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信诈骗

如题所述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扩展资料:

预防电信诈骗小知识:

1、电信、银行、公安系统的电话各自有自己的平台。

骗子说你的账号涉及洗钱或者你的账号不安全,我要给你转到一个安全的账号,你要不信我给你转到公安局,转到银行。实际上不可能,因为各自是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平台,是不可能直接转过去的,所以千万不要相信他。

2、没有任何单位设置这种安全账号。

所谓的安全账号百分之百都是骗子设置的。自己的账号才是安全的,自己保密的账号才是安全的账号。

3、税务部门、财政部门对消费者进行退税的时候都会通过电信、报纸等部门公告。

比如机动车限行要退养路费都会在网络、报纸、电视上做公开宣传,绝对不会打一个电话说我要退你的钱,这些都是骗人的。

如果电话欠费,电信公司就会发一些欠费追缴单,也不会人工拨打电话。凡是涉及自己账户和密码的事情一定要冷静多想一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信诈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8
第2个回答  2020-09-18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接连不断的发生,他们利用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虚假信息诈骗,而犯罪分子的活动也是十分猖獗,很多被骗得民众都是损失惨重,其实,绝大多数诈骗犯罪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诈骗形式,希望提高大家的警惕。

"刷卡消费"骗术:他们通过短信向你发送“银行卡刷卡消费记录”“信用卡透支”等内容的消息,当你按照短信里的电话进行询问时,其实你就掉进了骗子的圈套了。他们会合伙起来扮演"银行“”警察“等相关工作人员设下层层全套,他们会”好心“的忠告你把钱转到他们的所谓的“安全账户”内,您所不知的就是这个所谓的”安全账户“其实是骗子事先用家的身份证明开设的户头。

“中奖诈骗”。“恭喜您,您已获得我们公司周年庆抽奖活动的幸运者,请登录此网址或拨打此电话领取您的奖品”这类诈骗比较常见,每个人估计都收到过这类短信或电话,当你真的相信自己获奖并登录或拨打对方给你的所谓领取奖品的方式,那么,会有人“合适你的身份确认中奖”,然后告诉你,你只有缴纳一定的“手续费”就可以将大奖搬回家了。但真实的中奖情况是不需要你缴纳任何费用后再领奖的。不贪小便宜,就不会有损失。

“冒充黑道组织”行骗。他们会打电话给你,自称是黑道上的人,说他们掌握了你最近做了坏事的证据,如果不想事情暴露,想要避免灾祸,必须将钱存入他们指定给你的账户。而这笔钱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接到这类电话,心虚的人最容易上当了,所以,身正不怕影子斜。

“冒充法院”。"你好,我这里是某某人民法院,你有一份传票未收取,特此通告,请及时处理,你的银行账户将被冻结“这是这类诈骗的常用手段。他们先是以法院为名,告知你信用卡欠费等,再将电话转给所谓的”公安部门“,说你的个人信息被盗,银行账户涉嫌洗黑钱,紧随而来的就是告诉你最好将钱转到”公安部门“的安全账户。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你要知道政府做事是不会通过电话告知的,他们会去家里进行询问的。

“冒充QQ好友”行骗。这类情况一般是犯罪分子利用木马等黑客技术盗取你的QQ账号,然后群发给你QQ账号里的亲朋好友,以你的身份告知亲朋好友说:我现在在外地,急需用钱,你先汇XXX钱给我,等我回来再还你,账号是XXXXXXXX".遇到这类情况最好先给找自己借钱的朋友打个电话。询问一下是不是真的。

电信诈骗手法真的太多了,但你只要做到陌生电话勿轻信,天上也不会掉馅饼,安全账户子虚有,转账汇款虚谨慎,难分警察真与假,拨打110来查询。

第3个回答  2016-08-24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最高法院2011年4月7日对外通报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解释,电信诈骗行为将受到从严惩处。
  解释将电信诈骗行为规定为可酌情从严惩处的情节,规定了5种情形酌情从严惩处: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2009年以来,中国一些地区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此类犯罪在原有作案手法的基础上手段翻新,作案者冒充电信局、公安局等单位工作人员,使用任意显号软件、VOIP电话等技术,以受害人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经济犯罪,以没收受害人所有银行存款进行恫吓威胁,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诈骗人员主要来自我国台湾地区。
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介绍,2013年,中国电信诈骗案件发案30万余起,群众损失100多亿元,这当中除了犯罪分子获得了利益,银行和电信运营商都在其中“分得了一杯羹”。[1]
其中台湾近10万人靠电话诈骗大陆人为生 每年骗走大陆80亿。追问

哦哦,谢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