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求答案!黄帝时期都有什么诸侯(或者说部落)?

史说黄帝崛起之时,烽烟四起,“诸侯相侵伐”
后黄帝“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我想知道当时都有哪些诸侯

三皇五帝

盘古氏

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
燧人氏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
伏羲氏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他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皇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颛顼
颛顼,姓姬,号高阳。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

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他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帝喾
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喾在位70多年。

尧帝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舜帝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好有虞氏,故称虞舜。舜之父瞽叟,其弟名象。由于四岳的推举,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并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尧典》所记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正如《史记》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实际上,当舜之时,国家机器的雏形已经具备了。死后,禅位于禹。
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黄",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史记·始皇本纪》载有李斯奏议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这泰皇之所以最贵,是因为它所指系人皇.这个天,地,人三皇是个笼统的概念,给它具体化后,则出现了几种意见.
一种意见称三皇帝为伏羲,女娲,神农;
另一种意见称三皇为伏羲,神农,燧人;
第三种意见称三皇为伏羲,神农,祝融;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三皇是伏羲,神农,共工.
这几种意见中,伏羲,神农为大家所公认,其余几位则看法不一.女娲因其补天,拯救了人类,其功不可没;燧人钻木取火,让人饱尝熟食美味,可谓恩重泰山;祝融"绝地通天",能分人神之界,其功盖千秋;而共工一怒之下,撞断天柱,使天地日月骤变,实在是神通广大.此四位都算得上造世的英雄,其功夫难分高下,谁能占据三皇之一的位置,很难定论.
再说五帝,也有不同看法.
其一称五帝为炎帝,黄帝,颛顼,太皞,少皞;
其二称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这其中的炎,黄二帝已被大家公认,其余几位有待考证.颛顼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帝喾是黄帝和长子玄嚣的孙子,而帝尧则是黄帝孙子的孙子.他们都是黄帝派生出来的,似乎应该只占据五帝之一.舜是因尧禅让继位,与黄帝无血亲,应占一席之地.

-------------------------------------------------------------------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三皇

新疆岀土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图:女娲执规,伏羲执矩。燧人、伏羲、神农
伏羲、女娲、神农
伏羲、祝融、神农
伏羲、神农、共工
伏羲、神农 、黄帝
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

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其中第三种说法最为流行,意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另一种解释为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王,以第一与第四种说法较为常见。

历史
现在对于这一时期历史的认识存在很多争议,但是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原始社会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由于对这一历史时期现存的资料大多和神话传说纠缠在一起,许多事情很难判断真伪。基于史料,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

最早黄河流域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这个部落大约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劳动。附近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并且结为联盟。最后,黄帝又收复了周边各个部落。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就是由此产生的。现在的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也是来自于此"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黎,一个受天地灵气而孕生的小子,历经劫难,最终成为开天辟地后的第一皇:泰皇(天皇)火祖燧人氏.
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中国的古史传说中,到战国时期形成几种“五帝”说;战国末始有“三皇”一词,到汉代才形成几种置在五帝前的“三皇”说。

“皇”的原义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汉代所定的人间历史上的“三皇”有五说:①《尚书大传》为燧人、伏羲、神农。《礼·含文嘉》、《春秋命历序》亦同此说而以燧人居中。②《春秋运斗枢》为伏羲、女娲、神农。③《礼·号谥记》为伏羲、祝融、神农。《孝经钩命决》引《礼》同此,但以祝融居末。④《白虎通》说为伏羲、神农、共工。⑤西汉末的《世经》所排古史系统,在黄帝和颛顼之间加有少昊金天氏,使战国时说的“五帝”中多了一帝。于是有人把原五帝之首的黄帝升为三皇,与伏羲、神农并列。首先是《礼·稽命徵》持此说,张衡上汉顺帝书及其后的皇甫谧《帝王世纪》亦从之。接着是伪《尚书序》宣扬此说,由于它的经书地位,从此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历史中最古的三位帝王。其实上述诸说皆为西汉末以后纬书所编造的神话。

