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的人进,不懂不要说话

佛教有说,一切为空,可是我们看见的,难到只是幻境?可是我们也有触到,也有闻到,难道都只是幻境么?
呵呵,题目有点过了,不好意思

我的理解:一切为空中的一切,可能是说三界。三界里的物质大概都是没根的,只有人有吧。人本来都是三界外的生命,由于“堕落”而进入三界,每下一层就要身体多加上一层,下到现实社会,就是我们这层肉体,这层肉体一去,就是我们说的元神,就是我理解的灵魂,其实是脱去最表面的一层,在三界外,我们都还有身体,是更微观的,也许是更庞大的。三界内的物质都是三界内的,没有根,是造物的慈悲,在三界给人一个“现实”的表象,在三界外的高层生命来看,都是不存在的,是虚幻不实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我听说,更高的认识是,世界是由能量构成的。难道,三界内的虚幻都只不过是能量的聚合排列?是造物的慈悲,但是也迷住了人。所谓“五蕴皆空”,应该是这个意思吧。那是说这个话的人和我们站的角度不同,思维不同。人世只是个迷而已,不是我们本来的地方,所谓“返本归真”,还是快往回修吧,无边的轮回是痛苦的,都只在三界打转。
这是我看了点佛经后经过自己的思考和与别人的交流得出的结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25
楼主 您好

佛法的空有两个层面,一者空相,二者空性。

所谓空相者:
是指五阴乃至一切万法,都是无常会败坏的法,生灭不已,譬如我们的能见之性,必须由眼根接触色尘,才能在接触的处所出生眼识,眼识生已,眼识触色尘,方有能见之性的生起、运作。因此,能见之性必须许多缘聚合才能运行,不是本来就存在的真实不灭法。

试问,当我们昏迷闷绝、眠熟无梦、或眼根(外部的眼球一直到内部的大脑视觉区块)受损不能运作时,我们还能见吗? (或许有人说见暗,但是若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其实连见暗也不知,因为有知觉性的六识暂时失去功用了)

由上述所说,乃至耳识的能闻之性,一直到意识的能知之性,但是因缘聚合而有,不是本来就有,我们的意识觉知心,虽然能了别、认知种种韵味--美味、男女情爱、艺术、法律、科学等等世间一切法,然而若无根尘相触为依,也就是此世的大脑(佛法中所说的胜义根)、大脑上所显的讯号(如声音、影像、味觉、嗅觉、行来去止的韵味等等)、还必须有意根(意根是心,乃处处想作主攀缘的心),加上意根作意去攀缘六尘,才会有我们的意识觉知心出生、运作。因此我们的一切认知行为,也都是因缘聚合而有,所以要称为五蕴,蕴就是聚合的意思。既然是缘起,就是无常,无常就是空相,因为没有真实不坏的实相。

然而佛法是中道法,并不是指单说五蕴虚妄的空相而有,佛经中除了大量说明五蕴无常、是空、无我之外,在阿含经中,就已经隐说了空性真我义--也就是虚妄五阴的背后,依然有真实不坏的真我,今举经文:

【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如是随顺缘起,是名缘生法】《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96经
【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观。如是,受、想、行、识: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杂阿含经》卷一

虽然经文前面说了,五阴--色受想行识都不是真实我,但是也不异於真实我,可是却与真实我不是混合在一起--不相在。这就是阿含隐说真我的法义。而这个真我,就是阿含部--央掘摩罗经所说的如来藏:

【一切众生命,皆由饮食住,是则声闻乘,斯非摩诃衍,所谓摩诃衍,离食常坚固。云何为第一? 谓一切众生,皆已如来藏,毕竟恒安住。】阿含部《央掘摩罗经》卷第三

既然已经举出经文说明空相与空性的道理--我与无我的大略意涵,今最后再重新总结楼主所问,我们所接触的一切法,都是幻境吗?

