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的为人和命运

如题所述

李纨在《红楼梦》中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她家世背景是典型的书香门第,父亲是国子监祭酒,是个出人头地的读书人。可是李纨的教育水平不高,人才能平庸,有些世俗。个性和王夫人有几分相似,比较和善老实,可是为人吝啬,斤斤计较,不像王夫人那样肯行善积德。她是贾府贾政这一支的长媳,又给贾母生了嫡亲的重孙子,可是因为丈夫去世得早,她是寡妇,按照贾府的规矩是不能管家的,所以王夫人只能把自己的内侄女凤姐从贾赦那边请过来替她管家,她在贾府的地位其实是被凤姐替代了。李纨一股脑地接受了这个命运,把所有精力都用于抚养贾兰,教引未出嫁的小姑,完全不过问贾府上上下下的事务。

李纨的个性和王夫人相似,也与袭人相似,可以看得出来,李纨是王夫人相中的儿媳妇,并且她也很争气,完全符合王夫人的期望,很快给贾政王夫人生了孙子不说,在丈夫死后,也能一心一意守寡守节,过着索然无味的生活。

01

关于李纨,贾宝玉有一段妙评,隐藏在书里。在贾政带着一大群清客相公和贾宝玉一起初赏大观园的时候,贾政等先是去看了后来林黛玉住的潇湘馆,当时叫有凤来仪,接着又看了后来李纨住的稻香村,贾政问宝玉稻香村和潇湘馆相比如何?贾宝玉是怎么回答的?他说,不及有凤来仪多矣!就是稻香村比潇湘馆差远了!什么地方不如?因为稻香村很明显是人为的,不够天然,有很多压抑本性,伪装质朴的地方。宝玉这个评价的意思是,要求青春守寡的人过殉葬一般的生活是非常不人道的,这是人为的思想禁锢,完全不尊重人的天性!在繁花烂漫的时节,青春善感的年纪,却要像枯树槁木一般过着苍白乏味的生活,这哪一点称得上自然?

贾政这个道学家,听到这番话岂不是急火攻心?未等宝玉说完,就要把他叉出帐外!曹公设计了这个宝玉不怕死而大胆反驳贾政的情节,无非是要宝玉说出曹公自己对于封建礼教中要求妇女守寡而男子却可以续弦再娶的不公正待遇进行严厉批判!

02

可惜,书中的李纨就是一个封建殉道者!她虽然是读书人家的女儿,可惜她的父辈只是接受了满口仁义道德的封建礼教教育,所以对她的教育也只是列女传之类用来禁锢妇女思想的腐朽没落的东西,她成为自己命运的牺牲品也就是自然而然的发展!李纨,原本可以改嫁,或者至少发展一下其它才能,当家理财等等,可是都不行。不仅不能改嫁,家务都不能插手,只能形同槁木地养育儿子,陪伴小姑!

李纨出现在金陵十二钗正册,是因为她在贾府的地位么?还是因为她的悲剧性?在薄命司中,每一个女孩子都有其不幸之处,正册中的十二人,其中黛钗是一个人,每一个都是不幸的化身,都代表一种受损害的命运,李纨入选,是不是因为她是青春守寡又甘于被命运摆布的代表?你看李纨在正册中的图画和判词,“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这个图画和判词揭示的命运是,贾兰不负寡母的期望,最终科举应试成功,所以是茂兰,而李纨自然也就官封老诰命,成就了晚来的荣华富贵。可惜,年华已老,青春已逝,年轻时形容枯槁,低眉顺眼,生活得如同木头一般,现在年老了,就算拥有无尽的珠宝,富贵荣华,又能享受什么呢?所以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如贾宝玉说,这怎么会是天然的呢?明明是人力强为的,是摧残和扭曲人性的作法啊!

03

李纨有没有感叹自己命运不济的时候呢?也有!你看,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合情哥哥偏寻根究底中,很多人聚在一起谈论每个房里心腹丫头的好处,李纨道:"你倒是有造化的。凤丫头也是有造化的。想当初你珠大爷在日,何曾也没两个人。你们看我还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见她两个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爷一没了,趁年轻我都打发了。若有一个好的守得住,我倒有个膀臂。"说着,不觉滴下泪来。李纨谈到平儿的时候,想到自己,心酸不已,于是大哭一场!这在李纨,是少有的真情流露!是的,被放走的丫头尚且还有人生可以期待,而自己只能形同槁木,是羡慕还是悲哀,李纨的眼泪令人感叹唏嘘!

