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做管理和学佛之间的关系?

管理要求对别人管理别人,学佛只是要求管好自己,不要有控制别人的的念头。这要怎么平衡?

佛教与管理的共通点是对人的工作。
说管理是管理别人、控制别人,这是对管理工作的误解。那么什么是管理呢?由两个字合成:管和理。管,是确定规矩制度;理,是协调关系。所以,做管理不是简单的去制服别人,而是以一定的程序、制度,使当事各方达成统一与协调,从而完成工作。
说学佛只是要求管好自己,这也是对佛法的片面理解。我们学佛法不是刻板的去服从什么规矩制度,让自己成为被捆绑和束缚的木偶,而是通过对佛法的理解来提高自己认识社会、理解社会、认识他人、理解他人的智慧,而后去服务社会、慈悲众生。

佛家以人为本,讲众生平等,就是双方的关怀平等,双方的利益平等,买卖双方是一个整体,上下关系是一个整体,一切都是不二随顺。佛教讲“自利利他”,讲菩萨行,都是主张淡化自我,更多的考虑对方,并且付之于行动,通过对别人的帮助来完成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实践,通过自身的感知、感悟,去寻找美好、寻找企业的成功。这就是以自己为模范,带动和引导、帮助其他人共同进步,共同和谐共存。
再一个,忍让也好,止观也好,是修行自己控制自己的,但是并不是说一个团体就不需要有共同的标准、共同的行为准则。佛教僧团本身就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之一,对于组织的管理有很多经验。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临终前告诫我们:他活着的时候,整个佛教僧团,是“以法为师”,他去世了,就要“以戒为师”。对僧团的管理就是戒律。戒律松弛,佛教僧团就走向衰落;戒律严谨,佛教僧团就兴旺发达。企业里,戒律就是各项规章制度。成功的企业,一定是规章制度完备的。

佛法是可以应用于社会各方面的道理、智慧。
佛法的中心有一个是无常,讲一切都是变异法,这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必然,只有发展、革新、顺应才不会被淘汰不会倒闭。
佛法另一个基本思想是无我,只有去除我执、我见,才能吸收最好的建议,取得内部的和谐,这是企业管理的必然。
佛法讲平等在企业外与客户和消费者的沟通、在企业内上级和下级、平级间的沟通中,同样应以对方为中心。放下“自我”,去掉“我执”,在沟通中体现众生平等。
佛教讲,你心中没有佛,当然心中就没有众生;你心中没有众生,就说明心中没有佛。市场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你调查市场,就是调查人。了解市场,就是了解人。研究市场,就是研究人。赢得市场,就是赢得人。
佛法讲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就是规矩准则,是企业人事管理的必然。人能自律,人能自己管好自己,这就是人间一切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而缘合、圆融的概念,也是内部和谐的管理方法。
佛法讲因缘和合,讲缘和果,只有把内部的管和理的概念理解,把外部发展与变化的概念理解,就是在修内和外的助缘,最终功德圆满,成就人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26
以下是圣严法师的开示,希望能帮到你:
忍辱二字的涵义甚广,有拒受诸乐而接受诸苦之意。无理的侮辱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拒绝美女的投怀送抱,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而信受佛法中的种种法门,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办得到的。一般而言,若与自己无关的事,大致能够忍受;若与切身的名利、眷属、男女等相关诸事,那就不容易忍了。

佛法不仅为个人忍,也要为众生忍。到达无诤的程度时,就成了八风吹不动,即对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种现象,无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脱的菩萨称为已得无生法忍。对于内六情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不著,于外六尘的色、声、香、味、触、法能不受,即称为法忍。如能遇迫害而不瞋,受供养而不喜,既无能受的我,也无使我接受的他,能达如此,则称生忍。此不仅是圣位菩萨的境界,也是修行佛法的目的。能忍就能安己安人、和众共济,所以忍辱是建立和乐人间的最佳准则。