汉代仍传有天神中的三皇,西汉末纬书《春秋命历序》、《始学篇》等以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道教经典中的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还具人形(一说他们分别有十二头、十一头、九头);“中三皇”则具人面蛇身或龙身,分别有十三头、十一头、九头(一说以中地皇为有巢氏、中人皇为燧人氏);“后三皇”中的“后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汉代画像石和帛画即多此形象。

“帝”原指天帝,人间的“五帝”一词在孟子时尚未出现,他书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词排在“三王”前,但无人名,只在其《议兵篇》中称尧、舜、禹、汤为“四帝”。《孙子兵法》有“此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句,似亦有四帝、五帝之称(但梅尧臣谓此“帝”字系“军”之讹)。《管子》及《庄子》所屡称“三皇五帝”,也都未指实人名。其实,自西周至春秋战国时记载神话和历史传说文籍中,先后出现了很多古帝或宗神名号,大抵居西边的有黄帝、炎帝以及伯夷、共工、鲧、禹、四岳、稷(弃)、高圉、太王、玄嚣、蟜极、昌意、青阳等,居东边的有太皞、少昊挚、颛顼、高阳、高辛、尧、羿、浞、浇、俊(即舜、喾)、契、冥、上甲微等,地区未明的有帝鸿氏、缙云氏、金天氏、烈山氏、陶唐氏(前二者可能在西、后三者可能在东)等,由东而西的有伯翳、非子等,本在东而一部南移的有祝融即重黎,及其后裔八姓(如季连芈姓为楚祖)等等。《庄子·胠箧》列举了古帝十二名及全书中屡次提到其他古帝,《六韬》列举了古帝十五名,《逸周书》所列古帝多达二十六名。由于战国后期五行说逐渐建立,凡事都要凑五为成数,于是在上述许多古帝王中,遂有罗列“五帝”的必要,并出现了下列五种五帝说。

①《五帝德》所说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人。其说根据《国语·鲁语》对他们的赞誉而定。《帝系》为其编造了以黄帝为始祖的世系。《吕氏春秋》及《史记·五帝本纪》承用了此说。

②《战国策·赵策》与《易·系辞》提出的宓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五人。《庄子》、《淮南子·淑真训》及《三统历》亦承此说。《通鉴外纪》反对三皇五帝说,但其所列最早的帝王仍是此五人。

③《吕氏春秋·十二纪》所载的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礼记·月令》亦同此说。王符《潜夫论》并将古代各帝王部分别纳入此五帝的血胤系统之下。

④《世经》所编排的古史系统依《十二纪》与《月令》,在黄帝与颛顼之间有少昊,郑玄注《中侯敕省图》即加少昊于第一个五帝说,谓五帝有六人,俱合于五帝座星。然东汉以来《稽命徵》等之说,把黄帝升为三皇之一,皇甫谧《帝王世纪》从之,而以少昊以下五人为五帝。于是伪《尚书序》即据以将《世经》前面三名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接着的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⑤《通鉴外纪》及《路史发挥》引梁武帝萧衍画像碑述,以黄帝、少昊、颛顼、喾、尧为五帝,似是最晚的一说。但梁武只有《通史》六百余卷,据陈立《白虎通疏证》,以为画像碑述可能是《武梁祠堂画像碑述》之讹,则此说仍出自汉人。

至于神话中的天神,《山海经》中皆称帝,其后亦有“五帝”之称,如《楚辞·惜诵》有“令五帝”句,与“指苍天”、“戒六神”并举,是皆指神。又《晏子春秋》有“楚巫请致五帝以明君德”句,显然皆指天帝。故《史记·封禅书》载汉高祖刘邦说:“吾闻天有五帝”。即述战国末流行之说。同时有五色帝之说,奏设祭祀白、青、黄、亦四上帝祠,汉高增祀黑帝之祠。至《春秋纬·文耀钩》,五色帝始有名字:“苍帝曰灵威仰,亦帝曰赤熛怒,黄帝曰含枢纽,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纪。”郑玄注《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句,即引此诸名为“太微五帝”,谓“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把地上五帝说成是天上五帝所感生,提出了“感生帝”之妄说,王肃已斥其谬。

