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笛子技巧有哪些?

总结一下……

笛子的演奏由于技巧、地域的关系,简单形成两大流派,一为南派;一为北派,就技巧而言:南曲出手颤、叠、振、打;北曲拿手吐、滑、剁、花。因此区分了不同的演奏风格,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笛子技巧:
◆颤音(tr):例如6的颤音相当于演奏67676767一般。
◆虚颤音:颤音的一种,手指颤动时并末完全盖住音孔(按半孔)的虚颤手法。
◆波音(w):短颤音的一种,也称涟音,意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颤指跳跃一次。
◆叠音(又):例如 6 的叠音相当于 717 6 一般。 6 是主音,而 717 相当于复倚音,是装饰

音的一种,也称唤音。
◆赠音:出现在音尾的一种装饰音,会标示出所“赠”之音高,也称送音。
◆打音(丁):将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也称导音。
◆吐音(T):用吐尖轻吐的一种技巧,有单吐(T)、双吐(TK)、三吐(TKT或TTK),是一种断奏的技巧。
◆滑音:音符之间移动的过程是“圆滑的”,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借助手指移的慢慢打开音孔或慢慢按闭,造成类似唱腔的效果(指滑音),或借助气息控制,达到类似软绵绵的效果(气滑音)。
◆剁音:类似鸟叫声,各手指同时快速起落,加上顿音(重吐音),造成特殊音效。
◆花舌(*):利用舌头自然不断的震动,造成音符的绵密颗粒感的一种技巧。
◆强音(>):类似重吐音,主要是用“呼”的气息来吐音,有加重音的效果。
◆顿音:明显地断奏,用舌重吐发音。
◆舌起音:一般在吹奏连线中的第一个音域或没有连线的音符时,舌尖轻重适度地(比轻吐还要轻微)吐奏一下,与发“提”字声音时的动作相似,将这些音十分清楚而肯定地吹出。
◆喉音:类似花舌的音响效果,与花舌不同的是震动的部位在咽喉中的那块突起下垂的小舌。发音颗粒较粗糙。
◆泛音(。):同种指法吹出不同于八度音关系的音,力度介于两个八度音之间,属于超吹的一种。
◆飞指(飞):利用臂力的带动作用,使一只手的一指或数指(最多三指)在一个或几个音孔上迅速地左右抹动的奏法。可产生强烈的碎音效果。
◆历音:由低而高或由高而低急速地逐级上行或下行的音,叫做“历音”。类似钢琴琶音的一种快速音阶进行,速度很快的时候,亦能摹仿鸟叫声。有上历音(/)、下历音(\)之分。要求吹奏中手指起落肯定、果断,使经历的每个音都十分清楚,流畅,好象快速上下楼梯那样一级一级地出现。
◆腹震音(—):利用腹部的力度控制,使得气息如波浪般起伏,可快可慢,可大可小,藉以表达情绪的激动。
大致一般来说,笛子的演奏技巧可概括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气的功夫最难掌握,指的功夫要求手指动作干净、利落、速度平均、灵活、有弹性;舌的功夫要求力度平均、富颗粒感、节奏平均、能持久;唇的功夫就必须注意风门大、小及口劲的适当表现。意之不管什么技巧,只要练得勤,定能熟能生巧。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笛子演奏者在使用各式各样的技巧是时候,一定要为音乐负责,否则画蛇添足,破坏了曲子原有的美感,这是应有的认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21
首先,你须要知道你所用的笛子是什么调的吧,对于初学者而言,喜欢流行歌曲的话,梆笛F调应为首选,曲笛就选D调比较理想。

其次,你须要知道最基本的指法吧,一般来讲,入门指法为以筒音为5,从远离吹孔那一侧起,各个孔所发的音依次为6、7、1、2、3、4。其中,第三孔为1音,该孔边就有一个英文字母,标明依这样的指法,为该笛所命名的调。如第三孔旁边标有字母“F”,则表示该笛是F调(以筒音作5)。

第三,你多少须要懂得一点乐理知识啦,最起码应该知道什么是拍子,即节奏,这样看谱才有了基础,否则就只能闭着眼睛吹奏了,要想这样练会笛子不是不可以,但恐怕很不容易哟。

