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做到理性消费?

如题所述

零 导读

近年来,大学生是高消费群体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家长们都想为孩子提供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尽家庭最大能力在经济上为孩子提供帮助。但是部分家长并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树立理性消费观,出现“从众”心理,别人的孩子过着“优越”的生活,也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体验到;大学生自身还未形成理性的消费观,攀比现象日益严重,各种名牌商品已经充斥在校园内,请客聚餐成为大学生之间交往的常态,由于大学生无法进行合理消费、规划消费,导致超前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各种不良社会风气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观,对奢侈生活的盲目追求、对消费不加以节制,从而导致大学生的生活费超额支出。

显而易见,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理性消费。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商品、活动,让你克制不住自己蓬勃的购买欲,激情剁手,随之而来的是接下来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节衣缩食。


壹 大学生奇特的消费观

有人说当代青年消费与价格高低无关,只要自己觉得值得就好。

每当月底,总能在无意间听到许多同学感叹自己的“贫穷”。其中被反复提起的词就是——消费、生活费。看来大家都对手中的钱包感到一丝丝迷茫啊!要说消费观,大家想到的应该就是:买买买,吃吃吃。在大学生看来800块钱的衣服可以买,但八块钱的邮费绝对不能出;球鞋、口红多少钱都可以买,但15元的会员要借着用,衣服的第二件相等于不要钱。

一时消费一时爽,殊不知早已陷入了盲目消费的漩涡。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贰 大学生如何做到理性消费?

1、摆脱虚荣心

一定要拒绝攀比消费行为,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崇尚一些高消费奢侈品,就盲目去超额消费。

可能你想得到的夸赞,会变成他人的鄙视。

不可否认,也有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能够负担得起高消费,但我们要认清自身消费水平,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摆脱虚荣心,做最真实的自己。

2、控制购买欲

说到“双十一”、“满减”这类词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

不少同学在这些活动中频频“剁手”,甚至对于那些非必需品也冲着打折、多买多减,盲目冲动下了单,结果也只是安置在角落。

每次花的越来越多,却总是控制不住去买买买,最后剩下还不完的花呗和欠不完的债,所以控制购买欲十分重要。

可以提前列出购买清单,分为两类:必需品、非必需品,然后对它们进行取舍,提前预算支付金额,少则最好,多则不付;还要培养一定的防范意识,对商品价格有所了解,避免遭受坑骗。

3、克制冲动消费

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很多时候容易冲动,所以消费前应该“三思”。

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要懂得如何搭配选择,才能让我们得到更多优惠。

如今我们的生活费来源于父母,在花费之际也要常为父母考虑,要懂得生活的艰辛、挣钱的不易。

冲动消费带来的后果,可能就是巨大的浪费,甚至会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反而得不偿失。

叁 一些省钱小Tips

1、设置自动存款。在支付宝设置蚂蚁星愿,设置每日存款数,定期冻结,不知不觉,可能会攒下不少哦。

2、少买奶茶。一杯奶茶下肚,不仅会长胖,还不利于身体健康,一周一杯奶茶10元,一年就是520元,买些资料不好吗。

3、不要囤大量零食。曲奇,蛋糕,方便面......尽量少吃,大学食堂的饭好吃又实惠,何必抱着零食当饭吃。

4、养成记账习惯。平时规划自己生活费的支出,养成合理的记账习惯,比如用备忘录或者记账app,把不必要的支出标出来,提醒自己减少这类冲动消费。


结语

总而言之,希望同学们们可以树立良好的消费心理,做到理性消费:不盲目、不从众、不过度使用金融产品,量力而行进行消费,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理性消费的你,加油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4

在这个划两下屏幕就可以完成购物的时代,冲动消费变成了一个常见的问题。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口中的冲动消费实际上只是一种“即兴购买”(impulse buying),几乎人人都曾经历,家里总有几样基本没用过的东西。

本文主要内容:

大学生如何合理消费

    收到生活费,马上把钱分成3份,之后再去考虑消费的事情

    阻止自己即兴消费的8个小妙招

那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刚脱离父母开始财务自主决定的阶段,怎么做到合理使用呢?

