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有什么特征?

如题所述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加之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生产社会化的范围已经越出一个国家的界限。而现代物流也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生活对物流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因此,现代物流具有如下特征。
  1.市场化。市场也称社会化。现代物流是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市场化高度发达的标志。也许有人认为市场化不能作为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实际上,现代物流作业的各个方面都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实现的,没有市场化就更不会有完善的现代化的大物流。在市场不发达的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所有应由现代物流完成的工作全部由企业自己承担。将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和国际上发达国家作一比较,更可以清楚地看出现代物流的市场化基本特征。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企业都实现了采购配送物流和产品销售物流的第三方服务,相比之下我国则少得可怜(不足10%)。这是为什么?答案就是市场化程度的差距。也许有人认为,以国家宏观计划调拨的方式不是也可以解决吗?殊不知现代物流是十分复杂的体系,各方面的配合十分严密,只有以市场竞争的方式调动各种因素,才能发展起来,任何超越市场机制的人工方式都是难以实现的。而恰恰相反,我国目前这种小生产的物流作业方式,本身就是计划经济遗留的产物。笔者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具有现代特征的物流业也会逐步发展完善。
  2.集约化。目前人们对集约化经营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高效率则是其中应有之意。集约化经营之所以效率高,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实现了社会化服务的大物流,二是物流技术水平高。在社会化服务的条件下,商业、仓储、港口、码头、(包括公路、铁路、航空等)、会展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发达,委托代理机构健全,大部分企业都实现了物资采购的配送,第三方物流服务也较为普遍。同时,现代物流的技术高度发达,在上述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所以,生产效率很高,每个物流行业职工所完成的以市场价值表示的工作量大大高出社会平均数。而且作为第三产业的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
  3.漩涡式。和上一个问题相联系的是,在集约化经营的条件下,就必然会形成了现代化所特有的漩涡式物流。所谓漩涡式物流就是众多的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物资和生产出来的产品,由少数物流企业供给或销售,也就是说一个物流企业承担多个生产企业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供给,或一个物流企业推销多个生产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这样,如同广阔的水面,从不多的几个水口下泄,从而形成漩涡式水流。这样就克服了如上所说的,在小生产的条件下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物质采购员和产品推销员,在实现物流社会化服务的同时,实现了集约化经营的高效率。运输也是如此。不论是哪种企业,其运输都不应当自我服务,都应当实现服务的社会化。毕竟一个企业的运输量太小了,那种小生产式的自我服务,投资大,效率低,成本高,
管理难度大。漩涡式的物流是物流企业大型化、规模化的在物流形态上的表现形式。
  4.系统性。由于物流社会化服务本身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其生产过程涉及到很多部门,很多环节,所以现代物流的生产过程体现了十分明显的系统性特征。而且物流涉及到的每一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起着各自的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物流产业。例如商业,有人认为物流不包括商业,其实不然,商业在物流中起着掘渠的作用。假定简单地说物流就是商品的位移是正确的,那么顺着什么方向位移呢?这里就离不开商业的先导位置。一个商人将北京的产品贩卖到广州,另一个商人将中国的产品贩卖到欧洲,这就决定了商品的流向,所以商业是物流中重要环节。再如运输,有人认为物流就是运输,这也不全面。运输可以说是物流的动力,是机械性的载体,它以各种方式将商品由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使商品的位移得以实现。再如仓储,尤如物流系统中的水库,仓储在物中起着蓄水池的作用,没有仓储就没有社会化的大物流。还有车站、码头、港口、机场、商检等,就是物流的闸门,开启闸门,商品就顺着事先开掘好的渠道,在运输工具的承载下流向目的地。以上各个方面(其实还有其他一些方面),都有各自的工作内容和程序,而且环环紧,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化物流体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10
物流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功能单元构成,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集合体。物流系统的“输入”即指采购、运输、储存、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销售、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所需的劳务、设备、材料、资源等要素,由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的过程。 所谓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一般规律
(一)物流系统是客户服务的产物
物流系统
确定物流服务水平 是物流系统的关键。
(二)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
效益背反现象 是物流系统中最常见的现象,不仅物流各部门和各功能之间存在“效益背反”,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也存在“效益背反”。
(三)高水平物流服务必然是高成本
成本与服务的权衡 处于高水平的物流服务时,成本增加而物流服务水平不一定能按比例地相应提高。
基本模式
物流系统基本模式 和一般系统一样,具有输入、转换及输出三大功能,通过输入和输出使系统与社会环境进行交换,使系统和环境相依而存,而转换则是这个系统带有特点的系统功能 。
一般来讲物流系统的输入是指物流成本,而物流系统的输出是由企业效益、竞争优势以及客户服务三部分组成。

特征

物流系统
(一)物流系统的客观存在性
(二)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
(三)物流系统稳定性较差而动态性较强(四)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系统范畴
(五)物流系统的复杂性
(六)物流系统的系统结构要素间有非常强的背反现象
特点
物流系统特点:
物流系统
1)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时间跨度大。
2)物流系统稳定性较差而动态性较强。
3)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系统范围,本身具有可分性,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
4)物流系统的复杂性使系统结构要素间有非常强的 "背反"现象,常称之为"交替损益"或"效益背反"现象, 处理时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系统总体恶化的结果。
目的
建立物流系统的目的主要是实现了物流系统合理化,获得宏观和微观两个效益。进行物流系统管理。
物流系统的宏观经济效益是指一个物流系统的建立对全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其直接表现形式是这一物流系统如果作为一个子系统来看待它,就是对整个社会流通及全部国民经济效益的影响。
物流系统的微观经济效益 是指物流系统本身在运行后所获得的企业效益。其直接表现形式是通过有效地组织“物”的流动,并提高客户服务的同时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物流系统管理的五个重要方面:
1.物流系统管理的关键是关注输出的“结果”
2.物流系统要素之间必须按照顺序进行管理
3.物流系统操作和过程必须在有需要的时候
4.物流系统管理受空间因素的约束
5.物流系统各要素之间实行权衡管理
目标
(一)客户服务目标
(二)快速、及时目标
(三)节约目标
(四)规模优化目标
(五)库存调节目标
第2个回答  2020-12-1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