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有巢、燧人、庖牺(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时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长人物。
三皇五帝,是 中国 在 夏朝 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燧人 、 伏羲 、 神农
伏羲 、 女娲 、 神农

伏羲 、 祝融 、 神农

伏羲 、 神农 、 共工

伏羲 、 神农 、 黄帝
黄帝 、 颛顼 、 帝喾 、 尧 、 舜
宓戏( 伏羲 )、 神农 、黄帝、尧、舜

太昊 、 炎帝 、黄帝、 少昊 、颛顼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20
汉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在汉民族形成过程中,又以华夏为主体、揉合了其他民族的因素。徐旭生先生认为,在上古时代,主要有三大集团,即华夏、东夷、苗蛮,它们由相争而演进为和平共处,终归完全同化,才形成了尔后的汉族。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这是一种以华夏为核心的正统观,强调中原地区在中华文化起源及发展中的独断性,但也客观描述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华夏及“四夷”相互融合的历史事实。需要注意的是,东夷、苗蛮虽然活动区域超出中原地区,但它们与华夏集团的相互融合过程是在中原地区进行的。

一 在华夏族的发展历史中,黄帝、炎帝作为神化了的人物而彪炳史册。从先秦时代起,华夏族即奉炎黄二帝为先祖。《世本》与《大戴礼记》明确归纳出以黄帝为始祖的统一谱系和以黄帝为首的五帝世次,司马迁据以作《五帝本纪》,第一次形成了华夏有同一来源的古史系统。使我们对华夏族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炎黄二帝作为华夏族的奠基人物古史文献及神话传说中都有描述,其活动是我们了解华夏族起源的重要依据。据《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娶于有虫乔氏,生皇(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姬水,据徐旭生先生考证在今陕西省的北部。炎帝所居之姜水,《水径·渭水注》说:“歧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杨守敬《疏》引《清一统志》认为姜氏城在歧山县东。又《世本》载:“炎帝姜姓”。《帝王世纪》亦曰:“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于姜水,是其地也。”可见炎帝族最早活动地区在陕西中西部的渭水流域。 炎帝族兴起后,一部分傍渭水向东移动,进入中原地区,主要活动于今河南及冀、鲁、豫交界地带,逐渐与这一带的东夷、九黎等族混杂相处。炎帝族进入中原后,自身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成为黄河流域几个著名的部落集团之一。相传,炎帝族有四支后裔:烈山氏部落、共工氏部落、四岳部落、金天氏部落。进入中原后,各支又有了发展,繁衍为许多分支,如四岳姜姓,分离出齐、吕、申许诸部落,在今河南唐河、南阳、许昌诸县境建立部落政权(国)。又如金天氏部落,其活动中心在汾水流域,后来逐渐与其他部落融合,而其分支中的沈、姒、蓐、黄四支则长期延续下来。

与炎帝同时代的黄帝部落随着族体的繁衍和壮大,其活动地区扩展至西部地区,即今长肃东北部与陕西接壤地带。《国语·晋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葳、任、荀、僖、姑、儇、衣是也。”所谓“十二姓”,即由黄帝后裔繁衍形成的十二个胞族,这是同一部落中以直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几个氏族结合起来的血缘集团。黄帝族兴起后,沿黄河向东移动,发展成为中原地区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黄帝族的势力范围“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丸山在今山东临朐县。岱宗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空桐山在今甘肃临潭县。鸡头山在今甘肃平凉市。江即长江。熊即熊耳山,在今湖南省益阳市。湘即湘山,在今湖南省岳阳市,荤粥(音熏育),为北方部落名称。釜山在今河北怀来县。

黄帝时代,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形成了三大民族集团:活动于陕西、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东西南部的华夏族集团;活动于山东滨海、黄淮地区的东夷族;活动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蛮族(“蛮夷”或“南蛮”)。三大集团的交流融合构成了华夏民族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次融合高潮。

