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三个根本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哈喽,小伙伴,你好,很高兴又可以以笔记的形式,复盘和学习。在上一节亲子课程,波波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同明的3133的幸福教育法,你是否还记得很清楚,究竟同明3133的幸福教育法是哪三个呢?

在这里咱们在回顾下:

3133中第一个“3”,最关键的就是我们要从整体上去了解孩子教育这件大事,作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项工作,培养孩子的这一件事情

①你的目的是什么?(让孩子一生幸福?)

②你培养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德才兼备)

③培养孩子的方法是什么?

3133中第二个“1”,讲的是一个抓手和路径,就是要接纳孩子。

3133中第三个“3”,讲的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对内、对外、内外合一)

3133中第四个“3”,要做孩子的陪伴着、支持者、引领者。

详细的内容就不在这里赘述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三个根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幸福四象限。

哈佛大学透过76年的研究,最终发现,幸福是人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深的渴求,所以,给大家看一下,增加关于幸福的一些理解。关于幸福四象限的说法,值得我们大家来学习。

我们说到幸福的时候,并没有把它深入的去思考,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幸福四象限,您可以去看一下。

在第二象限,也就是说是把成功当作幸福的,我们把它叫做溺水式的幸福,这种幸福观的特点就是,现在不快乐,不停的追求着将来的目标,期待将来目标的实现,能带给自己快乐。

家长如果用这样的幸福观教育下的孩子,就可以很明显的在说这样的话:孩子呀,你可以现在辛苦也没关系,等到你上一个好的小学就好了;现在辛苦没关系,等到你考上大学就好了;现在我们辛苦点没关系,等到将来找到一个好工作就好了;总是把这个幸福寄予在未来上。

那么如果一个孩子他没有任何幸福的童年,是否他可以到达一个幸福的成年生活呢?甚至他可以去获得终其一生的幸福呢?那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是是完全不可能的。

如果一个孩子他在童年没有感受过爱,没有感受过关怀,没有感受过创造,没有感受过发自内心的热爱,没有感受过所有的跟人链接上的这些温情的话,那他的将来幸福是非常难的。把成功当做幸福是非常典型的一种幸福观,或者叫做局限的幸福观。

第三象限叫做跳楼式幸福,这样的孩子他现在不快乐,对将来也没有目标,感到很迷茫,所以这样的孩子,其实就容易抑郁,放弃,甚至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育的悲剧,比如说轻生,那其实是非常可怕的。

在第二种主流价值观中,把成功当幸福,孩子现在虽然不快乐,但他充满了斗志,他对未来有种期待,他会以为我考上了一个好的大学,我就能够幸福了。而在第三象限中,是把解脱当做幸福。

第四象限是什么,就是把享乐当做幸福。只是追求现在的快乐,对未来没有任何目标和思考。现在独生子女的这种221的家庭模式(2个老人1对父母1个孩子),对孩子非常溺爱,导致孩子非常自私,不会考虑任何人,所有的事情都先以自己是否开心为主,只追求现在的快乐,对未来没有很多的思考。他们认为享乐就是幸福,未来究竟怎么样我不管,我只追求现在我快乐,我开心就好了。

以上这三种都是错误的行为,那我们自己来看一下,幸福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我们可以去真正是用心感受下幸福,从父母教育的角度,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考虑,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啊?真正的幸福就是现在是快乐的,同时呢,对未来是非常有目标的,现在是正向的对未来也是积极追求着将来的目标。

我们就会看导这样一个孩子,现在是正数,未来仍然是正数,那这样的孩子,那他是具备终身幸福能力的孩子。首先他就具备了这样一个地基,他有一个正确的幸福观,他会积极上进,很开心,很阳光,同时呢,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这个幸福观就让孩子具备终其一生幸福的能力。

第二个根本问题就是培养孩子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究竟怎样我就知道我这个孩子已经培养成功了呢。孩子要具体三个标准:

1、对内要负责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自立,独立。出了问题要能够负责任。

2、对外要有爱心、有责任心。孩子的爱心从哪里体现?如果一个孩子他不孝敬父母啊,不尊重长辈,不尊重老师,我们可以说这个孩子是看不出来他的爱心的,所以一定是先从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尊敬老师啊,尊敬师长,让最基本的开始。

3、德育。当你有了好的品德这个厚厚的土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所以责任心是才华的地基,爱心也是才华地基,1和2就是3的总结。

具体该怎么去培养德才兼备的好孩子呢?其实源于孩子内心的驱动力。德是指内心的自律,行指行为上的优秀。

在培养标准上老师总结了很落地6个字的标准叫:不妨碍不伤害。

好孩子培养的标准,对内要有责任,德行的基础来源于对自己的责任。负责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够自足的根本。

责任分成4个部分:下图

老师送给大家三句话:

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

第三句话

好的孩子不是被爸妈驱打着培养的,不是在家长的唠叨说教中成长的,相反,孩子自己要有强大的内驱力,要有责任心,他自己单独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在成长。作为家长要充满爱得去对待孩子。

好的教育不是对孩子高要求,而是能让孩子对自己高要求,最终的目标就是培养一个对内有责任,对外有爱心,对内有爱心,德行优秀,能力突出的有正确幸福观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他真的对自己有高要求。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成长,尤其是妈妈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以一棵树画图表示,那父母就是树根,当我们能够踏下心来学习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有耐心,越来越看到孩子的优点,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我的笔记属于简洁版,其中的内容细节,还需要细细的拆解。如果有需要的宝妈,可以在同明幸福学院来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