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笛子的问题

我是大概前两个星期学的笛子,有一个很好的老师教,每个星期一堂课,是单独课。第一个星期后已经成功的吹会一个简单的曲子(练习曲,由1,2,3三个音阶组成的),可是第二个星期学了5,6,低5和4后我怎么也吹不好了....那天上课的时候甚至连声音都吹不出来了,紧张的要命,越紧张越不出声,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然后声音就非常不稳定,有的时候能吹响,有的时候就特别不稳定!!哎....谁能告诉我解决的方法?我实在不想这种事情出现第二次了,我真的很努力!
谢谢大家的回答,我就是觉得,我吹出去后前0.8秒左右不出声,然后才出声!这是为什么??我用吐音的时候它就根本没声音.......长吹的话气进去后前0.8秒没声音然后才出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懂....,总之非常谢谢大家了已经! 其实...我和那个老师是楼上楼下,以前也很认识....,可能紧张也是因为心理作用?非常怕给老师丢脸....所以一出错就五音不全,浑身颤抖了....。哎....

是6孔还是?给你点资料
笛子,作为中国拥有最古老历史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并延续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8000年前曾出现的骨哨是笛子的前身,笛子大约在秦汉以前就有记载),但古时的人们对笛子的了解远不及现代笛子研究者。包括近代的很多笛子研究者,对笛子的指法、调以及运用的表达仍然是不完善的,所以,我仅希望以本文,能弥补一些笛子学习者对笛子的指法、调的了解不足,同时也希望能和各位朋友一起共同进步。
不管是什么乐器,指法与调子是相互相承的,所以其实也没有调子和指法的分别,由指法不同决定了曲子调子的变化,又由曲子调子的变化派生出不同的指法,两者密不可分,是辩证和统一的关系,不管是笛子作曲家还是笛子演奏家,都不能忽视笛子的指法与调的运用。
下面简单地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关系,以及笛子的指法、调子在曲子中的运用。 从笛子可以实现的指法来讲。
以全按作5为例,笛子的指法从低音5一直到极高音1,其实上面还有音(极高音2,4等),只是确实不常用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首先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的。笛子常用的调子,如果以C调笛子为基准,全按作1就是G调,全按作2就是F调,全按作6就是降B调,全按作3就是降E调,那么为什么是这么分呢?
因为当C调笛全按作1时,1变成了C调的5,所以从C(1)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是G(5),那么我们就说C调笛全按作1后是G调,以此类推,当全按作2时,1变成了C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F(4)所以是F调,那么如果我们换成D调的笛子呢?同样原理,全按作1时, 1变成了D调的5,所以,从D(2)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就是A(6),所以就是A调,以此类推,D调全按作2时,1变成了D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D(5),所以我们就说它是G调。也就是说是什么调子的笛子,要全按作什么,只要将这个调子笛子的全按作5的1,向上数到作的什么音,是多少度音,然后把几度音加到原来的调子上去,算出是什么音,就是什么调子了,当然,首先得明白一些音程关系才行,以后会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表达上的研究. 那么笛子的调子和指法在曲子中又是如何运用的呢?