二 东夷,指分布于东方的民族集团。《礼记·王制》说:“东方曰夷”。《说文解字》亦云:“夷,东方之人也”。活动地域最初是在今山东南部地区,后来向四周扩展,遍及海岱、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和东海滨海一带。东夷集团的组织比较复杂,先秦古籍常号称为“九夷”,学术界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认为东夷可分为隅夷、莱夷、淮夷、徐戎(或徐夷)、岛夷(或鸟夷)、介夷,根牟夷七种;第二种认为可分为太 皞(或太昊)、少 皞和蚩尤尤三部分;第三种认为东夷可分为太 皞、少 皞、皋陶、伯益、颛顼、帝喾六部,第四种认为东夷可分为“土著”、“外来户”、“移民”和“遗民”四类。

太昊氏是东夷集团中最早的一个著名的氏族部落集团。太昊,在先秦及汉晋古籍中,又作太皞、大 皞,被尊称为海岱地区东夷族的明神和始祖。其中心在今河南淮阳县一带。《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昊与有济氏之祀。”春秋时仍在济水流域存在的这几个风姓小国,守着太吴的祭祀,是东夷而“服事诸夏”。在甲骨卜辞中,风与与凤相通,所以传说中神鸟凤凰当是太吴氏的图腾。又传说“太昊蛇身人首”,《左传·昭公十七年》说:“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说明太昊集团有对龙的崇拜,这与以神鸟为崇拜的对象是相通的。《淮南子·天文训》说:“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木,指栖日的扶桑;句芒,神名。

《山海经·海外东经》说辅佐太吴的句芒神是“鸟身人面,乘两龙”。由此可见,古史传说中太昊氏以龙纪,仍然是与崇拜神鸟有联系的。

《诗·商颂》谈到东夷族后裔商族时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即为一例。少昊氏居地以曲阜为中心,其首领在先秦及汉晋古籍中,多写为小皞、少皞、小颢。少昊名挚(鸷)、赢姓。《左传·昭公十七年》说:“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表明少吴氏在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对象是鸟。在少昊集团中,有24个以鸟为氏的氏族,包括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鸤鸠氏、爽鸠氏、鹘鸠氏以及五雉、九扈。每一个氏族各负责承担管理全部落的某一季节或某一方面的公共事务。“以鸟名官”是一种氏族世袭公职制。某某一氏族担当部落的某公职时,这一氏族的全体成员都对此承担义务,并世代传袭,对部落负责。少昊氏的后裔,在传说中有著名的后益(即秦祖伯翳、伯益)、皋陶、蚩尤和羿等神话人物,故《史记·封禅书》说:“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吴之神,作西畴,祠白帝,……”。《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极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处所指重、该、修熙四个氏族当为少昊氏后裔。少昊氏后裔在春秋时 还存在许多赢姓与偃姓诸侯。赢姓诸侯有徐、江、葛、黄、淮夷、费、郯、谭、钟离、莒等国。偃姓祖皋陶,与少昊同姓。

赢、偃同字异写(《说文解字》,赢字段玉裁注)。偃姓在春秋时有奄、英、六、舒鸠及东夷群舒。值得注意的是,《左传·隐公二年(前721)》、《正义》对莒的注疏引《世本》说:“莒,已姓。”又引《谱》说:“莒,赢姓,少昊之后……《世本》:‘自纪公以下为己姓’”。己姓为黄帝十二姓之一,祝融八姓之首。莒先为赢姓,后改己姓,说明这是少昊集团加入黄帝集团改从己姓的部落。《帝王世纪》甚至说:“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更说明在黄帝集团取得优势以后,姬姓酋长青阳成为少昊集团的首领,而袭享少昊的称号。对于少昊氏考古学上有一个重要材料,那就是在山东西南部大汶口出土的陶器刻辞中有一个字,即“日下从火”的“炅”字, “炅”通“昊”,这说明此种陶器为少昊时代遗物,其时间约为5000年前,其地区处在莱芜以南,曲阜以东,即与“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的历史传说相印证。

从太昊和少昊的关系来看,根据古史传说资料分析,太吴氏和少昊氏分属于东方夷族的两个部落或部落集团,都以鸟为图腾,故古人统称其为“鸟夷”。从时间上来看,太昊氏要早于少昊氏。从地望来看,太昊氏和少吴氏各有自己的活动中心。太吴氏以陈(今河南淮阳县一带)为中心,少吴氏以山东曲阜为中心。太昊与少昊同属东夷集团,在血缘上也许有些瓜葛,但要断定他们之间存在直接的继承关系,则缺少直接材料。