第四,需要练一练“气功”呀,练急吸慢吐,平稳呼出。如果觉得书上讲的呼吸方法不太好理解,那你只要记住“吸气时如闻花香,吐气是如吹火杖”,也许会管用一些。至于肺活量,应该不成问题,你把笛子看成自己的嘴巴的话,想一想,你说话需要多大肺活量,那吹笛子用多大肺活量大概就差不多够用了。

第五,没有老师教的话,手底下无论如何也该有本教材或乐谱什么的吧,平时呢,喜欢什么曲子时不妨多吹一吹,最好是自己熟悉的、旋律较为流畅的经典一些的歌曲,突击先吹会一首。但长音还是要练一练的哦,找准笛子上的每一个音,在吹响它的同时,尽量延长这个音的发声时间,每次练上个十分八分钟还是可以的吧,这就叫练长音,目的是固定口型,稳定气息,好处大大的啦。

最后,自然要强调一下“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持之以恒。学练笛子,肯定会有时感觉到枯燥乏味的,特别是感觉不到进步时,真想一脚踩坏它!哈哈,这可要不得,你得对它有感情才对呢,要相信自己!只要吹响了它,你就算会吹了,这就是进步——当然这不等于你已经吹得很好喽,那就接着练呗,功夫不负有心人哪!
第2个回答  2014-02-21
练习咽音的要点是要放松喉咙,扩大共鸣腔,打开“挤卡”,自然下降喉头,内缩下颌骨,以腹部丹田之气发音。
首先,要学会放松喉肌。将原来处于主动运动的舌、下巴、口咽肌肉的运动变主动为被动(即保持高度自然放松),让舌骨与会厌软骨之间有一定间隙(此时喉头自然下降),这样做的好处是声带不易劳累。
要做这一点,可从以下几个方法来辅助练习:

1、放松下巴:将注意力放到上颌后磨牙,轻轻甩动下巴,至感觉下巴不存在一样,注意下巴不能主动用力,要保持高度放松。

2、放松舌头:在放松下巴基础上伸舌,轻轻甩动下巴同时甩动舌头。舌头要高度放松。真正放松时,舌尖、舌中部除了被动甩动外,不能有如卷动、起伏等动作,不容易练,真正放松时,可轻易不用力地实现将舌头甩至左右脸颊
大声说话时,保持下巴、舌头高度放松,才能保证喉肌放松而不至于被压迫、牵扯导致喉部紧张。
其次,要构建大的共鸣腔。

1、为了避免下巴主动用力挤压声带,需利用后颈肌抬升上颌及个头颅,下巴注意自然放松内收,同时鼻咽腔提升拉长,还可进一步利用鼻窦、额窦以增大共鸣腔。
2、趁抬升上颌之机,舌根自然外移 (不能主动用力)
,一可让喉头自然下降,增加喉咽长度,二可使口咽宽度增加,让鼻咽、口咽、喉咽形成一个长而宽而直的共鸣腔。

再次,要注意发音力量的来源,不是声带的被动挤压,而是伴随收腹的动作,可把气体自然吸入肺中(胸、肩均放松),由于共鸣腔已架好,含有声带部位的喉头此时为自然的轻松状态。当与呼吸有关的肌肉保持吸气状态时,呼气发音时气流将缓缓通过声带,这样才能以短气息发长音;气流将缓缓通过冲击声带时自然发声(声带不会累),由于共鸣腔已很大,所以声音会很大,且有较强的穿透力,由于身体有关结构处于吸气状态,气流不会一下子跑出去,因此一口气可以轻松说或唱较长时间。长期这样练习,咽喉炎也可自然消除。

对于长期有不正确发音的人来说,要改变几十年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但也只有改变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同时对于一般人来说,咽壁肌肉、后颈肌缺乏较强的能力,不易架好大的共鸣腔。为做好这一点,按上述要求做好动作,有声练习发“嗬”“hair(英语发音)”能有较大的帮助。真正练习好咽音,难度相当大,方法有多种,需要将各个复杂动作先分解为若干个小动作,练得习惯了,再综合,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训练。

试着把气都放到腹部,用最自然的姿态,想着在唱一个平常的音,酝酿好那个音大概的位置,再唱。
第3个回答  2020-09-12
波音的吹发不理解,请问老师是这样的吗?如:5的波音就快速吹成56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