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心斋:“物化”的心理机制

如题所述

心斋,作为庄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虚静理论的基础,其核心在于摒弃感知和理性,追求无功利的纯粹。它与忘我境界相吻合,本质上是关于人生修养的探讨,对文学艺术创作有着深远影响。在创作中,缺乏心斋的非功利和虚柔心境往往难以造就伟大作品,因此理解心斋的心理机制至关重要,它是通往艺术审美创造的必经之路。


深入研究心斋的理论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其作为物化心理机制的体现。首先,心斋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忘我,实际上是对艺术家主体心性修养的内在审视。创作过程即心斋的启动,主体的学识、个性、情感、气质和审美趣味在此时激荡,寻求与主体心灵契合的客观对象,以满足灵魂的愉悦。刘勰的“神与物游”揭示了这种物化的状态,伴随心斋的静默修行,主体修养在创作中起关键作用。


其次,心斋是一种潜意识的静默检阅,目标和意图在潜意识中模糊却又准确导向。心斋的超功利性使得艺术家在忘我状态中,不考虑个体的存在,这种无意识和无私利性是许多艺术家追求的境界。在创作中,这种心境的空虚与焦渴促使艺术家去发现和获取,成为动力的源泉。


再者,心斋象征着心灵的超越,虽痛苦但美丽。通过超越,艺术家在痛苦中体验到情感的欢愉。梓庆的“斋七日”便是这种超越的生动例证,他在超越自我后,达到了心灵与自然合而为一的境界,这种“化境”需要艺术家付出极大的精神情感努力。




扩展资料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一种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精神境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