在东夷集团中,蚩尤为又一著名首领,其活动中心在古济水附近和泰山周围地区。《史记·五帝本记·正义》引《龙鱼河图》称蚩尤有兄弟81人,可能是81个氏族。关于蚩尤与东夷的关系,徐旭生先生做了详细考证,认为蚩尤属东夷集团之一部,其理由是:继蚩尤首领地位的少昊属东夷集团;《汉书·地理志》载,蚩尤的祠堂和坟墓均在今山东西部的东平县;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氏族地处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涿鹿之战时,蚩尤与太吴、少吴为同一方。在蚩尤与少昊的关系上,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少昊即蚩尤也”;第二种观点认为蚩尤与少昊是东夷集团两个不同的部落;第三种观点认为蚩尤和少昊属于东夷集团的同一个部落。另外有一种观点认为,蚩尤不是某位英雄的私名,而是部落联盟军事首领的共同称号,这个称号大概起源于炎帝集团或两昊集团,而九黎三苗集团也加以袭用。虽然对蚩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蚩尤是古老部落中与炎帝、黄帝鼎立存在的强大部落之一。远古时代中国南方的另一重要的民族集团是南方的苗蛮。苗蛮在古文献中或称为“苗”、“三苗”、“有苗”,或称为“蛮”、“南蛮”。苗蛮集团的活动地区,据《战国策·魏策》吴起描述:“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悖北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吴起所说的彭蠡即今鄱阳湖;文山不详所在;衡山非今日南岳衡山,而是指江北某一横向,即东西走向的大山或山脉,有学者指为伏牛一桐柏-大别山脉。由此可见,三苗活动区域,以今之江汉平原为中心,南到湖南、东至江西、北达河南南部及中部。俞伟超先生从考古学角度证明,屈家岭文化(前3000-前2000)最盛时,“向北影响到丹江和汉水中游,直抵伏牛山麓,使得那里的原始文化从以仰韶因素为主,转化为以屈家岭因素为主。在洞庭、鄱阳两湖间江西修水一带的南部类型,因自身序列不清,不知始于何时,但至迟到屈家岭阶段,长江中游的原始文化因素已到达到那里,并同岭南的石峡文化结合在一起,在前三千纪中叶以后,这个文化系列发展到新阶段,文化面貌发生急速变化,可能进入铜石并用时期,并同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阶段诸文化发生更多的接触”。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考古文化的这种发展与神话传说中三苗集团的范围恰相吻合。又《吕氏春秋·召类》载:“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史记·五帝本纪》说:“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这说明苗蛮最初并不局限于“左彭蠡,右洞庭”,其最早的活动范围西北达丹江流域,川东及鄂、湘、赣、皖的长江流域,东抵淮河流域,集结在彭蠡和洞庭之间。

在苗蛮集团中,九黎部落是其中影响很大的一支。黎,作为部落名称,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说:“黎民于变时雍”。《国语·楚语》又有“九黎”之称,说:“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韦昭注:“九黎,黎氏九人。”这里是把九黎作为氏族部落的人类群体。相传,九黎是九个部落的联盟集团,其中的每一个部落又包含九个兄弟氏族,其八十一个兄弟氏族。《龙鱼河图》称:“蚩尤摄政,有兄弟八十一人”。这里,蚩尤又被看作九黎部落集团的首领。