先来说一下笛子本身的调子对曲子的影响。我们把笛子的风格简单地分成了两个大块:南方和北方。我们知道不同风格和不同地方的曲子要用到不同的调子,比如北方笛子曲子的调子以G调笛子(梆笛)居多,原因是因为北方的曲子大多高亢激昂,很具冲力,所以G调梆笛善于表现北方音乐的豪爽感,而且又比较适合北方笛子演奏技法中的剁、吐、滑的效果,当然,同样作为梆笛的小F、A调也很适合北方笛子曲子的演奏。南方笛子的调子以D调以下(比如C、B、bB、大A、大G、大F等)居多,大多善于表现委婉和悠闲,所以讲究声音浑厚,具有共鸣感,D调以下曲笛也比较适合南方的笛子演奏技法中的颤、打、叠的效果,尤其是低音区的感觉较梆笛更为厚实。
再来说说不同的曲子应用的笛子的调子吧,很多朋友不知道什么样的曲子配什么调子的笛子,所以我想还是有必要分析一下的。除了以上说过的南北两派风格的差异,我要说的是,北方的曲子如果是表现恬静的、舒适的风格,同样可以用D调来衬托,比如北派笛子代表刘管乐老先生的作品《和平鸽》就是以D调笛子全按作2(1=G)演奏的,他的作品《夸家乡》就是以C调笛子全按作2(1=F)演奏的,也别有风味,另外,南派代表陆春龄老先生的作品《今昔》是以F调笛子全按作5和2(再加上C调笛子全按作2)演奏的,《奔驰在草原上》则是以F调笛子全按作5演奏的。也就说,选用不同调子的笛子与曲子本身没有最直接的联系,那么什么才真正影响着笛子在曲子中的调子呢?
大约有三点,第一,是曲子本身的音域,比如曲子的最高音或最低音超过了全按作5时的常用音域,那么我们就用转调使曲子的音域满足笛子的需要,比如《鹧鸪飞》中最低音为低音2,用全按作5就无法演奏低音区了;第二,是曲子的情绪,如果曲子的风格很活泼,又富跳跃感,那么我们不妨选用梆笛类的笛子,如果曲子的风格很平静很抒情,又富诗意,那我们不妨选用曲笛类的笛子,比如用曲笛演奏《扬鞭催马运粮忙》,就会发现情绪总是上不去;第三,是适合笛子的技法表现,比如《山村迎亲人》中有飞指的技法,换作其它的指法(调子)就是不能达到效果。相信只要灵活运用指法和调子,不管是演奏什么曲子都会变得应曲而宜、得心应手、效果更加。
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笛子的指法和调子就如以上所说。 现在从广义的角度去试着分析一下。大家知道的指法有全按作5、1、2、6、3等,但还有些不常用的调子,就很少有人会去研究,实际上,可以说只要是12平均律里的,理论上都能作为笛子的调子,这和中国古代所说的5声音阶和近代的7声大相径庭,12平均率,是我国的首先研究发明的,古时的编钟就是12平均律的,还有历史上有传说明朝的一位朱姓人士发明了12平均律的计算方法。一个八度内有6个全音,而12平均率则把这6个全音细分成了12个等分,也就是说,除了我们常用的12345671,又在其中加了中间的变化音,每个音之间的关系是原来全音之间关系的一半,12平均率是这样分配的:1--#1(b2)--2--#2(b3)--3--4--#4(b5)--5--#5(b6)--6--#6(b7)--7--1刚好12个等分(其中3和4之间本来就是半音程关系即小2度,所以中间没有变化音)。 我们学习笛子,刚开始都是新学会全按作5(筒音作5),随后,又分别根据过程的不同,地方的不同,学习全按作1、2、6、3,这些是笛子最常用的调子,但却还不是最完善的,曹文工首先突破了笛子的调子极限,运用全按作7写了他的中期作品《买西莱普》(由李增光演奏),这首及附西域风情的曲子,不管是从作曲角度还是演奏角度来说,都已经踏入了笛子高难度转调曲子的新境界,同时,我国著名笛子研究者曲祥、曲广义也编辑了一本《笛子高级练习曲选》,其中有许多指法都是不拘泥于本身的运用,而是以12平均率的感觉为基础,比如通过移植后的单簧管奏鸣曲([德]兴德米特 曲),用筒音作1的指法,但其有的地方产生的效果却根本没有全按作1的感觉,倒象全按作7,或者说它没有固定的调子,只是围绕着它的基本调性在不停地转调。