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读小学的孩子说自己学习有点吃力让父母给自己报补习班父母该答应吗?

如题所述

父母肯定要答应的,毕竟孩子自己想要学习没有比自主学习以来的更开心的事情,所以孩子如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作为家长的就应该给他报补习班,何况还是他自己提出来的更要给他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07
这个问题说的的确是事实。作为80后出生的娃儿,我说一下我们那时候上学和现在孩子上学的不同。
书包
我们上小学的时候,书包里面基本上就是语文数学,到了高年级的话可能会有科学(时间太久了快忘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练习本作业本,也曾发过音乐和美术书。只不过是发下来就当了包书皮。那时候上学拎起书包就走。根本不会像现在一样书包重的要命。反观现在的孩子们的书包里面各种书籍都会有,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课本外,还有各种练习册,各种彩笔。很多学生甚至还会背着课外补习班的书籍。整个书包算下来至少得有十斤重。甚至现在一年级的学生书包就有这样重,沉重的书包背后就是沉重的学习负担,学生怎么能不累呢?
作业
我们小时候的作业是非常的少。除了语文就是数学,而且数学的内容要比现在简单得多。老师留的作业也是非常的少,基本上在学校就全部完成了。剩下的时间就是回家和同学们一起打打闹闹。完全不会为作业而烦恼。再看看现在的学生。每天面对的就是无穷无尽的作业,除了要完成学校老师留的作业,还要完成课外辅导班的作业,作业堆积如山并不为过。繁重的作业让现在的小学生苦不堪言。每天除了写作业就是做作业。作业量如此之多,让很多小学生每天的作业完成到很晚,保证不了充足的睡眠,严重的影响了第二天的上课状态。而且现在的作业不仅仅是给学生自己留的。更让很多家长苦不堪言,每天要陪着孩子写作业。每天要给孩子签字,每天要陪孩子读书,每天要给孩子打卡,如此多的作业负担让工作一天的父母更是疲惫之极。
辅导班
说实话,我到高中以后我才知道有辅导班这一说法。当时的想法也很幼稚。听到有的同学在校外补习班进行补习。当时的想法就是有钱没处花。好好地在学校学习就够了,干嘛非要到补习班去补习?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更是根本没有听说过有课外辅导班,学习上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在学校解决的。有问题问老师,那个时候的老师也非常有责任心。只要有问题,哪怕是晚下班老师也会耐心地讲解。而且那个时代的家长没有现在的家长教育意识那么强。学生学习好了就好好供,学习不好了,初中毕业就开始辍学打工去了。
反观现在的小学生,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校外补习已经成为一种风气,现在的家长也是非常焦虑。担心孩子的成绩下降会影响以后将来上大学,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会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甚至有的学生从周一到周日除了在学校上课以外,其他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校外补习班。每天往返于学校和课外班。让孩子忙得焦头烂额,作为家长也是异常的焦虑,异常的疲惫。
我是老师,也是家长。我儿子是90后,讲真,对于自己家孩子,我从来没有感觉累过,却让班级的孩子累得要死。我们老师也经常会聊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孩子接受能力这么差?我们也进行过分析,大体有以下原因。
知识容量大。
这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孩子所学的科目越来越多,而知识的容量也越来越大,有许多数学知识,过去是初中的内容,现在进入了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量大大增加,再加上英语、科学、道德与法制等,孩子感觉很吃力。
孩子年龄小。
过去孩子上学年龄是年满7周岁,现在入学年龄是6周岁,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岁之差,往往表现在思维、认知等方面是有显著不同的。
3、家长过于焦躁。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严重,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揠苗助长,急于求成,提前给孩子补习、上各种辅导班、加大孩子的作业量,这些做法无疑伤害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厌学心理。
社会原因。
不同的分数上不同的大学,不同的大学可能会决定孩子的人生,因此,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校、教师、家长都希望孩子考一个好的分数,这些期望化作实质的作业、辅导,都转化到孩子身上。
