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滴滴定制网约电动汽车D1?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9

这两天被滴滴发布的定制网约电动汽车D1刷屏,这款与比亚迪合作、打通整车数据与滴滴平台数据的车型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不过我觉得我们得仔细思量下,纯电动汽车在营运端的B端市场规模,并且在下一步出租车电动化基于换电路线对于这个领域分化所带来的市场需求分割。

B端营运电动汽车市场规模

分析营运市场,主要是参考交强险统计,2019年受几个城市电动出租车替换、网约车电动化政策刺激,营运端的车辆占比大幅提升至28.8%。在这个过程中,私人消费占比持续下滑,从2017年的70.8%缩减至2019年的52.8%,这个阶段对于私人消费市场来说是缺乏好的产品。

图1?营运车辆的需求占比

然而在2020年,1-9月新能源汽车上险数59.6万辆,其中71%为私人端消费,营运车辆被压缩到15%左右,大概在9.24万台。如果按照最后3个月上险40万台、15%的比例为营运车辆来估算,今年B端总量为15.24万台,比2019年减少38%左右。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补贴比较高的2017年,私人端走向的占比高,这是因为确实车可以卖得很便宜;而在补贴回落以后,加上网约车规定,使得这个领域对新能源汽车有了强需求。到2020年市场不景气,阶段性营运车辆的需求降到最低。

图2?2019-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营运占比

在这一轮网约车电动化的过程中,以整车企业为主导的曹操、享道、T3和如祺等占了挺大的部分需求,滴滴成立的联盟,在2017年谈及26万辆新能源汽车平台运营,到后面进行合规清理,按照估算可能并没有实现之前宣称的“2020年达到100万”的规模。

如何看待这款定制D1

从D1的造型来看,这是比亚迪2B端车型里面魔改出来颜值最高的车型。从这台车来看,是滴滴通过运营过程中对现有产品的定制化梳理,可以这么理解——

图3 滴滴定制的D1系统

对于司机:座椅解决的是舒适度和缓解疲劳问题,大屏是解决手机系统操作的问题;定制车辆的降本需求,对应的是车辆租金和充电的优惠;安全方面配置了AEB和车道偏移来降低事故率;通过桔视系统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

对于乘客:车辆空调温度、风量和座椅加热等功能,顾客可越过司机进行直接调节;外部“彩虹接驾灯”容易辨识,上下车时的安全性采用单侧电滑门来解决。

这些诉求,更多的还是基于现有车型上做了一些材料层面、配置方面和软件层面的调整,以提高用户满意度。

图4 定制的一些细节

这里有两个问题:

1)?D1能让网约车的运营能力提升多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网约车顾客在约车、找车、上下车、乘坐、行李存放等全流程的用户体验是有提高的,通过在智能座舱里预装的“桔视系统”、车联网系统,可以相对提高乘车的安全性,从使用层面衡量是有价值的。这是基于运营服务商角度来看的。

2)?动力层面会不会和后续在网约和出租方向上的换电模式兼容?这个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长期来看, B端运营车型替换从2021年开始将走一轮换电+车电分离的道路,这是基于政策层面的考虑。

图5 换电体系下的2B端运营

小结:我个人觉得,这种类似的定制和用户的需求,可复制性还是很强的。随着经济的复苏,下一轮车企主导的出行服务提供商,可能让车企在做面向B端车型的时候把现有的这些辅助驾驶、虚拟座舱甚至是安全数据监控都匹配上,而这些也都是相对容易实现的。决定这个领域进化的,主要是运营端的车辆的需求能否快速提升,也就是按照滴滴2元每公里的付费模式,是否能找到车辆资产的Owner来买单,以推动这个市场需求快速提升。

图|网络及相关截图

作者简介:朱玉龙,资深电动汽车三电系统和汽车电子工程师,著有《汽车电子硬件设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报价大全

汽车之家报价报价大全

预约试驾

车家新车预约试驾

4S经销商

汽车之家4S店经销商

二手车

汽车之家二手车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车型大全购车计算销量排行新能源车新车上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