在《笛子高级练习曲选》中,象这样的例子,不仅仅只是表现在外国的曲子里,比如我国现在作曲家潭小麟写的《离别》,他力图将现代作曲理论和技法,同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离别》是他留美时为 郭沫若谱写的歌曲的主旋律,全曲使用了十二音,却具有五声调式色彩:第一句为D(2)商,第二句为F(4)(zhi),第三句为降E(降3)宫,第四句为降E(降3)商,第五句为D(2)商,第六句为A(6)羽,第七句为#F(#4)羽,最后为G(5)商,也就是说,虽然整首曲子是全按作5的,看来很简单,却又不能按照五声或7升音阶的感觉去理解。 所以笛子的调子是不能定死在常用指法和调子里的,应该随音乐的需要而变化,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指法和调子里发挥笛子自身和演奏者的无限可能性 。
关于笛子转调知识的一些补充,也就是关于基本的音程关系的一些知识。我们想要了解的是转调后要确认是全按作什么,就试着看看本文吧。 以前,有过有识之士用图示法来推敲转调确定,这样的方法对于初学者确实是方便可行的,但是,随着我们对于不断涌现的新知识的求欲,以及笛子水准的各方面的成长,我们必须知道其中的原理,即:不同笛子的转调为什么是这样转?根据是什么?这就必须结合音程关系一起来分析了。 首先说音程关系,是一门乐理知识。 各位可以看下图中的钢琴键盘,不管朋友们是否熟悉,我都说一下,键盘中的CDEFGAB都是音名,那么通常也就是对应我们所知道的1234567,那么,从左边开始的一个C到右边的一个C,称为一个八度,为什么呢?笼统地说,因为其中包含有八度音,从学术上来说,通常一个八度也就是指一个“纯八度”,那么,几度音几度音又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解释起来有点麻烦,但我还是可以试试的: 如图,每两个相邻接的键(不管白键还是黑键)之间都是半音关系,为一个“小二度”,相邻接的两个不含有黑键的白键之间也是半音关系,也称为一个小二度,相邻接的两个含有黑键的白键之间是全音关系,称为一个“大二度”;每相邻接的三个音(不能把黑键漏算),也是一个大二度;在键盘上,黑键表示间于两个全音之间的音,也就是说,C往右看相邻接的一个黑键是念作“升”C,写作#C(在写的时候#是左上标),那么,又因为从D往左看相邻接的一个黑键,和C往右看相邻接的那个黑键属于同一黑键,所以,我们又可以称这个音念作“降”2,写作b2(在写的时候b是左上标),也就是说,#是升号,b是降号;以此类推,D和E之间的音是#D或者bE……如果要问在曲子中这个黑键具体读作升还是降,那就牵涉到作曲家赋予该曲子的“调性”了,“调性”超出了我们研究的这个课题的范围,所以我在这里不再多作解释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些关于乐理知识的其它资料。
以上是必要的提示。现在长话短说,一个八度中所有的音程关系是怎么样分配的呢?基本的,音程关系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为:小二度(例:3和4之间)<大二度(例:1和2之间)<小三度(例:3和5之间)<大三度(1和3之间)<纯四度(例:1和4之间)<增四度(例:4和7之间)<减五度(例:低音7和中音4之间)<纯五度(例:1和5之间)<小六度(例:中音3和高音1之间)<大六度(1和6之间)<小七度(2和高音1之间)<大七度(例:1和7之间)<纯八度(例:中音1和高音1之间),当然,八度音程关系并非最大跨度的音程关系,但由于九度音以上构成的和弦(九和弦以上)不常用,所以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那么任意两个音之间要确定是几度音关系有什么好方法吗?有方法:首先,我们可以先数两个音中包含几个音,包含几个音就是有几度音,然后的关键就是看两个音之间有没有黑键,由此来确定是大音程还是小音程关系。