
631 辛卯 贞观五年
632 壬辰 贞观六年
633 癸巳 贞观七年
634 甲午 贞观八年
635 乙未 贞观九年
636 丙申 贞观十年
637 丁酉 贞观十一年
638 戊戌 贞观十二年
639 己亥 贞观十三年
640 庚子 贞观十四年
641 辛丑 贞观十五年
642 壬寅 贞观十六年
643 癸卯 贞观十七年
644 甲辰 贞观十八年
645 乙巳 贞观十九年
646 丙午 贞观二十年
647 丁未 贞观二十一年
648 戊申 贞观二十二年
649 己酉 贞观二十三年

650 庚戌 唐高宗李治 永徽元年
651 辛亥 永徽二年
652 壬子 永徽三年
653 癸丑 永徽四年
654 甲寅 永徽五年
655 乙卯 永徽六年
656 丙辰 显庆元年
657 丁巳 显庆二年
658 戊午 显庆三年
659 己未 显庆四年
660 庚申 显庆五年
661 辛酉 龙朔元年
662 壬戌 龙朔二年
663 癸亥 龙朔三年
664 甲子 麟德元年
665 乙丑 二年
666 丙寅 乾封元年
667 丁卯 乾封二年
668 戊辰 总章元年
669 己巳 总章二年
670 庚午 咸亨元年
671 辛未 咸亨二年
672 壬申 咸亨咸亨三年
673 癸酉 四年
674 甲戌 上元元年
675 乙亥 上元二年
676 丙子 仪凤元年
677 丁丑 仪凤二年
678 戊寅 仪凤三年
679 乙卯 调露元年
680 庚辰 永隆元年
681 辛巳 开耀元年
682 壬午 永淳元年
683 癸未 弘道元年

684 甲申 唐睿宗李旦 文明元年
685 乙酉 垂拱元年
686 丙戌 垂拱二年
687 丁亥 垂拱三年
688 戊子 垂拱四年
689 己丑 载初 元年

690 庚寅 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 天授元年
691 辛卯 天授二年
692 壬辰 如意元年
长寿元年692
693 癸巳 长寿二年
694 甲午 延载 元年
695 乙未 证圣元年
天册万岁元年695
696 丙申 万岁登封元年
万岁通天元年696
697 丁酉 神功元年
698 戊戌 圣历元年
699 己亥 圣历二年
700 庚子 久视元年
701 辛丑 大足元年
长安元年701
702 壬寅 长安二年
703 癸卯 长安三年
704 甲辰 长安四年

705 乙巳 唐中宗李显恢复唐国号 神龙元年
706 丙午 神龙二年
707 丁未 景龙元年
708 戊申 景龙二年
709 己酉 景龙三年

710 庚戌 唐殇帝李重茂 唐隆元年

唐睿宗李旦 景云元年710
711 辛亥 景云二年
712 壬子 太极元年
延和元年712

唐玄宗李隆基 先天元年
713 癸丑 开元元年
714 甲寅 开元二年
715 乙卯 开元三年
716 丙辰 开元四年
717 丁巳 开元五年
718 戊午 开元六年
719 己未 开元七年
720 庚申 开元八年
721 辛酉 开元九年
722 壬戌 开元十年
723 癸亥 开元十一年
724 甲子 开元十二年
725 乙丑 开元十三年
726 丙寅 开元十四年
727 丁卯 开元十五年
728 戊辰 开元十六年
729 己巳 开元十七年
730 庚午 开元十八年
731 辛未 开元十九年
732 壬申 开元二十年
733 癸酉 开元二十一年
734 甲戌 开元二十二年
735 乙亥 开元二十三年
736 丙子 开元二十四年
737 丁丑 开元二十五年
738 戊寅 开元二十六年
739 乙卯 开元二十七年
740 庚辰 开元二十八年
741 辛巳 开元二十九年
742 壬午 天宝元年
743 癸未 天宝二年
744 甲申 天宝三年
745 乙酉 天宝四年
746 丙戌 天宝五年
747 丁亥 天宝六年
748 戊子 天宝七年
749 己丑 天宝八年
750 庚寅 天宝九年
751 辛卯 天宝十年
752 壬辰 天宝十一年
753 癸巳 天宝十二年
754 甲午 天宝十三年
755 乙未 天宝十四年

756 丙申 唐肃宗李亨 至德元年
757 丁酉 至德二年
758 戊戌 乾元元年
759 己亥 乾元二年
760 庚子 上元元年
761 辛丑 上元二年

762 壬寅 唐代宗李豫 宝应元年
763 癸卯 广德元年
764 甲辰 广德二年
765 乙巳 永泰元年
766 丙午 大历元年
767 丁未 大历二年
768 戊申 大历三年
769 己酉 大历四年
770 庚戌 大历五年
771 辛亥 大历六年
772 壬子 大历七年
773 癸丑 大历八年
774 甲寅 大历九年
775 乙卯 大历十年
776 丙辰 大历十一年
777 丁巳 大历十二年
778 戊午 大历十三年
779 己未 大历十四年

