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的概述200字左右

主要写她的事迹和精神
200字

南丁格尔1820年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富裕家庭,后迁居英国。自童年开始,南丁格尔即对护理工作深感兴趣,乡间度假时,常常跑去看护生病的村民。早在1837年,她就开始关心医院里的护理情况并产生了学习护理工作的念头。她常利用游览的机会参观修道院、女子学校、孤儿院探询慈善事业的情况及经营方法。 1838 年5月24日拜谒维多利亚女王。1849年,南丁格尔旅游埃及返国途中,认识泰德尔·弗利德纳夫妇1850年8月,南丁格尔到达向往已久的凯撒斯畏斯城,并在弗利德纳夫妇创办的女执事训练所见习两周。1851年南丁格尔再度前往弗利德纳牧师所主持的女执事训练所,受训三个月。1853年,到巴黎“慈善事业修女会”参观考察护理组织和设施,归国后,担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监督。1854至1856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以其人道、慈善之心为交战双方的伤员服务,战争结束后,她被视为民族英雄。 1857 年,在她的努力下,英国皇家陆军卫生委员会成立。同年,印度发生动荡,她与海伯特共同促请政府改善印度驻军的生活环境的提案,却毫无反映.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随后,她又着手助产士及济贫院护士的培训工作。她撰写的《医院笔记》、《护理笔记》等主要著作成为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由于她的努力,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1876年,她愤慨于养育院对待病人的态度如同对待乞丐,便向当局控诉,又建议设立收容精神病者的设施,以及隔离传染病者等案件,促使伦敦贫民法案成 立。 1901年,南丁格尔因操劳过度,双目失明。 1907年,万国红十字会授予赞辞,爱德华七世授予南丁格尔功绩勋章,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接受这一最高荣誉的妇女。1908年3月16日南丁格尔被授予伦敦城自由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10
1820年,南丁格尔出生于意大利一个富有的家庭,后来全家迁居到英国。她的父母希望他学习文学艺术。南丁格尔说:“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三条路:一是成为文学家;二是结婚当主妇;三是当护士。”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选择了第三条道路。 19世纪50年代,英国,法国,土耳其和俄国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英国的战地战士死亡率高达50%。南丁格尔主动申请,自愿担任战地护士。她率领38名护士抵达前线,在战地医院服务。她竭尽全力排除各种困难,为伤病员解决必须的生活用品嗬食品,对他们进行认真的护理。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伤病员的死亡率就下降到2.2%。每个夜晚,她都手执油灯巡视,伤病员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士。战争结束后,南丁格尔回到英国,被人们推崇为民族英雄。 1860年,南丁格尔用政府奖励的4000多英镑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随后,她又创办了助产士及经济贫院护士培训班,被人们誉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 1910年,南丁格尔逝世。为表达对她的敬仰,人们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南丁格尔逝世后,遵照她的遗嘱,未举行国葬。后人饮誉她为“伤员的天使”和“提灯女士”。 北京师大版教材第六单元《白衣天使》讲述了她的故事
第2个回答  2010-05-06
南丁格尔1820年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富裕家庭,后迁居英国。1850年在德国凯撒斯韦尔基督教女执士学校学护理。1853年出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监督,1854至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她率领护理人员奔赴战地医院,通过健全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使伤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被战地士兵称为“提灯女神”,战争结束后她被视为民族英雄。1857年在她努力下英国皇家陆军卫生委员会成立,同年军医学校成立。1860年她建立了世界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由于她的努力,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她也被誉为近代护理专业的鼻祖。1901年她因操劳过度致双目失明。1907年英国国王授予她功绩勋章,成为英国首位获此殊荣的妇女。1910年南丁格尔逝世。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的诞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第3个回答  2010-05-04
新华网兰州9月28日电(记者李清华 黄明)中国现代科学护理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军队首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黎秀芳的事迹,连日来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

91岁的黎秀芳终身未婚,2007年7月9日在兰州去世。她去世后,中国西北五省(区)的媒体集中报道了她在中国大陆饱经沧桑的一生。她的学生、同学、同事以及她曾经救助、护理过的人们,自发赶到她生前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悼念这位为护理事业服务、奉献了一生的“人间天使”。

黎秀芳早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高级护士学校,1941年来到兰州后,先后担任过兰州中央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兰州中央医院附属高级护士学校教员、西北医院高级护校校长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第一陆军医院高级护士学校校长、兰州军区总医院附设护士学校校长、兰州军区军医学校副校长等职,培养学生5000余人,其中不少人成为在中国军队乃至全国享有盛誉的护理专家。