比如3和4之间,包含3、4两个音,因此我们首先可以确定是一个二度音程关系,从键盘上来看,因为当中没有黑键,所以确定是小二度关系;1到2之间包含1、2两个音,是一个二度音程关系,再从键盘上来看,因为1和2当中有个黑键(即包含了一个半音),所以是一个大二度;3和5之间有3、4、5三个音,我们可以确定是三度音程关系,那么它究竟是大三度还是小三度呢?我们还是从键盘上来看,因为3和5之间只有一个黑键,所以是小三度关系;再比如1和3之间,我们可以数,其中包含三个音,即1、2和3,那么首先确定它是一个三度音程关系,从键盘上来看,它们之间有两个黑键,所以可以确定是大三度;1和4之间是包含四个音,也就是说是四度音程关系,那么,因为从键盘上来看,它们之间有两个黑键,所以是纯四度,再来看4和7之间,虽然同样包含四个音,但由于它们之间有三个黑键,所以是增四度;以此类推,1和5之间包含五度音,它们之间有三个黑键,所以是纯五度,低音7和中音4之间同样包含五个音,但是它们之间只有两个黑键,所以我们说它们是减五度;中音3和高音1之间包六个音,所以是六度音程关系,由于其中有三个黑键,所以是小六度,1和6之间同样包含六度音,但是却含有四个黑键,所以是大六度;中音2和高音1之间是七度音程关系,但其中含有的黑键数是四个,所以是小七度,而1和7之间同样是七度音程关系,但其中含有五个黑键数,所以是大七度;纯八度,没得说,就是一个八度的关系,比如中音1和高音1之间,中音2和高音2之间等等。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基本的音程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结合以上的知识,再回过头来理解笛子的转调知识就会方便很多。 笛子的转调确定,我以前说过基本的方法,但是,并没有进一步解释,比如我以前说过,以C调笛子为例,假如谱子上的要求是(C调笛)1=C(C调,原调),那么很明显是全按作5的,那么假如要求是1=F(转F调)了呢?我们还是看键盘,F这个音比C上升了四度音,而且是纯四度关系,那么很明显地,我们原来的1也要向上推一个纯四度,那么1往上数到4,就是一个纯四度,那么此时全按作5时的4变成了现在的1,把笛孔全部按下后的音变成了2,我们就说这样是:C调笛全1=F按作2(即C调笛转F调是全按作2);当然,C调笛的常用转调确定方法都相对简单,进一步深化,假如用的是E调笛,1=E时,按照之前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当然还是全按作5不变,但假如1=#F了呢?那么我们来看键盘,E和#F之间是一个全音关系,即一个大二度,那么原来全按作5时的1,就要向上推一个大二度,也就是,原来的2变成了现在的1,此时将笛孔全部按下后,这个音是4,那么我们就说:E调笛1=#F是全按作4(即E调笛转#F调是全按作4);再举一个例子,假如我们用的是降B调的笛子,谱子的要求是降B调笛子1=降A,那么我们看键盘,降B和降A,是往下推了一个大二度,原来全按作5时笛子上的1向下推一个大二度后,第二半孔充当了现在的1,即原来全按作5时的降7变成了现在的1,全部按下后是谱子中的6,那么我们就说:降B调笛1=降A是全按作6(即降B调笛转降A调是全按作6)。
●●●●●●是5{下面一点}
●●●●●○是6{下面一点}
●●●●○○是7{下面一点}
●●●○○○是1{无点}
●●○○○○是2{无点}
●○○○○○是3{无点}
○●●○○●是4{无点}
○●●●●●是5 {无点}

八:一、发音与左手五个音的练习
八孔竖笛是一种甜美而优雅的乐器,要想吹好,我们在开始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想吹出好的声音,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头平视,笛子和身体
垂直与胸呈小于45°角,手指自然弯曲,用第一关节的指腹按孔。
2.吹口含入口中约0.8厘米,不可含得过多和过少,口形放松,呈微笑状。