其实真的是幻境,一切法都是已如来藏真心为根本,直接、间接、展转而出生,我们所接触的一切法,其实都是真心所现,从来就不是真的接触到外境。今先举经文:

《占察善恶业报经》:【「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起;依一实境界,以之为本。所谓依一实境界故,有彼无明,不了一法界,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著集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内六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以依六识故,於色声香味触法中,起违想、顺 想、非违非顺等想,生十八种受。」】

以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为根本,出生六根以后,藉由六根接触外六尘境界,而变现内六尘以及六根触六尘而出生能了知、认知的六识,於是种种感受就出生了。今就针对此做更详细的解释:

当我们眼球(外眼根,或称眼扶尘根)接触影像时,其实还必须经过眼视神经传递到大脑视觉区块,可是那时候的讯号,已经不是光的投影了,而是似物质非物质的类质境,传递到大脑视觉区块(内眼根或称眼胜义根)时,在根与尘相触的处所,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会藉此缘出生眼识,眼识就在这出生的处所,认知了别这似真非真的内影像。其余五识都是如此。

换句话说,我们的六识,特别是能思维、能分析、有感情有认知、知觉的意识心,也是在大脑胜义根中,不断攀缘了别这些内影像,也就是自心玩自心,从来没接触过外面的世界,都是依著真心如来藏变现内六尘境界,提供我们把玩游戏,让我们以为自己实有接触一切法,而真正接触外境的,才是真心如来藏,然而真心如来藏却从来不对外境执著攀缘,也不见闻觉知,因此真心如来藏才是真正清净、随缘不作主、本来自在的涅盘心。

以上略说也许过於繁琐,后学最后以简单的话语跟诸位大德分享,有禅师对学人回答: 他吃饭不管吃饭,睡觉时不睡觉。

这其实是在讲真心如来藏的境界,楼主你吃饭时,你的真心只是一直在变现味尘、香尘乃至所有尘境让你享受、领受种种韵味,可是真心从来不住、不知、不著这些尘境,这就是时时生其心而无所住!!!也就是大乘经典所说的空性--即是如来藏。睡觉时也是如此,真心常住不知累!!!

以上略说空相与空性,

愿 大众能早日 实证空相断我见 悟明空性证真如
第2个回答  2009-07-24
空是什么?空不是没有的意思。
以下是圣严法师开示:
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沿用著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因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于水大,阳光炎热属于火大,空间气流属于风大。如把它们化为人体生理的,比如毛发骨肉属于地大,血液分泌属于水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属于风大;若从四大的物性上说,坚硬属于地大,湿润属于水大,温暖属于火大,流动属于风大。但是,不论如何地分析四大,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的。所以唯物论者以四大为宇宙的根源,佛教则绝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佛教所讲的四大,也有小乘与大乘的不同。从大体上说,小乘佛教所说的四大,是指造成物质现象的基本因缘,称为四大种,意思是说,地、水、火、风,是形成一切物质现象的种子,一切的物象,都是由于四大的调和分配完成;四大和谐,便会欣欣向荣,四大矛盾,便会归于毁灭,物理现象是如此,生理现象也是如此,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称为「四大违和」。小乘佛教观察四大种的目的,是在使人看空我们这个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以色身为实在的我,不因执取色身为我而造种种生死之业,一旦把我看空,便会进入小乘的涅盘境界,不再轮回生死了。

大乘佛教所说的四大,不是指的根本元素,而是指的物态的现象,是假非实,是幻非实,对于物象的形成而言,仅是增上缘而非根本法,虽也承认四大为物象的种子,但不以为四大是物象的真实面貌;小乘佛教因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虽把物象看空,仍以为四大的极微质——「法」是实有的。不过,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论,而是多元论,因为佛教的空不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蕴;四大,只是五蕴中的一蕴而已。
什么又叫作五蕴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识,前一属于物质界,后四属于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蕴。
四大的观念,也不是佛教发明的,这是人类对于宇宙本体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结果,在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史上,几乎有著同样的趋势。比如中国《书经》所记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说的世界形成,是基于「地、水、风、火、空」的五种自然因素;希腊古哲学家恩比多克里斯(Empedocles),也曾提出「气、水、土、火」为宇宙间不变的四大元素。

总之,不论五行也好,五大也好,四大也好,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如果仅限于此而胶著于此,那么,发展的结果,便是唯物论者,所以,这些思想,也是唯物论的先驱。

