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

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3、福楼拜的博学多识可从哪些句子看出? 答: 4、通过文段可看出福楼拜具有哪些性格特征? 答: 5、找出下面句子是客观叙写的是( ),是作者主观感受的是( )(4分) A、那时福楼拜住在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里,屋子很简陋,墙上空空的,家具也很少。 B、他很讨厌用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古董来装饰屋子。 C、他像亲兄弟一样地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的俄国小说家。 D、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 E、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F、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再单独和每个人讲一小会儿,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三)逢入京使(6分)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解释诗中的字词。 龙钟: 传语: 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哪几项( ) A、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 “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状。 B、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C、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 D、本诗是写作者赴安西途中,表达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四)我长大了(1分/空,共8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2、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3、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4、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5、“我”曾把 作为长大的标准。 第二次,“我”是把 作为长大的标准,我终于意识到“长大”的真正含义是因为 (请用原文来回答 ) 6、“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写作(35分) 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当我们思念家乡的时候,当我们感到孤独的时候,当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情感依托。2007年的母亲节又要来临,让我们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吧。请以“母爱”为内容,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1、填写题目:________ 2、以记叙文为主,运用恰当的修辞、描写、表达方式等; 3、文中不得出现人物姓名、地名等; 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答 题 卡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一、请将下列语名工整规范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二、选择题。(2分/题,共18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选 项 三、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22分) (一)语言积累:(1分/空) 1、 , 。 2、 , 。 3、 , , ! 4、 ,《 》, , 5、 , 。 6、 , 。 , 。 7、 , 。 8、 。 (3分) 四、阅读理解:(共43分) (一)读《孙权劝学》,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填空(共9分) (1)《 》, , , (2) , , 。(原文回答) (3) 、 。 2、解释加点的词(共2分) ; ; ; 3、翻译句子(2分/空,共4分) (1) (2) 4、答: 。 (二)读《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 答: 2、 答: 3、 答: 4、 答: 5、选择:( )( )(4分) (三)《逢入京使》(6分) 1、龙钟: 传语: 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四)我长大了(1分/空,共8分) 1、 __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 5、 ; ; 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35分) 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当我们思念家乡的时候,当我们感到孤独的时候,当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情感依托。2007年的母亲节又要来临,让我们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吧。请以“母爱”为内容,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1、填写题目: 2、以记叙文为主,运用恰当的修辞、描写、表达方式等; 3、文中不得出现人物姓名、地名等; 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答案 一、略 二、D B D C D A C D C 三、(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鸟在檐上飞,去从窗里出。 (3)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法 <项链>或<羊脂球> 短篇小说巨匠 屠格涅夫(伊万。屠格涅夫)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6)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7)一本万利的金钱;伴随一生的健康 答案有之有理就行 (8)、往往身边不起眼的东西有着它珍贵、重要的作用。(仅供参考) 四、阅读理解 (一)1、《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 北宋 司马光 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刮目相看、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4、对„说 粗略地阅读 了解 哪里比得上 5、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 6、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学典成为学官吗? 7、指《易》、《诗》、《书》、《礼》、《春秋》等。 (二)1、行动 2、生活简朴、勤奋创作 3、雄辩过人; 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 4、热情奔放、容易冲动、和蔼可亲、博学多识 5、客观叙写:A C E 主观感受:B D F (三)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捎口信 A B C D (四) 1.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3、想象中父亲会严厉地批评我;因为他亲眼看到我闯了祸,而闯祸是要受惩罚的 4、文章要突出的是我如何意识到什么是“长大”,“撞人”和“吃晚饭”交代了我意识到长大的具体内容 5.进入中学 有青春痘了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6.长大并不仅在于年龄,更在于心理。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
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12
什么?要考卷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