首先,收到生活费,马上把钱分成3份,之后再去考虑消费的事情。

第一份,先拿出10%。存到一个储蓄账户中,这个储蓄比例一般不会对你的生活质量有大的影响。未来,随着你对自己的消费掌控力越来越高,可以调整这个比例。

第二份,把你吃饭、交通、手机话费等必要的生活开支,大概估个金额,保留在生活费的银行卡里,日常用时,正常刷卡支付。

第三份,剩下的钱可以转到余额宝,或者微信零钱+这样的电子消费账户,做你的弹性消费基金。如果你想买想要的、但不是一定要买的东西,比如想和同学出去搓—顿,可以用这个账户支付、转账。

记住,收到生活费,马上动手做好这些转账动作。


那我们的生活费在完成这些动作后,剩下的消费基金在消费的时候,怎么理性消费呢?如何阻止自己即兴消费?

1.在买东西前假想如果你下周要搬寝室(或者搬家),你是否愿意把它带走。如果答案是不,那就再考虑考虑。

2.线上购物,遇到犹豫的东西,先加入购物车或收藏夹,暂时不下单付款,给自己至少3天的冷静期。如果3天之后,还觉得自己很需要,那就大方付款吧。

3.去取一些纸币,线下消费的时候,尽量使用纸币来结账。用手机支付1万和拿1万纸币支付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使用纸币能让你明显感受到手里的钱在变少,让你对每一笔消费都更有感知。

4.取消电子账户的免密支付或指纹支付,增加自己的支付成本。如果自己在短时间内没有完成支付的动作,冲动消费的欲望就会衰减。

5.你只需要回想一下自己所拥有的同类物品。比如,在逛街时遇到了一个很好看的杯子,但它不在你购物计划里。这时候,回想一下你自己的杯子和你最近使用它时的具体感受和使用细节。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抑制住你的购物冲动。

6.如果控制不住自己使用花呗、信用卡这样的消费信贷工具,那就把花呗调低额度或关掉,信用卡也可以暂时停掉或销卡,好的消费习惯养成之后再开,也不迟。

7.付款购买前,把要买的东西告诉朋友或家人,在讨论过程中,你的购物的冲动就会慢慢冷却下来。即使最后买了,也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不是冲动消费。

8.想置办大件商品的时候,建议别直接卖,先租来试用。淘宝、58同城、闲鱼等网站上,都有这样的租借服务。如果这个东西真的能给你带来方便和快乐,再买也不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4-13

当代大学生作为独立的消费个体,经常会盲目消费,应当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不让消费支配你,而是你去支配消费。

——前言


一、经济来源


①生活费来源于父母

大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花销是由父母提供的,父母宠爱孩子,总是会告诉孩子该花就花,不要省着,不要亏待了自己,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超额消费,不但生活费不够,还要向家里额外要钱。

②课余打工赚钱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充足,一部分人会选择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或兼职,来赚取自己日常花销所需要的钱。

③奖学金

还有一部分学生努力学习,每年可以通过申请,拿到校级或国家级奖学金,这也是大学生的经济来源。

二、消费规划


①有计划的分配

拿到生活费的第一天,要简单的做个花销计划,大概算一算吃饭、生活用品、话费、衣服、日常聚餐等等各部分要花的钱,给每部分分配一个额度,消费不能超过这个上限,这样消费起来心里便有了大概的计划。

②学会记账

去掉那些无用的消费,每个月可以定期的存一部分钱,可以在每个月开始拿到生活的时候先定性的把钱存起来,剩下的钱再用于花销,这样不会多花,还能定期存下钱,日积月累,你就会感受到存钱的快乐,这些钱可以用来做一些有用的值得花钱的事情。

