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业承兑汇票风险

电子商业承兑汇票风险

举个案例,你看下

汇票贴现成“圈套” 云南某公司被骗5千万

得知云南一管理有限公司急需将一张金额5000万元的电子承兑汇票贴现后,朱某伙同同伙先冒充公司法人代表,又跟“中间人”套近乎,骗取受害公司的信任,待钱进入自己账户后,便趁机将钱卷走。近日,记者从西山区检察院获悉,朱某、沈某等5名嫌疑人已被依法批捕,案件将进一步审查起诉。检察官提醒,电子承兑汇票诈骗手段新颖,汇票贴现、转账迅速,应予警惕。

承诺汇票贴现 骗走他人千万元

去年5月5日,云南某管理有限公司因为资金周转需要,在昆明的一家银行内开具了一张为期一年、金额为5000万元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并需将该电子承兑汇票兑现。在开票期间,该银行客户经理张某一直向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左某推介,去其朋友的公司进行背书贴现业务,并一直承诺保证资金安全。考虑到在以后的业务中能和银行有更好的合作,左某同意去张某推介的公司办理背书贴现业务,并按照和“中间人”蔡某的约定,在5月6日上午10时按照蔡某通过微信发送的两条背书信息,在银行内将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给了蔡某指定的“江苏某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然而,意外发生了,虽然左某一直在催促回款,但一直到11时30分款项都没有回到账户,隐约觉得不对劲的左某便要求蔡某联系对方,把公司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退回来,对方答应退票后,一边解释“已经在打款了,款马上就到”,另一边便关闭了联系方式。直到12时,左某查看汇票流向才发现,汇票已被“江苏某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在招商银行签收。左某当即拨打了110报警。

该案涉案金额大,给受害公司带来极大影响。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民警侦查发现,朱某、沈某、冉某等人有重大作案嫌疑,在公安机关的紧密布控下,5月12日冉某被抓获归案,5月21日,朱某等人相继落网。

拉拢“中间人” 获得业务后诈骗

“经侦查查明,犯罪嫌疑人朱某与同伙沈某、杨某、黄某、阿大(在逃)、老陈(在逃)等人在得知该管理有限公司要将电子承兑汇票兑现后,便商量好将电子承兑汇票骗到手,他们先由朱某冒充江苏某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骗取该管理有限公司信任并得手后,迅速将该张承兑汇票卷走。”案件承办检察官介绍,该案中,朱某先拉拢了云南中介的“中间人”,以骗取受害公司信任获得业务,汇票得手之后又联系贴现公司非法贴现;沈某负责电子承兑汇票的背书操作,赃款转移的电子银行转账操作,并在作案后协助朱某销毁电脑。犯罪嫌疑人杨某、黄某为诈骗提供帮助。

检察官告诉记者,“中间人”专门为企业贴现做中介,很多意图骗取承兑汇票的人都会跟他们拉关系、承诺好处等,以获得类似业务。

在赃款的转移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冉某名下的深圳市某贸易有限公司于5月6日分三笔协助转移上述被骗赃款中6565000元。冉某供述称:“深圳市某贸易有限公司”系其朋友“阿龙”(现在逃)用其身份证办理的,转移赃款的账户也是“阿龙”利用其身份证办理的,申领该账户所留的联系电话也是“阿龙”持有的手机号码,该账户银行卡、网银、U盾由“阿龙”保管,密码由“阿龙”设置,其只是在需要当面签字的时候才出面签字,在银行卡申领成功后,“阿龙”给其3000元“工资”,其对转移赃款一事不知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电子商业汇票(包括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和电子商业承兑汇票)面临的风险基本上等同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所面临的信息技术的安全风险问题,比如说数据文件丢失、系统运行瘫痪、网络遭遇攻击,各种病毒入侵等。

    电子承兑汇票怎么操作:

    电子承兑汇票通过电子化的手段完成票据流转,主要的流转节点包括客户、开户行或开户财务公司、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每一个流转行为一般包括行为申请和行为回复两个动作。行为回复包括签收(同意行为申请)和驳回(拒绝行为申请)两种。系统同时支持申请方发起撤销操作,申请方的撤销操作和接收方的回复操作按照时间优先、先到先得的原则进行处理。

    电子承兑汇票期限是多长:

    《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商业汇票的最长付款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将电子承兑汇票的最长付款期限延长到了1年。作此规定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畅通企业的融资渠道。6个月的融资期限远远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适当地将其延长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增强了企业的融资能力。

    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票据盈利能力。延长付款期限将直接延长融资期限,直接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票据盈利能力。

    活跃票据市场。在商业汇票本身签发量没有大幅提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票据的交易期限,增加票据市场中可交易的票据数量。

    推动电子承兑汇票业务发展。将电子承兑汇票最长付款期限延长到1年对企业来说有着更大的吸引力,企业的财务压力也更小,故这个政策对推动电子承兑汇票业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