关于五蕴的内容,已非本文所能介绍,因为五蕴是个很大的题目,我们只能在此说一句:五蕴是三界之内的生死法,空去五蕴,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同时,我们由于五蕴的提出,证明佛教不是只讲四大皆空,而是要进一步讲五蕴皆空的。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并不以四大为主,而是以识蕴为主,至于受、想、行的三蕴,也是识蕴的陪衬,乃是用来显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广而且大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7-25
一个静止的物质世界,和生存在这个世界中的常住不变的人格的幻觉,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了解释这个问题,佛陀曾经传布了十二因缘的教法,根据这个教法,那些个别的因素(法),虽然没有一种在空间上无处不在,在时间上永恒不变的物质和使它们联结起来,然而它们之间是互有关系的。它们在时间上、空间上的显现,是受一个固定的因果律所支配的。这些短暂的因素的相续,并不是盲目偶然的过程,每一因素虽只显现一刹那,但它须依缘而起。它的生起必须依赖前一因素作为根源。因此,所谓存在就是相互依赖的存在。每一刹那生灭的实体,必须和其他的刹那相适应,才能有那一刹那的存在。它们之间并无谁生谁的因果关系,只有相互依赖的作用和连续的关系。并不是一件事物消灭了而产生另一事物,也不是一件事物的实质进入了另一事物,只是一个恒常不断的逐渐变易而已。

整个宇宙及其中所包含的一切,是一些无穷数的、个别各异的、刹那即逝的各种因素,存在于永无止息的活动和变动的状态之中,然而它们之中并没有一种‘实质’。它们只是一些瞬间即过的能力而已,并没有任何常住不变或静止的东西,也不是存在于静止的状态之中,而是在一种不断的变化的状态之中,这个现象世界就是由这些刹那相续的存在所组合而成的。一方面形成了我们所看见的、听见的、嗅到的、尝到的和触觉到的一些事情,另一方面形成了单纯的知觉(识),以及附带的感觉、观念、善恶意志等等,然而在它们中间并没有任何持久不变或有实质的东西。

愿我及一切有情众生都心情快乐、身体健康、好运、幸福、吉祥、没有恐怖、没有怨敌、没有斗争、智慧圆满。
第4个回答  2009-07-24
宇宙真理有深浅广狭不同,说明也有从理上说,从事上说,是统一的。

你的感知里面,的确有听到看到东西,同时那些东西也的确不是真实存在的。

详情见下,资料较多,见谅。

一切万物都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问题,和富楼那尊者问释迦牟尼佛的问题一样,详情可见《楞严经》卷四。

简单讲,就是《楞严经》说的:一念不觉,而生无名。 继而「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形成法界。

量子物理研究出,世界其实是由concept(概念)information(信息)idea(想法)组成的。

传统机械物理,受制于当时的科研条件,得出了的结论是相对狭隘的,现代量子物理已经突破了这个狭隘的世界观,研究出,分子、原子、电子,再分到夸克,继续分下去,最后的基本粒子,其实是不存在的,所谓基本粒子,就是波动(弦),也就是“一念不觉”,本来世界是清净的,平等的,没有波动,“一念不觉”,就产生波动,产生波动,就是“而生无名”,波动形成种种基本粒子就是「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基本粒子就构成世界。

这方面可以参考量子物理电影《我们懂个X》(2004):

上: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zFsQRylqJU/
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jhrfUAQ2qg/

加上看续集会更加清楚(或者直接看续集也行):

《我们懂个X》续集 2006 上: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t6RkOq6giE/
《我们懂个X》续集 2006 中: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1Clap3CVOg/
《我们懂个X》续集 2006 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YUirvL6X6Y/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八十多岁的杨振宁,在清华大学,有一场演讲,题目是《物理与美》,里面就提到,内容大致如下:物理学,确实是建筑在非常美的结构上面的,这种结构非常准确,然后底下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有这种结构?这些美的结构,使得你了解了以后,觉得很难是偶然的,这个结构越准确,越妙,就越不偶然。我相信,这个不是科学能够解决的问题,大概也不是哲学可以解决的问题,宗教能不能解决呢?那要看你问谁,有人觉得宗教也不能解决,但是我们知道,有很多人是认为宗教可以解决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