三 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在发展中,和平共处之外,相互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加剧了相互的融合,在族源关系上呈现出更为繁杂的结构。 黄帝与蚩尤之战,表现着华夏与东夷的关系。关于战争的原因,《史记》说是“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庄子·盗跖》说是:“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近人徐旭生先生对黄帝与蚩尤的战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他认为华夏族炎帝、黄帝二支,原居陕西,后来东迁。迁徙路线,黄帝支偏北,在黄河北岸;炎帝支偏南,沿黄河两岸或更南。炎帝支走到黄河北曲处(今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区),这里的土地平衍肥沃,人口稠密,原住这里的是东夷,大首领为蚩尤。炎帝支与东夷接触后,便发生了矛盾,发生了土地纠纷,引起了战争。炎帝战不过东夷,便请来同族的黄帝,遂发生了黄帝与蚩尤之战。徐旭生先生的分析应该说是比较接近历史真实的。关于战况《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相传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是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砂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黄帝与之九战不胜,只是在天帝派遣“人首鸟形”的玄女传授了兵法,才制服蚩尤,“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谓蚩尤不死,八方殄服”。蚩尤与黄帝作战的地点,《山海经》说是在“冀州之野”,《史记》和《庄子》说在“涿鹿之野”,《逸周书·尝麦解》说在“中冀”,今人考证以为在涿县、保定一带,而涿鹿之战,是冀州之战的决战。战争的实际对象是两昊集团。《盐铁记·结和》说:“轩辕杀两日睾(昊)蚩尤而为帝。”战争的结果是蚩尤被杀,诸候“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总之,战争是在河北中部地区进行的,这场战争是华夏与东夷两大族群交汇中产生的碰撞,是中华民族两大族源走向融合与同化及华夏民族成为中原主体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当然,黄帝在取得统治地位之后采取的一些措施,更有助于两大族群的融合。其一是针对天下扰乱不安的状况,拿出蚩尤画像以威天下,致天下殄服;其二是“拿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灭人之国而不绝其祀。

尧舜与“三苗”的战争,则表现了华夏与苗蛮间的关系。《尚书》记载,尧时“窜三苗于三危,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分北三苗”。《吕氏春秋》说:“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南蛮”,即三苗。《汉学堂丛书》辑《六韬》说:“尧与有苗战于丹水之浦”。《史记》描述说,尧时“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丹水,有人考定为丹江。丹江源出陕西,流经河南西南部,到湖北入汉水。尧舜与三苗发生战争的原因《山海经》称是“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看来三苗之君对尧以天下让舜加以评论,提出非议,说明三苗与华夏间可能存在首某种特殊关系,以至三苗之君对华夏君位的让渡表现出特别的关注,而这种关注恰恰为尧舜利用,进而成为华夏向南扩展的理由。战争的结果是,“三苗之君”被杀,“有苗之民叛入南海,为三苗国”。“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一日三毛国。”即三苗因受攻伐,一部分苗民又向南方和西南移徙。 传说中三苗与尧、舜、禹的矛盾和斗争,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商周以后,古汉文史籍中不再有关于三苗活动事迹的记录。这不是说三苗因受华夏族屡次攻伐而导致“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也不是孔丘所说的苗民“有恶德,而遂绝其世”。事实上,三苗作为一个大的族体,不可能都迁走,而是由于改变族称的缘故。商、周以后,居住和活动于长江中游及其以南广袤地域的族群,被统称为“蛮夷”或“南蛮”,其中活动在荆州地区的许多部落,被称为“蛮荆”或“荆蛮”。 黄帝与炎帝间的战争反映了原始社会父权制时代末期部落联盟军事首领的权力向国家权力演化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吕氏春秋·荡兵篇》说:“兵所自来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兄弟部落各行其道,水火不容终于酿成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据《史记》所载,黄帝之时,“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于是“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兵振德,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志。”《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而巩固了自己在部落联盟中的地位,成为炎黄两集团的共主。汉民族形成后常常自称为“炎黄世胄”或“黄帝子孙”即源于出此。 通观炎帝黄帝时代,炎黄部落以中原地区为核心,通过和平与非和平的方式,与东夷、苗蛮进行着密切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各部落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步分化出新的氏族和部落,华夏民族正是在这种膨胀与融合中逐步发展的。
第2个回答  2010-05-19
黄帝部族中就分化出十二个小部族: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儇、依是也。据《路史·疏仡记·黄帝纪》,这十二个小部族后来在发展中还有进一步的分化。黄帝对于这些部落采取了军事民主性质的管理方式,他平时并不直接干预各部族的生产生活,但各部族在必要时须向黄帝尽义务。