根据这样的标准,好像忍辱就是忍气吞声,一切的冤枉、侮辱、毁谤、打击,都应该全部接受,没有反抗的余地似的。然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必须注意,如果不是出于智能的忍辱,很可能造成更大的灾难,因此透过智能的观照,应当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风雨水火的袭击,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仍可以未雨绸缪,设法避免,来减少伤害、损失。业报是要正面接受它,但也可以经过努力,来改变业报的程度和方式。

所以,若对双方无损并且有益的事物,那是必须接受的;如果对他有益,于己无益,也应考虑接受的;若对双方都是有害而无益,那就需要设法避免或转变它了。例如∶明明知道对方是醉象、疯狗、狂人,见人就咬、逢人就杀,就当然要设法制止,因对方已经不幸,切莫让他再制造更多的不幸。但也不可存著「以牙还牙」的报复心态,应是基于慈悲的原则,自己时时加以反省和惭愧忏悔。对于丧失理性的人,应该通过制约、教化等方式和方法,使他们得以恢复正常。这对他们自己本身,以及整个社会,乃至所有的众生,都是有大功德的。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有人问起,做生意不能说实话,所谓老王卖瓜,自吹自夸,如果卖瓜的不说瓜甜,那就无人问津了。既然如此,佛教徒能不能做生意?做生意是否犯了妄语说谎的戒?

再有人问,学佛的人不应贪心,相反的应该布施。可是做生意赚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这岂不是跟佛理相违?

又有人问,佛教徒不可害人,如果做生意赚到钱而使他人亏本,又该如何?

也有人问,佛教徒可以从事股票投资、放利息、房地产买卖等活动吗?因为这些事都有投机性质。

更有人问,佛教徒可以做粮食饲料等的买卖吗?如果粮食饲料是被买去餵畜牲,是否间接助长了他人的杀业?

是的,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面对而加以检讨的。首先必须了解,在释迦牟尼佛时代的印度,人民分为四大阶级,亦即1.宗教师的婆罗门,2.从事军政的刹帝利,3.从事工商的吠舍,4.从事杀生等贱业的首陀罗。佛陀释迦世尊除了不鼓励从事首陀罗的职业之外,其它都在容许的范围之内,而且加以赞叹,可见佛教徒从事工商业是正当的。

至于说,做生意是说谎而骗人上当的行为,是有待商榷的,因为这并不是必需的手段,而是一般人的习惯和心理所造成的。货真价实、信用可靠,是工商界应有的职业道德。也唯有信用可靠,才能够可大可久,否则为何许多商号都要以几十年以至上百年的「老店」招牌作号召?我曾经说过∶「如果跟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做生意,不必担心他欺骗你。」相对地,身为佛教徒如果还会让人担心我们用欺骗手段以招徕顾客,这不仅不是佛教徒的正确态度,甚至连一个小商人的基本观念都尚未建立。

当然,我们知道,有些行业往往漫天要价,目的是等著顾客就地还价;但也有类似的行业却以老少无欺、不二价为号召的。我们作为佛教徒,应该带动风气,诚实无欺。也许刚开始时,生意差一些,利润少一些,日久之后,你的信誉就能为你赚钱。

一般中国人都有养儿防老、积榖防饥的心态;做生意一本万利,想当然是为了使个人生活有保障,乃至为子孙万代留下吃喝不完的余荫。但是,时代已经改变,观念已经不同。现代的大企业家,不应着眼于自利,而是贡献自己的智能才能为社会人类谋福利,即所谓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以完成事业为目的,造福人群为理想,就没有贪心的成分在其中。至于普通人的智能体能,虽然不足以为社会大众提出多少贡献,但至少也该负担起个人的生活开销,进一步维持家庭的成员和公司的员工,这是互助,也是为了各取所需。

因此,人人必须提供自己的所能,不论是资金的、智能的或劳力的。身为佛教徒,更不应有做生意是只求自利而置他人利益于脑后的想法。因为社会是群体的因缘所成,我们参于社会做任何事,就跟其它人发生关系,产生互动互惠的作用。

