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源配置中,是政府还是市场发挥决定作用?

如题所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都是经济学界各个学派争论的焦点。西方经济学分为很多学派,但主流学派只有两个:一个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所谓经济自由主义学派,一个是所谓凯恩斯学派。这两大学派的主要分歧点,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不要干预、干预什么和怎样干预这一问题上。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西方经济学两大主流学派的争论,也并不是主观随意和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其一,二者在争论上的此消彼长都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背景下发生的,也就是当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政府干预过多、市场调节作用不能很好发挥时,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就会占上风;而当国家干预不够、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问题充分暴露时,主张强化国家干预的观点就会占上风。其二,无论是经济自由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其基本观点和主张从来都没有绝对化,即从来没有绝对地主张经济自由和绝对地主张国家干预。例如,亚当·斯密主张“用看不见的手”调节,但并不是完全否定国家干预,而只是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相反,有些国家干预的主张恰恰是他首先提出的。而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也并不否定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而是主张“让国家之权威与私人之策动力量互相合作”(见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政府控制和市场调节交织在一起来组织生产和消费”(见萨谬尔森《经济学》)。由此可见,对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只能从理论上进行大概的界定和描述,诸如“大社会小政府”、“强市场弱政府”、“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等等之类的概括,在实际中很难有一个具体的把握尺度,只有根据不同的背景和要求不断进行矫正和调整。
  在我国,自1992年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后,随着对市场经济规律和特征认识的不断加深,对市场的作用以及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有各种不同的表述。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表述虽然提出了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也强调了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条件。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表述看起来与十四大报告的表述相似,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在“国家”前面去掉了“社会主义”四个字。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改动,但却表明我们已经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要有国家宏观调控,与社会制度没有太大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有宏观调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要有宏观调控。到了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一表述进一步提出“更大程度地发挥”,但仍然有“五个统筹”的前提要求,而所谓统筹一般都是要由政府来做的。2013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并提出要“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这一表述中,不但提出了“两个更大”即“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而且没有再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和“五个统筹”的前提。显然,这在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断。不管人们对这一论断从字面上作怎样的理解,但从总体意思上说是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的地位、强化了市场的作用,目的在于进一步坚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核心,牵动各个方面的深化改革。
  自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二十多年来,虽然这一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市场化的程度有很大提高,政府职能转变有很大进展,但目前总体上说还是政府干预过多、管得过细,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甚至在有些方面改得既不像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像计划经济体制,不伦不类、似是而非,从而形成了许多体制漏洞,使许多歪风邪气和贪污腐败有了可乘之机和滋生土壤。所以《决定》的这一重要论断,不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导向意义,而且也有针对性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当然,在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明确目前我国仍然要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同时,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而且也是有缺陷的。关于这一点国外有一个经济学家曾经说过: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机制和手段比市场机制更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但市场也是没有大脑、没有良心的。所谓没有大脑,就是市场调节是一种自发性的事后调节,它既能有效配置资源,也能导致产品过剩,以至造成经济危机。所谓没有良心,就是指市场调节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它不能解决公平问题。市场竞争的规则是优胜劣汰,而对于胜者的企业是否形成垄断,淘汰的企业是否破产,破产企业其老板是否跳楼自杀、工人是否失业等,市场不管,也是管不了、管不好的。所有这些缺陷,都要由政府来弥补、来承担。这就是为什么《决定》在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又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27

这个问题,要分别而论:

    如果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市场发挥决定作用,政府调控;

    如果是计划经济体制,那么政府的调控将起决定性作用;打个比方,如果政府要建一条铁路,不管有没有能力,有没有钱,集中力量,就是要建。

你懂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