当时炎帝神农氏有四个大的分支,一是烈山氏,二是共工氏,三为四岳姜姓,还有一支在汾水流域,后来残存的有沈、姒、蓐、黄四个部落。当黄帝兴起时,神农氏已发展到第八世,其领袖是榆罔。
炎帝与蚩尤均由神农氏族发展而来,同属农耕部落联盟。炎帝部落为神农氏族之直系后裔,仰成于其先祖神农氏发明耒耜功绩之余烈,得以居逐耕部落联盟之首,而称“炎帝”。炎帝与神农氏既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故《史记·封禅书》例举封禅大典时,将神农氏与炎帝分列先后。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神农氏与炎帝的记叙非常贴近,但未予指明其间的关系。《帝王世纪》说:“神农氏作,是为炎帝”,已经注意到二者的亲缘关系。《汉书2古今人表》及《易·系辞》疏将为帝与神农氏合称呼为“炎帝神农氏”。《易·系辞》疏引《帝王世纪》云,“炎帝”之号,凡传八世: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至帝榆罔之世,始见蚩尤部浇崭露头角。 蚩尤部落是由神农氏族发展而来的一群农耕部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部落。其实力雄厚的原因,一是益于其居地产盐;二是在煮盐的生产过程中,发明了冶炼金属与制作兵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5-19
中国远古史上,有以炎帝和黄帝为代表的一个时代,一般简称它为炎黄时代。炎帝、黄帝当是人名。也有可能炎帝和黄帝在各自的氏族中居有领导者的地位, 氏族就以他们的名来命名。由氏族发展为部落时,

他们仍居有领导者的地位,部落又以他们的氏族名来命名。

由部落发展到部

落联盟时,也是这样。因此,炎帝、黄帝既有其人, 同时又可能是某个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之名。炎黄时代在时间上是相当长的:在空间上只限于中华大地上的一部分地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氏族、部落之间的交往、联系日益频繁,思想意识上有了共主同之处,这就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开始奠定基础。炎黄二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逐渐为各族人民所接受。当然,这个问题不是几句话所能说明的,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本卷的内容,是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阐述炎黄两族人们的社会生活。

炎黄时代的时空范畴

有文字记载以前,人们的重要史实, 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代地传递下来。在长期的口耳相传过程中,不免产生一些传误,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其中真实的史实乃是它的核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考古资料和传说记载下来的史料结合起来研究,是可以做到去伪存真的。这是史前史研究必然要走的道路。

在中国古史传说中,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如炎帝、黄帝、颛顼、太昊、少吴、蚩尤、祝融等等。其中炎帝和黄帝最为重要,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我们要以考古资料宋研究炎黄二帝时期的历史,首先就得明确其在时间上大体占有多长,在空间上大体占有哪些地区:在这个时空框架内, 目前已发现哪些考古学文化。这样,才能切合当时的实际。

《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于有蠕氏,生黄帝、炎帝。”正如徐旭生先生说的:“……炎、黄二帝氏族均从少典氏族分出”。《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势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 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 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伐神农氏,是为黄帝。”《五帝本纪》中所说的轩辕、黄帝实是同一个人或氏族部落, 同样,神农氏、炎帝有的学

者也认为是同一个人或氏族部落。从“轩辕之时,神农氏势衰”等语可以看出,黄帝氏族和炎帝氏族从少典氏族中派生出来,并非是同时或基本上同时,而是在时间上有着先后的不同,炎帝在前黄帝在后。另外,炎帝和黄帝之间因某些原因,发生了战争,黄或部落联盟,黄帝氏族成为这个组织的领导者。

炎帝和黄帝两氏族是何时从少典氏族派生出来的?在中华史前史中延续多长呢?对这个问题,要作明确的回答,目前是不可能的,只能从传说的文献记载中去分析理解。《易·系辞(下)》:“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白虎通义》:“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得,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庄子·盗跖》:“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从这些传说记载分析,炎黄时代应起于开始使用耒耜进行农业生产的耜耕阶段,从社会发展上来说,经历了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对偶婚阶段,发展到有了初期的礼制形态,即有了“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这样,炎黄时代起于进入耜耕农业阶段,止于

