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啊,《荷塘月色》分析这篇文章中的通感句!!

急啊,懂的留啊,必给高分啊,不懂的不要乱复制了来留言啊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赏析:

作者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此时,蒋介石已经叛变,全国陷入黑暗。朱自清作为“大时代的一颗棋子”,一直在呐喊和战斗,但在412政变后,他从古典文学的“十字路口”进入了“象牙塔”的斗争。

然而,作者既不能参军,也不能拿起枪进行革命,也不能总是平息人们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仇恨。作者对生活感到困惑和矛盾,压抑和无法平静。所以作者写了这篇文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1.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和听觉上的通感。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把嗅觉比成视觉,把视觉比成听觉 用了同感的手法 使得文章更有神韵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5-18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和听觉上的通感。
第3个回答  2010-05-17
应该是: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第4个回答  2010-05-19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