04

在宝玉生日的夜里,怡红院群芳开夜宴,李纨也在座,并且她也抽了花签,抽到的是腊梅花,书中说,李氏摇了一摇,掣出一根来一看,笑道:"好极。你们瞧瞧,这劳什子竟有些意思。"众人瞧那签上,画着一枝老梅,是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注云:"自饮一杯,下家掷骰。"李纨笑道:"真有趣,你们掷去罢。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这个花签,是预示抽签人日后的命运的,李纨的命运也预示在其中。腊梅花,是在百花开尽之后,在严寒的冬日,在寒风萧瑟之中一枝独秀的花,也就是说,当贾府败落之后,所有的姐妹们都如百花凋零,各自飘零的时候,李纨因为贾兰科举考试成功,成了老封君,一枝独秀!除了这一层意思之外,还有一层隐晦的意思,就是腊梅开在冬天,虽然傲雪,但毕竟已经在一年的尾声了!所以,李纨虽然最终有了扬眉吐气的一天,可是她的人生已经到了尽头。李纨的人生,大半在形同槁木中度过,到了生命的尽头,才开始真正享受富贵荣华,但是这种颠倒错位的人生,能是快乐的么?

李纨的薄命,其实远胜她人!

05

在李纨的判词中,有枉与他人做笑谈之句,显然是一种有嘲讽意味的感叹,李纨虽然人生错位,年轻时没有幸福,年老有福享不了,可是毕竟把贾兰培养成人了,何以会成为笑谈呢?这句明显是话里有话!在红楼梦曲牌中,关于李纨的一段是〔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这段对李纨命运的描写近乎狰狞,说她虽然遂了心把贾兰培养成人了,可是黄泉路已近,又说贾兰虽然当了大官,可是李纨没有给子孙积德,似乎暗示一则李纨做过不道德的事情,二则贾兰的命运可能会因此受影响,因为因果报应!那么除了命运多舛,李纨自身存在着什么问题呢?我觉得李纨因为守寡,又有幼子,所以行事比较自私,这也可以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说,李纨是贾府为数不多有忧患意识的人之一。她丈夫早逝,孩子年幼,自己守寡,除了大家庭外没有别的经济来源,所以她对金钱非常在意。按照贾府给她的待遇,本来可以不用操心金钱的,因为每年收入远大于支出,但是李纨非常注意节俭省钱,说穿了,还是因为李纨有忧患意识,知道树倒猢狲散的道理,也知道盛宴必散,她需要养活贾兰,培养贾兰,所以必须时时节俭。这样对外表现出来就是吝啬和自私了。

06

李纨的吝啬,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有明写有暗写,明写的地方是在姐妹们起诗社的时候,凤姐因为李纨带了姐妹们找她要钱,半开玩笑半认真给李纨算了一笔账,算下来李纨一年少说也有四五百两进账,还是纯收入,在贾府败落之前,李纨的收入不菲,为后文在贾府败落之后继续培养贾兰埋下了伏笔。虽然有这么多收入,李纨从来不肯乱花,她做任何事情都是丁是丁,卯是卯,从来不多出一分钱,所以在书中是一个比较吝啬的形象。但话说回来,李纨收入虽高,可这是她唯一的收入,加上封建礼教对她思想上的禁锢,她也只是节流,无法开源,所以她的吝啬其实是一种理智。而且在贾府势败的时候,更显出她的担忧和谨慎并非多余。

对她吝啬的暗写是在刘姥姥来逛大观园的时候,送别刘姥姥时,众人都给刘姥姥一些资助,唯独李纨没有。你想,凤姐和李纨是妯娌,凤姐还是贾赦那边的人,凤姐送的礼物不少,李纨至少应该表示表示吧!可是李纨什么也没送。这件事是暗写,曹公下笔非常细腻,他不会明说李纨什么也没送,而是把送礼的人和她们送的东西一一列出,让你自己一看就明白,咦,怎么单就李纨什么也不送啊?!这样就写出李纨的吝啬。

