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号,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今天,我们说“名字”这个词时,通常是指人名。可是我国古人则既有“名”又有“字”,有的人在名、字之外还有号。那么,名、字、号的区别是什么呢?

“名”,是个人的特称,多由长辈起取,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如诸葛亮字孔明,岳飞字鹏举,“亮”与“孔明”,“飞”与“鹏举”义相近。也有“字”和“名”互为反义的。

“号”是人的别称,又叫别号。古代的文人,大多给自己起“号”,用以表示个人的情怀。如,郑燮(xiè)的家乡,有座木板桥。他小时侯常从桥上过,很喜爱这座桥,后来就给自己起别号“板桥”。在写字作画的时候,他总要题上“板桥”这个别号。时间一久,人们都称他为郑板桥,原来的名字反倒没有多少人记得了。

古人相见,在名、字、号的用法上很有讲究。名一般用于自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当上对下,或尊称对方时,则称字、号,平辈之间,只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互相称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3

姓名学中的姓、氏、名、字、号,到底代表什么?原来有这么多讲究

第2个回答  2018-03-31

释义:

名:

1.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堂。~落孙山。~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状。

5.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医。~著。~流。~言。~胜。~剧。

7.占有: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工人。

字:

1.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间。~斟句酌。

2.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

3.书法的作品:~画。~幅。

4.字的音:~正腔圆。

5.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

6.合同,契约:~据。

7.旧时称女子出嫁:待~闺中。

8.生子,乳,爱:~乳(生育)。~孕(怀孕)。

号:

[ hào ] 

1.名称:国~。年~。字~。

2.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称:别~(如“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

3.标志:记~。

4.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码。

5.扬言,宣称:~称(a.名义上是;b.以某名著称)。

6.记上标志:~衣。~房子。

7.命令:~令。~召。

8.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人。 

[ háo ] 

1.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叫。 

2.大声哭:哀~。~丧。~啕大哭。


1.读音:míng

2.详细释义:

〈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名,自命也。——《说文》

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

名之曰幽厉。——《孟子》

名公器也。——《庄子·天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乐府诗集》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名之者谁。——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称说;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出名,有名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以私人名义占有

不名一钱。——王充《论衡》

通“明”。明白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

    〈名〉

    名字;名称

    请问名。——《仪礼·士昏礼》

    记百名以上书于策。——《仪礼·聘礼》

    慎器与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爵号也。”

    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周书·谥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

    名门,名家。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

    名人,杰出的人。如: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

    名声,名誉,名望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

    名达于缙绅间。——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

    功业,功名。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

    名义

    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文天祥《后序》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如:第三名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齐风·猗嗟》

    〈形〉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仙则名。——唐·刘禹锡《陋室铭》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

    大的

    因名山升中于天。——《礼记·礼器》。注:“犹大也。”

    环如因而赂一名都。——《战国策·秦策》。注:“大也。”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

    〈量〉

    用于人的数量。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3.相关词语:

    降名 更名 名宗 行名 名地

    立名 凶名 私名 并名 名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5-01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今天,我们说“名字”这个词时,通常是指人名。可是我国古人则既有“名”又有“字”,有的人在名、字之外还有号。那么,名、字、号的区别是什么呢? “名”,是个人的特称,多由长辈起取,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如诸葛亮字孔明,岳飞字鹏举,“亮”与“孔明”,“飞”与“鹏举”义相近。也有“字”和“名”互为反义的。 “号”是人的别称,又叫别号。古代的文人,大多给自己起“号”,用以表示个人的情怀。如,郑燮(xiè)的家乡,有座木板桥。他小时侯常从桥上过,很喜爱这座桥,后来就给自己起别号“板桥”。在写字作画的时候,他总要题上“板桥”这个别号。时间一久,人们都称他为郑板桥,原来的名字反倒没有多少人记得了。 古人相见,在名、字、号的用法上很有讲究。名一般用于自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当上对下,或尊称对方时,则称字、号,平辈之间,只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互相称名。
第4个回答  2017-01-15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名”,是个人的特称,多由长辈起取,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如诸葛亮字孔明,岳飞字鹏举,“亮”与“孔明”,“飞”与“鹏举”义相近。也有“字”和“名”互为反义的。

“号”是人的别称,又叫别号。古代的文人,大多给自己起“号”,用以表示个人的情怀。如,郑燮(xiè)的家乡,有座木板桥。他小时侯常从桥上过,很喜爱这座桥,后来就给自己起别号“板桥”。在写字作画的时候,他总要题上“板桥”这个别号。时间一久,人们都称他为郑板桥,原来的名字反倒没有多少人记得了。

古人相见,在名、字、号的用法上很有讲究。名一般用于自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当上对下,或尊称对方时,则称字、号,平辈之间,只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互相称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