我们应该以自利利人的存心来赚取应赚的利润,并且把赚来的钱作合理的支配,而不仅是为个人的物质享受和满足虚荣而花钱,若能如此,就不算是因贪心而赚钱了。《善生经》中说,居士的收入最好分作四份来处理∶1.家计的生活,2.营业的资本,3.储存在家以防意外,4.放款生息。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这是非常安全而合理的分配,到今天,储存在家和存入银行生息应该合而为一。此外,也应在这四份之中,酌量取出一部分作为三种用途∶1.供养父母,2.周济亲友和部属仆从,3.供养三宝,作为宗教的奉献。前面的四分法,是保障自己的生活安定;后面的三种用途,则是为了孝养父母、社会福利及宗教事业。

佛法说应该从事正当职业,所谓正当职业,就是指于人于己都有利而无害的行业。既然如此,怎会自己赚钱而使他人亏本?当然,当你开的店经营不善或公司亏损累累时,不免会想脱手转让。由于各人的经营观念和方式有别,社会关系也不同,知识能力也相异,因而同样的行业和生意,在不同的经营者手中就有不同的结果,如某甲会蚀本,某乙可能赚钱。

基本上,不要存著把烫手山芋丢给人的心态去害人,而要希望他人因为承购你的原有产业而大发利巿。同时,不要以为自己做不好的,别人也做不好;或者自己认为不好的,别人也认为不好。只要你对自己卖出的东西不作虚伪宣传,那么,一旦有人愿意承购,他一定会因此而得到利益。如果对方蚀本,这也不是你的存心,与你无关。总之,佛教徒做任何事业,都须以真心诚心待人,至于结果如何,不是你的责任,不必耿耿于怀。

股票和房地产买卖,是现代世界各国政府所公认的投资生意。前者是股票公司运用民间游资,透过股票巿场成为企业投资的资本,是发展工商、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金融事业,应属正当的投资。但问题出在有些人掌握大量股票而制造股票行情,并操纵股票涨跌,这是不道德的。要操纵股票只有大资本家才能办到,一般投资人只能看行情的起伏买进卖出,故其中不免有些冒险的成分。在金融稳定的社会,操纵股票是犯法的,大企业家虽然拥有大量的股资,也不致于操纵巿场制造涨落,否则会自食恶果,得不偿失。

至于房地产投资,也是正当正常的商业行为。一般人所诟病的,是指炒地皮,柯断房地产,不论购进或抛出都操纵于股掌之上,这不是正常的现象,佛教徒应该避免。若以正当的价格做合理的买卖,也是一种商业服务,没有什么不可以。

另外,就放利息而言,将钱存入银行或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也是一种投资方法。而以民间的小额存款互相周转或者集中投资于某些大企业,也是自利利他、繁荣社会经济的途径,值得鼓励。不过,若为贪取高利而放高利贷,等于火中取栗,危险性大,往往连母款也被倒掉。佛教徒不可因贪高利而放款,一则自己没有保障,二则对人剥削太多,有伤慈悲,最好不做。
第2个回答  2009-07-25
建议您看胡小林居士的演讲,他是企业的老总,借鉴、参考下他的企业经营心得分享。人家是怎么将佛法、圣贤教育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的。

学习弟子规与佛法的误区1
http://v.ku6.com/show/92Za2FmIoRaay-Sv.html

中国传统文化带动经济良性发展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eTaSVyUVmA/
第3个回答  2009-07-25
善巧结多缘 方便做佛事
每每行事之前,都要想着用最合适的方法,最温和的言行去告诉别人怎么做,令众生心生欢喜,宽恕众生,鼓励众生,这就是广结善缘
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布施摄是对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利行摄是修菩萨道者,要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我度人的目的;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触,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末学个人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
第4个回答  2009-07-26
管理要求对别人管理别人,这是一种专业的思维。而佛学是从人性角度去思维。两者不可比较以及混淆。不能说学佛只是要求管好自己,而是以自己的身教去让他人了解他们的行为是不适当的。要管理别人之前,必须很好的管理自己。 这就是两者的平衡点。
第5个回答  2009-07-29
控制别人是魔行,引人向善是方便,“学佛只是要求管好自己”是谁告诉你的。
引导员工学会佛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可能是管理所能到达的最高境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