780 庚申 唐德宗李适 建中元年
781 辛酉 建中二年
782 壬戌 建中三年
783 癸亥 建中四年
784 甲子 兴元 元年
785 乙丑 贞元元年
786 丙寅 贞元二年
787 丁卯 贞元三年
788 戊辰 贞元四年
789 己巳 贞元五年
790 庚午 贞元六年
791 辛未 贞元七年
792 壬申 贞元八年
793 癸酉 贞元九年
794 甲戌 贞元十年
795 乙亥 贞元十一年
796 丙子 贞元十二年
797 丁丑 贞元十三年
798 戊寅 贞元十四年
799 乙卯 贞元十五年
800 庚辰 贞元十六年
801 辛巳 贞元十七年
802 壬午 贞元十八年
803 癸未 贞元十九年
804 甲申 贞元二十年

805 乙酉 唐顺宗李诵 永贞元年

806 丙戌 唐宪宗李纯 元和元年
807 丁亥 元和二年
808 戊子 元和三年
809 己丑 元和四年
810 庚寅 元和五年
811 辛卯 元和六年
812 壬辰 元和七年
813 癸巳 元和八年
814 甲午 元和九年
815 乙未 元和十年
816 丙申 元和十一年
817 丁酉 元和十二年
818 戊戌 元和十三年
819 乙亥 元和十四年
820 庚子 元和十五年

821 辛丑 唐穆宗李恒 长庆元年
822 壬寅 长庆二年
823 癸卯 长庆三年
824 甲辰 长庆四年

825 乙巳 唐敬宗李湛 宝历元年
826 丙午 宝历二年

827 丁未 唐文宗李昂 大和元年
828 戊申 大和二年
829 己酉 大和三年
830 庚戌 大和四年
831 辛亥 大和五年
832 壬子 大和六年
833 癸丑 大和七年
834 甲寅 大和八年
835 乙卯 大和九年
836 丙辰 开成 元年
837 丁巳 开成二年
838 戊午 开成三年
839 己未 开成四年
840 庚申 开成五年

841 辛酉 唐武宗李炎 会昌元年
842 壬戌 会昌二年
843 癸亥 会昌三年
844 甲子 会昌四年
845 乙丑 会昌五年
846 丙寅 会昌六年

847 丁卯 唐宣宗李忱 大中元年
848 戊辰 大中二年
849 己巳 大中三年
850 庚午 大中四年
851 辛未 大中五年
852 壬申 大中六年
853 癸酉 大中七年
854 甲戌 大中八年
855 乙亥 大中九年
856 丙子 大中十年
857 丁丑 大中十一年
858 戊寅 大中十二年

859 乙卯 大中十三年 唐懿宗李凗
860 庚辰 咸通 元年
861 辛巳 咸通二年
862 壬午 咸通三年
863 癸未 咸通四年
864 甲申 咸通五年
865 乙酉 咸通六年
866 丙戌 咸通七年
867 丁亥 咸通八年
868 戊子 咸通九年
869 己丑 咸通十年
870 庚寅 咸通十一年
871 辛卯 咸通十二年
872 壬辰 咸通十三年
873 癸巳 咸通十四年

874 甲午 唐僖宗李儇 乾符元年
875 乙未 乾符二年
876 丙申 乾符三年
877 丁酉 乾符四年
878 戊戌 乾符五年
879 乙亥 乾符六年
880 庚子 广明元年
881 辛丑 中和元年
882 壬寅 中和二年
883 癸卯 中和三年
884 甲辰 中和四年
885 乙巳 光启元年
886 丙午 光启二年
887 丁未 光启三年
888 戊申 文德元年

889 己酉 唐昭宗李晔 龙纪元年
890 庚戌 大顺元年
891 辛亥 大顺二年
892 壬子 景福元年
893 癸丑 景福二年
894 甲寅 乾宁元年
895 乙卯 乾宁二年
896 丙辰 乾宁三年
897 丁巳 乾宁四年
898 戊午 光化元年
899 己未 光化二年
900 庚申 光化三年
901 辛酉 光化四年
天复 元年 901
902 壬戌 天复二年
903 癸亥 天复三年
904 甲子 天佑元年

905 乙丑 唐哀帝李柷 天佑二年
906 丙寅 天佑三年
907 丁卯 天佑四年
第3个回答  2021-04-07
一代之诗歌,足见一代之风华。文史不分家,与赏玩怡情小诗只重艺术感受不同,既然是怒刷《全唐诗》,文学价值以外,时代之脉搏、社会之风貌,皆精彩不容错过。如此读诗,历史上关键的时间节点,就有必要掌握。

唐朝,始于618年,亡于907年,国祚289岁。曾遭安史之乱重创,国都5次被破,唐朝还是硬撑了近300年。如此命硬,试问还有哪个朝代能够做到?