20世纪50年代初,黎秀芳和她的同学张开秀创造性地提出“三级护理”理论(根据病情把病员分成危重病员、重病员、轻病员三个护理等级),“三查七对”护理制度(服药、注射、治疗前、中、后各查对一次,对床号、姓名、药品、剂量、浓度、时间、用法等),“对抄钩对”护理操作规程(对:医嘱对病历牌及执行牌;抄:将医嘱转抄于执行牌和医疗记录单上;钩:抄完每条医嘱,在医嘱本上记以红蓝钩;对:做完每个医嘱都要核对一次),将中国医院护理引向了有序,确保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奠定了中国现代科学护理的基础。

为给病人一个安静的休息、疗养环境,她们还提出了护理人员不能在语言上、动作上给病人以恶性刺激的“保护性医疗制度”设想。她们将一块“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器械轻”的牌子,挂在了医院洁白的走廊里……这块凝聚着爱、善良和职业责任感的“四轻”牌子,从此挂在了中国大陆的每一所医院。

在黎秀芳的积极呼吁和建议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还首次建立了护士高级职称评定制度,并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设立了护理系……

1997年,黎秀芳获得了第36届“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奖”,成为中国军队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医护人员。

孤身一人在中国西北工作了66年的黎秀芳,有68位亲人旅居海外。1981年,黎秀芳赴美探亲。80多岁的继母要求她留下来安享晚年,她却如期回到了兰州。她对继母说:您是我的母亲,祖国也是我的母亲,我的事业在祖国。

黎秀芳辞世后,她的二弟将骨灰用瓶子装上一些带到了台湾,埋在了他们的父亲——曾任南京国民政府禁烟委员会副主任的黎离尘身边。其余的骨灰,按照黎秀芳生前要求,埋在了黄河岸边……

为了护理事业,黎秀芳无怨无悔。一生节俭的她曾悄悄捐款20多万元人民币,帮助孤残儿童治病疗伤;临终前,她又将平生积攒的80万元人民币,捐献给了兰州军区总医院,设立“为兵服务奖励基金”。
第4个回答  2010-05-04
新华网兰州9月28日电(记者李清华 黄明)中国现代科学护理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军队首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黎秀芳的事迹,连日来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

91岁的黎秀芳终身未婚,2007年7月9日在兰州去世。她去世后,中国西北五省(区)的媒体集中报道了她在中国大陆饱经沧桑的一生。她的学生、同学、同事以及她曾经救助、护理过的人们,自发赶到她生前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悼念这位为护理事业服务、奉献了一生的“人间天使”。

黎秀芳早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高级护士学校,1941年来到兰州后,先后担任过兰州中央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兰州中央医院附属高级护士学校教员、西北医院高级护校校长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第一陆军医院高级护士学校校长、兰州军区总医院附设护士学校校长、兰州军区军医学校副校长等职,培养学生5000余人,其中不少人成为在中国军队乃至全国享有盛誉的护理专家。

20世纪50年代初,黎秀芳和她的同学张开秀创造性地提出“三级护理”理论(根据病情把病员分成危重病员、重病员、轻病员三个护理等级),“三查七对”护理制度(服药、注射、治疗前、中、后各查对一次,对床号、姓名、药品、剂量、浓度、时间、用法等),“对抄钩对”护理操作规程(对:医嘱对病历牌及执行牌;抄:将医嘱转抄于执行牌和医疗记录单上;钩:抄完每条医嘱,在医嘱本上记以红蓝钩;对:做完每个医嘱都要核对一次),将中国医院护理引向了有序,确保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奠定了中国现代科学护理的基础。

为给病人一个安静的休息、疗养环境,她们还提出了护理人员不能在语言上、动作上给病人以恶性刺激的“保护性医疗制度”设想。她们将一块“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器械轻”的牌子,挂在了医院洁白的走廊里……这块凝聚着爱、善良和职业责任感的“四轻”牌子,从此挂在了中国大陆的每一所医院。

在黎秀芳的积极呼吁和建议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还首次建立了护士高级职称评定制度,并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设立了护理系……

1997年,黎秀芳获得了第36届“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奖”,成为中国军队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医护人员。

孤身一人在中国西北工作了66年的黎秀芳,有68位亲人旅居海外。1981年,黎秀芳赴美探亲。80多岁的继母要求她留下来安享晚年,她却如期回到了兰州。她对继母说:您是我的母亲,祖国也是我的母亲,我的事业在祖国。

黎秀芳辞世后,她的二弟将骨灰用瓶子装上一些带到了台湾,埋在了他们的父亲——曾任南京国民政府禁烟委员会副主任的黎离尘身边。其余的骨灰,按照黎秀芳生前要求,埋在了黄河岸边……

为了护理事业,黎秀芳无怨无悔。一生节俭的她曾悄悄捐款20多万元人民币,帮助孤残儿童治病疗伤;临终前,她又将平生积攒的80万元人民币,捐献给了兰州军区总医院,设立“为兵服务奖励基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