没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从高考成绩来看,教师子女普遍要更好一些。就拿我所在的一所农村学校来说,在职教师不足20人,家里的孩子最低学历是大专,80%以上的孩子就读于985、211,包括北大等高校。许多家长都说,那是因为你们老师会辅导。其实,孩子真的不是辅导出来的,而是陪伴、阅读和习惯。至少,我自己的孩子,只有在小学一年级时看过作业,养成习惯后,从二年级开始,我就再也没有过问过作业,只是陪着他一起读书。
基础知识不过关。
如果小学低年级孩子没有一定的识字量,阅读能力自然差,从而影响他的理解能力;而如果没有熟练的口算能力,在数学的学习中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小学低年级一定要打牢基础关,再往后的学习就会轻松许多了。
时代不同,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不一样。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一样。
80后小时候与现在的孩子相比。在家的地位差的比较远。没有那么金贵。比如吃饭穿衣都没有那么调皮。上学的时候,更是随随便便,附近有什么学就上什么学。80后上学的事儿,家长主要是帮助孩子报名儿,按时交学费就行了。现在的孩子不一样,一生下来就是金豆子,家长们会对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买最好的东西给他们吃,拿最好的衣服给他们穿,尽自己的能力,让他们上最好的学校。家里会安排一个人,专门接送他们。80后们,家长对他们的管理比较粗放,现在的孩子,家长对他们的管理要精细化得多。
80后的家长们,与现在的家长们相比,基本素质不一样,对孩子的期望值也不一样。
80后的孩子们,他们的家长文化水平一般比较低,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没有那么高,基本上任其自由发展。现在这一代孩子的家长,文化素质都比较高,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比较高,个个望子成龙。生怕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失误,有什么落在别人后面的地方。因此80后的家长们,辅导学生根本没那个能力,由于对学生期望值比较低,他们也没有心思去辅导他们。现在的家长,大多对孩子有辅导能力,对孩子的学习抓的比较紧,能够比较自觉地辅导孩子,因为他们知道,不认真辅导,会落在别人后面。
80后与现在的孩子相比,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方式不一样。
80后们上学,学生的在校时间也比较长,小学下午有三四小时,学生在学校基本上把作业都做完了,一般不会布置家庭作业。孩子学习写作业,家长基本不多管。现在的孩子上小学,下午在校时间两小时,早早地放学了。并且老师会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这东西是家长们最头疼的事儿。可是头疼也不行,还得硬着头皮干。不然,不但自己的孩子没学会,而且还会受到老师的抱怨和批评。
80后们上学 ,家长基本没什么事儿,从来不多管。
现在的孩子上学,家长盯着学生,时时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准备为孩子的学习服务。比如购买资料了,作业辅导了,开家长会了等等。
80后们上学。与现在的孩子上学相比,除了正规的学校学习内容以外,课外的负担不一样。
对于80后们来说,学校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课外基本上没什么负担和学习内容。现在的孩子不一样。除了在学校上课以外,还要上校外辅导班,什么钢琴啦,绘画啦,跳舞啦,不一而足。
80后们上学,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家长从来不多管。
现在的孩子上学,家长要求孩子一定得会。于是就催生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单单是补习班的接接送送,就给家长们增加了不少麻烦。80后们上学,不但家长省力,孩子也省力。现在的孩子上学。不但家长累得要死。孩子们也累得不亦乐乎,失去了应有的天真和自由。
时过境迁,毕竟时代不同了。人们对教育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现在小学生的家长基本上都是曾经的80后。而80后这一代人在这个时代应该是过得最累的一批人,什么时候都没赶上,面对的都是残酷的竞争和压力。在这种状态下,不得不对自己的孩子严格要求,不得不对自己的孩子抱以更高的期望,不得不去面对更多的焦虑。
80后也许拥有了快乐的童年,但是绝对不会有轻松的中年。
第2个回答  2022-04-11
当然应该了,说明这个孩子很清楚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还想着要去改变,非常好的学习苗子,说明他并不甘于自己落后,很努力

高铁乘务

招应往届初高中生

新能源汽车技术

技能+就业

焊工培训+考证

焊接技术专修

二手车评估

培训+考证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招生简章获取学费专业开设在线课堂预约参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