历史年表
618年,李渊于长安建立唐政权

626年,玄武门之变

全唐闲话:读唐诗应记住的最简历史年表
627-646年,唐太宗贞观之治

666年,唐高宗泰山封禅;唐高宗时期唐朝疆域达到最大

690年,武则天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周

705年,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传位三子李显,李唐国祚得以延续

713年,先天之变,李隆基诛杀太平公主,掌握皇权

713-741年,开元盛世

725年,唐玄宗泰山封禅

历史上在泰山封禅的皇帝仅6位,其中唐朝只有唐高宗和唐玄宗,一位疆域最大,一位国力最盛。

全唐闲话:读唐诗应记住的最简历史年表
755-764年,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历史意义重大,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甚至被视作我国古代史的分水岭。

玄宗之后的肃、代、德、顺四帝,主要是在收拾乱后残局,与藩镇、宦官“斗智斗勇”。

805-820年,元和中兴,唐宪宗削藩取得一定成效

835年,甘露之变,唐文宗剿诛宦官失败

845年,唐武宗会昌灭佛

847-859年,唐宣宗大中之治

878-884年,黄巢起义

904年,朱温攻陷长安,强迫迁都洛阳,弑杀唐昭宗

907年,朱温逼迫唐哀帝禅让,唐朝灭亡

全唐闲话:读唐诗应记住的最简历史年表
唐朝疆域图

唐诗的四个时期
艺术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唐诗时期的划分与历史标准的初、盛、中、晚稍有出入,参考多家意见,具体年数定夺如下:

初唐,618-712年

唐高祖李渊建唐为始,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为止。倡格律、振风骨是期间重要的发展脉络。

盛唐,713-765年

历经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我们最为耳熟能详的诗人集中于这一时期。大多数盛唐诗人在乱后尚在世,取755年为止过于狭促,故截至大历元年之前。

中唐,766-826年

前期大历诗风可圈可点;后期元和诗坛则异军突起、新潮澎湃,造就了艺术成就不减盛唐的唐诗第二高峰。

全唐闲话:读唐诗应记住的最简历史年表
元和方镇图

晚唐,827-907年

唐文宗登基开始,直至唐朝灭亡。

附录
向后看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唐亡之后中国再次大分裂,相当数量的晚唐诗人横跨唐朝和五代。《全唐诗》也基本涵盖了五代十国的诗作。

五代,指中原地区的五个更迭的中央政权:后梁(907—923年)、后唐(923—936年)、后晋(936—947年)、后汉(947年—950)、后周(951—960年)

十国,同期大大小小十个地方割据政权:南吴、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平、马楚、南唐、北汉

960年,陈桥驿兵变,赵匡胤建立北宋;979年,北宋灭亡北汉,五代十国结束。

全唐闲话:读唐诗应记住的最简历史年表
向前看

唐初诗人多跨隋唐两代,《全唐诗》保留了不少作于隋朝的作品。

隋朝建于581年,589年灭陈统一全国,618年隋炀帝江都之变身亡,隋恭帝于长安被迫退位,隋朝至此灭亡。

再往前,南北朝诗歌与唐诗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亦有必要一提:

刘宋(420-479年)、南齐(479年—502年)、南梁(502年-557年)、南陈(557—589年)
第4个回答  2021-04-07
唐朝历史纪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1、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2、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开创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治世局面,为盛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渐振。

4、878年,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

扩展资料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期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建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唐朝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特点,在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形成开放多元的文化。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的历史,介绍一下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之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渐振。878年,爆发的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期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建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唐朝经济、社会、科技、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在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多元的文化。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华人多自称为唐人。
唐朝的兴衰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以长安为京师。658年置东都洛阳,后又陆续增置北都太原,南京成都、凤翔等都城。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扩展资料:

唐朝时万国来朝达到鼎盛,向其朝贡之国多达三百余。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

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有1400年的历史。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 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 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拓展资料
唐朝的国号是“唐”,原意是晋的古名。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是隋朝时行宫居晋阳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尊称为大唐。

唐朝全盛时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和日本等周边属国在其政治体制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

在唐朝的前半叶,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统治者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唐朝后期,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期,土地、盐铁、赋税制度的改革标志着社会的变化,自中期以下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工商业的兴盛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