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

谢谢大家,请回答得多一点!这是我们政治经济学里的一个问题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剩余价值率。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股份资本和股息。土地所有权和地租。土地价格。

2.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和私人垄断的形成。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垄断利润。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

3.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要点讲解:

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者沦为工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

1、资本的概念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和一般表现形式,但货币并不就是资本,货币与资本的区别从静止状态看,是无法区分的,即从货币本身,无法判断它是不是资本,要想判断,必须从运动的过程看,即从货币流通与资本流通来看,才可以判断两者的区别。资本包含以下含义:

(1)、资本是可以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价值。可以是物,可以是货币,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但必须有价值。

(2)、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资本具有增殖的能力是资本最根本的特征。

(3)、必须是在运行中不断增殖的价值。准备增殖的最终源泉是劳动。

对资本的本质必须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自然属性看,资本是一个属于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是通过在连续不断的运动中占有和支配剩余劳动,以取得价值增殖的价值,它属于社会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要素,资本本身不反映社会关系;

从社会属性看,资本与一定社会制度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相联系,就必然反映该社会的本质特征,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一种历史的生产关系。

资本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增殖性、返还性、运动性、风险性、社会性(资本具有生产关系的社会属性)。这五个特征是密切联系的。对资本所有者来说,返还性是前提,增殖是目的,风险是压力和动力,运动是实现增殖的条件;但任何资本形式,都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

1、 简单商品流通的公式

W(商品)——G(货币)——W(商品)。这个公式表示的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商品生产者出卖商品,目的是用货币购买另一种使用价值,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是为买而卖。

2、 资本流通的总公式

G(货币)——W(商品)——G¹(增殖的货币)。此处的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G—G¹只是此公式的简化)。

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联系:都是买和卖两个阶段的统一。

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易考选择题)

(1)、运动形式有区别,起点和终点不同,流通的媒介不同。

(2)、流通的目的不同,即对商品的追求点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是为了追求使用价值,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交换价值本身。

(3)、流通的内容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两极是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资本流通的两极是同质不同量的货币。

(4)、流通的运动限度不同,简单商品流通是为买而卖,目的是为了占有某种使用价值,其运动以满足某种需要为限度。资本流通是为卖而买,目的是获取交换价值,试图通过量的不断增大获取最多的财富,运动没有限度。

(5)、价值运动情况不同,在简单商品流通中,流通过程一结束,价值的运动也就消失了,在资本流通中,价值运动永不消失,资本价值成为自动的主体,在运动中保存自己,增大自己,不断地进行增殖。

资本流通不同于商品流通的最本质特征它能够发生价值增殖,并且是无休止的自行增殖,正是这种价值自行增殖的运动,使货币变成了资本。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盾。从表面现象看,剩余价值是从流通中产生的。其实这是一个假象,流通过程不可能使价值增殖。因为如果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交换,则任何一方都得失相当,不可能发生价值增殖,如果按照不等价原则进行交换,一方多得的,正是另一方所失去的,价值总量也不会增大,只是总价值在社会中的分配发生了变化。但是,剩余价值的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如果脱离流通,商品所有者不会同其他人发生任何交换关系,那么是不会发生价值增殖现象的。因此,价值增殖“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易考辨析题或选择题)

解决以上矛盾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也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易考选择题)劳动力商品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由此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基础和前提,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确立的决定性条件。

3、 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能力,它不同于劳动,劳动是劳动力发挥的过程,劳动力则既包括人的体力也包括人的脑力,劳动力只有在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中才能得到实现,有劳动能力而不劳动,就是劳动力的浪费。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⑴、劳动者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支配自己所有的劳动力;⑵、劳动者在生产资料方面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劳动力出卖的不是劳动力的所有权,而是劳动力的定期出让的使用权。

以上两个条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劳动力市场上,资本家和劳动者似乎是“平等”的关系。但一进入生产领域,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时,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属于资本家所有,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可以在劳动时间宁内任意使用劳动力,迫使他们为自己创造剩余价值,这时,“平等”的面纱就会脱落了,不平等的本质就会表露无疑。

4、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1)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用于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的恢复;(2)劳动者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3)劳动者受教育和培训的费用。

此外在劳动力的价值决定上,还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即劳动者必要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不仅指人的生理上的最低需要,而且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维持劳动者正常生活的需要,因为它与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关。这是劳动力商品不同于其它商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相对的、动态发展的,不能用绝对的、静止的标准去衡量。

在劳动力这个商品中,使用价值对资本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力商品的最主要特点——其特点就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这一点不同于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其他商品使用后使用价值就消耗完了,而劳动力却能在使用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超过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目的就是要劳动力为他创造剩余价值。(易考选择题)

劳动力商品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1)、解决了政治经济学史上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马克思第一次指出劳动力和劳动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科学地揭示了劳动力商品所具有的特殊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惟一真正源泉。

(2)、劳动力商品理论揭露了资本增殖的秘密,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

(3)、劳动力商品理论揭露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关系的本质。两者的关系根本不是“自由”、“平等”的关系,而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工人实质上是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

5、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二重性)

(1)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区别于其他社会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首先,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所有;其次,劳动成果或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2)生产剩余价值即价值增值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根据劳动二重性,工人的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之中,而他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之中形成新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工人的剩余劳动成为剩余价值的源泉。

因此理解价值增殖过程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使用价值,并转移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旧价值,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二是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在劳动过程中,资本家要求工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但生产使用价值并不是资本家的根本目的,他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之所以必须关注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家最关心的是价值增殖,即生产剩余价值。

(3)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就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劳动过程只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价值增殖过程本身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即无酬劳动的物化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15
资本主义国家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是剥削广大发展中国家来维持的。
就拿美国为例,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比如美元政策、局部战争等转嫁国内矛盾,控制能源物质价格,并通过金融战扰乱他国经济,当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日本经济泡沫都有美国人的影响在里面。
第2个回答  2006-11-25
资本主义国家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是由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也是无产阶级长期不懈斗争的结果。还可以说是资产阶级为调和阶级矛盾而被迫进行的让步。
高工资的负面影响是部分制造业岗位向低工资地区的外迁,这是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制造大国的根本原因。
第3个回答  2006-11-25
一般说来,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社会主义国家整体工资水平(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福利待遇)高

但比封建主义国家工资水平当然就高多了

瑞士、北欧国家是比较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6-11-25
别瞎扯谈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就不被剥削吗?看看自己就知道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