07

除了吝啬,李纨也比较自私,这个从李纨抽中的花签可以看出来!李纨的花签是腊梅,诗句是不问他人废与兴,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就是说,不管你过得好,还是过得不好,我都不过问,我只管我自己!这句话非常自私,不过在当时李纨一个寡妇,又是身逢乱世,能管好自己管好贾兰就不错,哪里还会管其他人呢?!因为这种自私,在前文里贾宝玉逛太虚幻境时听到红楼梦曲牌中,唱李纨的这一支〔晚韶华〕,才会说到应该给子孙积德,不能只管自己。

李纨到底做了什么缺德不积阴骛的事情呢?我觉得是在后来贾府败落之后,先是有巨额亏空需要补偿,李纨不肯拿出钱来帮衬,任由大家穷了下去,宝玉宝钗成亲不得不卖了袭人等丫头,李纨也不管。后来贾府被抄检,财产没收,上上下下的人除了获罪的,都贬绌成了平民奴隶。要想解救获罪的人,就得拿银子赎,打通关系,李纨在这种情况下,她不肯花钱帮助亲人们摆脱牢狱之灾。因为在她看来,以后完全要靠自己了,银子还是能省就省吧!所以,不管昔日是怎么样亲切的亲人,现在都顾不上了,只有培养贾兰这一条路可走了。所以,不管需要赎的是宝玉还是贾琏,需要帮的是宝钗,或者是巧姐,她都没有出面赎或是花钱帮。作为贾府的长嫂,看着昔日朝夕相伴的弟弟妹妹妯娌侄女们受罪,苦不堪言,可她无动于衷,只是顾及贾兰的成长和教育,确实太自私了。金银散尽还复来,家破人亡如何挽回?可是李纨拿定了主意,不问他人废与兴。于是,贾府树倒猢狲散,众人各自寻找出路.

08

李纨的财产是如何保全的呢?这件事猛看上去有点费思量,因为既然大家的财产全部都被查封了,抄家了,那么李纨存多少银子还不都得上缴国库?书中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秦可卿临死给王熙凤托梦,告诉她贾府很快会败落,败落之后该如何应对,秦氏有一段重要的交代,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

这段话是秦可卿教给王熙凤一个避祸的法子,从秦可卿之前的话中可以知道贾府已经是必败无疑了,但是祸祟躲不过,只能应对,该如何应对呢?秦可卿很仔细地说了,可惜王熙凤并没有听,她只顾看着烈火烹油的繁华盛世了。秦氏的法子是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

09

所以,只要在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便是有了罪,祭祀产业不入官,就可以保全。李纨用的就是这个法子。可是这是秦可卿托梦告诉王熙凤的,连王熙凤自己还没有当回事,抛之脑后,为何李纨会这么做?你再看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中,讲到大观园分片承包之后赚来的钱该如何处置,宝钗提出什么建议,书中说,平儿笑道:"这几宗虽小,一年通共算了,也省得下四百两银子。"宝钗笑道:"却又来,一年四百,二年八百两,取租的房子也能置得几间,薄地也可添几亩了。虽然还有敷余的,但她们既辛苦闹一年,也要叫她们剩些粘补粘补自家。虽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亦不可太啬。纵再省上二三百银子,失了大体统,也不像。所以如此一行,外头账房里一年少出四五百银子,也不觉得很艰啬了,她们里头却也得些小补。

兴利除弊的商议是在李纨,宝钗和探春三个人之间进行的,但是出主意的是宝钗和探春,李纨没什么想法,不过,她是个会打算盘过日子的实在人,所以这里是言者有意,听者有心。李纨虽然只是听,但是她听进了心里,而且启发了她。之前她只会存银子,现在看到这个好主意,就开始置地买房,以李纨的小心谨慎,她不会不考虑该在哪里置地。之前说过,李纨是个有忧患意识的,虽然每年收入很多,但是她省吃俭用,多花一点也不肯。其实就是出于忧患意识,她虽然是一根木头,可是眼睛不瞎,所以看到了贾府内外各种事端,心里怎么会不担忧?所以李纨肯定是在祖茔附近多多置地,将来不管是谁犯了事,也祸害不到她的头上。这正是李纨的聪明之处。这也是为什么李纨的财产能够得以保全。