3.吹奏时,每个音的音头都要用舌头来吐奏,即发音时加“tu”。
4.吹出的气流要均匀、松缓、平稳,才能使声音集中、圆润。
发音练习
发音练习中:
1.“v”表示换气记号,吸气时上嘴唇可张开,下嘴唇不动。
2.每个音吐奏的力度要均匀适中,无换气记号时,各音吐奏只是舌头运动,气流保持,
以免断断续续乐曲不完整。
手指起落练习
手指起落练习中:
1.手指不要抬起过高,以免指法不灵巧。
(不高于2厘米)。
2.手指也不要抬起过低,影响音孔出气声音
偏低(不低于1.5厘米)。
八孔竖笛指法图
http://hi.baidu.com/chen350411737/blog/item/c7b4589b58b4f2b6c8eaf470.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16
第一,不要紧张。
第二,多练,你已经不错了,第一个星期就能吹出来,我们第一堂课过后都吹不出声来。
第三,每次都从低音开始到高音再回来来回吹几遍,你要是天天练的话用不了一个星期就能吹的比较稳了。5确实是最难吹的,不过你只要坚持吹,练着练着就突然会了。
第四,看看你的笛膜,有的时候笛膜太松或太紧就容易吹不出来。
第五,那么好一个老师干什么吃的,看着自己学生吹不出来了就束手无措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03
1、笛子种类繁多,但是大致来看可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为曲笛,北派为梆笛。
2、正所谓“横吹为笛,竖吹为箫”但并非说,所有的笛子都是横着吹的。比如姜笛(一种少数民族的乐器)也有称之为竖笛的笛子(竹制)是竖着吹的。
3、至于笛子清亮缠绵与否,梆笛偏于清亮,曲笛偏于缠绵。
4、笛子和箫的区别:在唐朝以前,笛子和箫是不分家的。笛即箫,箫亦笛。但是现在来说,笛子的表现范围比箫要广,箫的音域要比笛子低。箫比较难吹(我自认为啊),但是箫所表达出的那种深邃有时笛子无法比拟。总之各有各的好处。
5、学笛子难不难?我想问你你能吹响钢笔筒吗?如果能,你已经初步具备了达到业余水平的潜质,多加练习就会小有所成(业余水平啊,要到专业水平还要名师指点的,要不然要走好多弯路)你如果每天练2个小时的话一般1月就会见成效,但不是就是说你能吹的很好。这东西刚开始进步快,慢慢进步会越来越慢,这取决于一个人的努力水平。
6、说到笛子的价位,我要恭喜你了。笛子的价位在民族器乐中所是比较便宜的了。对于初学者来说,100块钱以内的笛子非常好了(我刚学那会是15元的一支小笛子)而且我也不主张超过100的笛子,因为我们刚开始学,不会保养,等练好了,以后再买好的。就这些了,加油,相信你!
第3个回答  2019-07-11
1:要,我师父就右耳听不清,吹笛子吹的。
2:笛膜漏气了
3:【笛膜贴法】
首先用针将膜对裁开,剪长方形的小块,再用右手的拇、食二指轻轻地揉成一个小团。通过捻动使膜捻成很多细密的皱纹,然后轻轻地展开,膜恢复原状后,再用两手拇、食四指轻轻得向前后左右绷它几次。这样不仅防止膜贴好后出现松的现象,而且使膜的纹更加均匀了。然后用阿胶(驴皮胶)沾点水(或者是大蒜汁也可以),擦在膜孔的周围,使笛膜纹与笛子纹成平行方向,贴在笛膜空上即可。
另外,膜上揉出的纹不要过大,若过大,吹出来的声音会发沙。膜也不要贴得太紧太松,太紧了就没有清跪响亮的音色,太松了声音发嘶,不好听。解决办法:过松时,可用指肚按住两边轻轻拉一拉;过紧时,可用指肚按笛膜的中央,但不要弄脏了笛膜,更不能沾上水。笛膜沾上了水会变老,声音就不好听了。总之,贴膜是一项非常细致耐心的工作。高质量的笛膜,如果贴膜技术不佳;也不可能取得理想的共鸣效果。因此,掌握好贴膜技术是初学者学吹笛的必修课程。
第4个回答  2009-07-16
要放松 注意有没有把孔堵紧,气流微向下 吹5时,要气流稍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