三、不冲动消费


去掉那些无用的消费,每个月可以定期的存一部分钱,可以在每个月开始拿到生活的时候先定性的把钱存起来,剩下的钱再用于花销,这样不会多花,还能定期存下钱,日积月累,你就会感受到存钱的快乐,这些钱可以用来做一些有用的值得花钱的事情。


四、学会存钱


去掉那些无用的消费,每个月可以定期的存一部分钱,可以在每个月开始拿到生活的时候先定性的把钱存起来,剩下的钱再用于花销,这样不会多花,还能定期存下钱,日积月累,你就会感受到存钱的快乐,这些钱可以用来做一些有用的值得花钱的事情。


结语


金钱来之不易,大学生们不要冲动消费,消费前先考虑好这笔钱到底要不要花,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个理性消费的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4-14

对于理性消费,我觉得对于和同学之间相处的时候不要盲目攀比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我们都知道花钱的时候会带来娱乐感,但是现在大学生没有自己的赚钱能力,一切都是靠着我们的父母,如果你是有钱无所谓,那当然是无论咋花都没有问题。但是对于我们家里一般的就不能超出消费,更不能去碰校园贷。这是自己的能力之下干的事情,这也是对自己负责。

2、求实。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零食,平时吃饭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奢侈品就太多于昂贵,有钱人有资本当然花这个钱也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现在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东西太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还是前面的一句话,对于自己能力能够消费之下。

3、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这就要考虑你自己自身的情况,你家里的情况,你父母的支持,现在的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之下,就很明显对于超出消费,是不能做的事情。要多为能不能活下去这个情况多考虑。

4、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5、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一点肯定不要去盲目攀比。对于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之下,盲目攀比无法带来对于我们自身一点好处,还不如多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帮助社会,为社会做贡献,让自己的自身发挥出对自己最大的价值,不要辜负父母对于我们的期待,祖国对于我们的付出。做出理智消费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就锻炼了我们自己自身对于钱财的控制,也有利于以后工作有更好的经验

第4个回答  2022-04-11

我们大学生是社会公认的高消费群体,刚上大学,有了消费自主权,吃穿用度全都自己说了算。虽然理性消费的学生仍是大多数,但有不少人握着手中的生活费,开始迷茫起来。买东西不考虑价格,喜欢就买,这已经是大学生消费的常态。


我读大一的时候,有个室友,他父母一次性给了他半年的生活费,他两个月花光了这些钱。这是明显的控制不住自己,我相信不光我遇到过这样的例子。


所以,怎么克制自己呢?


有的学生会抱怨:不知道钱是怎么花光的,也不知道该如何控制支出。这个时候学会建立自己的“小账本”是个很好的办法。尝试记账和预算可以很有效地帮助你安排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也可以避免糊涂消费。看看自己主要支出在哪,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


买东西之前问问自己是不是必须要买,有些时候,你只是觉得有了某种东西会给你带来方便,可事实证明买了之后完全没有用处。举个例子,我有位同学发了奖学金不知道做什么,买了一款手机说是平常看视频看电影专用,买了之后用了几次,后来那款手机就一直没再用过,这就是冲动消费,我们要避免冲动消费。


尽量不要使用花呗一类的功能,透支消费发费在大学期间是非常不提倡的,这是个无底洞,你会发现你每个月的生活费大部分都去还了上个月的花呗,有的时候越积攒越多,每个月只能还最低,所以不建议大家开通这类功能。


为此我们要定下一个目标,把这笔生活费如何去使用,用多少钱做为日常消费.多少钱做为结交朋友.多少钱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等等。


然后得明白我们现在已经踏入了半个社会,我们要学会自己去理财,去规划使用这笔钱,我们可以把这笔钱存下来做为日后创业的启动资金,也可以用来交朋友,或者用来买书充实自己,但是不能超过这个金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