有了初期的礼制。至于它的具体年代问题,待下面探讨其在空间上占有的地域后,把两者结合起来再行阐述。

《国语·晋语》称:“炎帝以姜水成”。《帝王世纪》等文献, 也有相似的记载。姜水的地望,据《水经注·渭水》:“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因此,炎帝氏族部落的主要活动地区应是渭水流域。据《史记·五帝本纪》的《集解》,引皇甫谧曰:“黄帝受国于有熊。”即黄帝为有熊国君。有熊,一般认为即今河南新郑。新郑居中原的中央,所以黄帝氏族部落应以中原地区为其主要活动地区。由此可见,炎黄时代的主要活动地区是渭水流域和中原地区。在这地域内, 目前田野考古发现最早的耜耕农业,是距今约七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老官台文化;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山西襄汾陶寺的河南龙山文化早期遗址,从现已发掘的近千座墓葬中,能明显地反映出有了一定的礼制。这时的礼制,似乎不像是开始出现,应再向上推至仰韶文化晚期。有较多的考古学者、历史学者认为,陶寺遗址的时代是属传说时代的尧时期。尧之前,为黄帝时期,相当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五千年左右。这样,炎黄时代是从距今七、八千年左右至五千年左右,经历了约有三千年之久。

炎黄两个氏族部落,也就是古史传说中所称的华夏集团。他们长期在渭河流域、中原地区经营、繁殖、发明、创造,这些成就,必然对其周围地区发生影响。《史记·五帝本纪·赞》:“余尝西至空峒(即今甘肃镇原县境内),北过涿鹿(即今河北怀来县或涿鹿县), 东渐于海,南浮江(即长江)、淮(即淮河)矣,至,长老皆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因此,徐旭生先生说, 由于黄帝、尧、舜的声望极高,各地的人都愿意拉上他们为同乡,这也反映了黄帝氏族部落的活动范围,是以中原为中心, 向四方扩展。

炎帝属于哪一个氏族部落,有着不同的意见。徐旭生先生认为属于华夏集团,而傅斯年、蒙文通两先生都认为属于南方集团,蒙先生更具体地说是南方的江汉民族(即苗蛮集团)。《山海经·海内经》说:“炎帝之妻, 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 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 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关于炎帝的世系,《山海经》与《礼己·祭法》、《左传》相一致的是,都说共工生后土。相异的是,《大戴礼记·帝系》和《史记·楚世家》都说,祝融出于帝颛顼。不论怎样,祝融与长江中游的苗蛮集团有关,当无疑问。关于祝融的世系关系,说他属炎帝一支的传说记载出现的时间较早,可能性较大一些。若此推测不误,那末,祝融到了南方之后,成为南方氏族部落的领导者,他的后裔仍是其领导地位的继承者。祝融“可以说成了南方集团的象征”。祝融的始祖是炎帝,炎帝的声望高,影响大,就以炎帝作为南方集团的人文始祖,是完全可能的。

(见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吴汝祚主编《炎黄汇典·考古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1 2月)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炎黄汇典•考古卷》主编吴汝祚
第4个回答  2021-12-07
黄帝时期并没有诸侯只有中央部落的分支部落(诸侯国的前身),诸侯国是从前夏(夏禹建立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开始的,像是炎帝的神农部落(主管火和农业的部落)与黄帝的轩辕部落(处于黄河中下流域所以是主管水的部落)和蚩尤的九黎部落(处于靠近于山区地带主管兵器和战争)还有之前的人皇少典的有熊部落都是中央部落的分支(燧人氏与伏羲女娲部落的分支)上古时代中央部落首领去世后都是有嫡系长子继承中央部落首领的位置,继承人再以自己的部落为中央部落;就像伏羲、少典和黄帝一样直到后世的王朝迁都,伏羲原是燧人氏部落的长子燧人氏去世后有伏羲继承中央部落首领的位子就以伏羲部落为中央部落;同样人皇少典(有熊国国君炎黄二帝之生父),直到商朝的迁都开始与后世王朝的迁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