10

李纨虽然保住了自己和贾兰的小家,可是看着大家一败涂地,各人流离失所,她的内心也是煎熬的。但是李纨经年累月受三从四德的教育,把养育弱子成就功名当成了头等大事,认为这是作为一个寡妇的本分,其他的人,各有各的命运,不是她一个寡妇能够顾及的。其实这个想法也没有错,虽然不是行善积德的想法,但是当时情况下,李纨也是很难顾及他人。毕竟,她是一个寡妇,要抚养自己的孩子,还没有其他收入,在封建社会一个寡妇也不能抛头露面地想办法赚钱,所以李纨的前路也是一片迷茫。再说,各人的命运也是各人自己造就的,想想也是,富贵的时候,享尽了荣华,却全然不顾后事,王熙凤在敛财的时侯,有没有想过和李纨分享?秦可卿托梦交代她的全然当作耳旁风,只顾顶着贾琏的招牌四处敛财,做了多少恶事,自以为一手遮天,可以任性胡作非为,谁知道天理昭彰,终于有清算的一天,而当这天到来的时候,王熙凤是全然没有准备,她只顾用银子放高利贷,不肯用白花花的银子置地,却在最后把所有聚敛的钱财一股脑交了出去,最后落得巧姐也没了着落,这一切,难道不是王熙凤自己一手造成的?更何况凤姐其实还不是把秦可卿的嘱托给忘了,更有可能的是,她因为考虑到终将回到贾赦那边,所以更愿意积累银钱,而不愿意置办不动产,所以故意没理会秦可卿的嘱托,想捞饱之后把这个置办田产的任务交给宝玉的妻子,自己既得了好处,又获得个出谋划策的好名声。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没等到这一天,贾府就败了。

宝玉和宝钗虽然都是李纨疼惜的弟弟妹妹,他们从享尽荣华富贵跌落到吃了上顿没下顿,衣不御寒,食不果腹,但是他们已经是成年人,此刻吃苦受贫也是他们命该如此,如果救济他们,那么李纨存的银子恐怕不能支撑到贾兰长大成人求取功名。所以李纨也不救济。

11

话虽如此,李纨不救穷勉强可以理解,但是不救急就显得不近人情。人生,虽然成就功名非常重要,虽然养育遗孤非常重要,但是还有很多事是出于人性去做的,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心就泯灭良心。王熙凤固然有罪,但巧姐何罪?她毕竟只是生在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那里,她也是贾兰的堂妹,是一个单纯幼小的女孩子,她也有生存的权利,和贾兰一样。李纨这样一概不救济的态度,过于绝对,也过于冷酷,没有人性。对于巧姐这样一个可怜的孩子,身为村妇的刘姥姥还不忍心不管,对于宝钗宝玉这样失势落魄的旧主,为了主人而被卖的袭人还是和蒋玉菡一起尽心侍奉,这些人的境况难道会比存了多年银子置了很多地产的李纨强么?未必,但是他们还有人性,还知道亲情人情温情,而李纨,经过多年的寡居生涯后,已经失去了人性。

可是,谁又能责怪李纨没有人性呢?是这个社会造就她的。在她青春守寡的时候,人们要求她清心寡欲,万事不关心,只要照管好儿子小姑子就行。那个时候,人们不认为她应该有人性,而要她做一个会喘气的木头,形容枯槁的木乃伊。她的欢乐,她的需求,谁关心过?大家觉得这是她的命运。这么多年让她只为了贾兰而活,现在贾府败落了,却希望她能迅速恢复人性,不再为贾兰而活,而是成为一个善良的有人心的人,何其难哉!李纨的人心,早就丢失了。随着封建礼教的束缚,随着封建家庭的迫害,李纨早就不再是一个人了。现在再要求她做人,实在勉为其难。

12

所以,世间万事,都是有因有果,不是突然形成的。李纨固然可恶,可是,把她变成这样的社会,难道不是更加可恶么?回想当年,贾宝玉在陪着贾政逛大观园的时候,曾经就稻香村和有凤来仪(潇湘馆)对比发过一篇宏论,批判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制,迫害,以人工取代天然,令鲜花在初春枯萎,现在,风雨来袭,却一厢情愿希望干花恢复鲜艳,何其难哉!李纨,更多的是,让人同情和可怜,而不是可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