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劝高考生能走就走,千万别复读?

如题所述

复读是一个风险很高的事情,不仅要面临来自外界的压力,而且还得承受一切可能发生的变数。没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在一年的时光里肯定会很痛苦,而且容易出现成绩不增反降得尴尬。
所以说如果考的还可以,没有必要复读,理想的状态一般很难达到,因为高考的变数和影响的因素非常多,容易再次遭遇滑铁卢。以下是我当年高考复读承受的一些压力,虽然与现在有所区别,但是本质上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压力一:外界施压和自我施压。这个是必须得面对的,有来自父母的压力,这个是一种无形的压力,父母什么都不说,但是自己老感觉对不起父母。有来自其他人的眼光,特别是熟悉的人,会在背后议论,指指点点,只能默默承受。还有就是自我施压,这个没办法控制,一旦选择,自己就背上了精神枷锁,每天都不轻松。
现在这种压力可能对于复读生更大,因为扩招已经到了2选1的地步,也就是两个考生,起码会有一个考上大学,而你选择复读则会被认为确实不怎么的。
当年我们高考那会,竞争是比较激烈的,很多学生都考不上本科,复读是一种大环境,觉着很正常。即使那样,也经常会遭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甚至是个别亲戚的嘲笑,压力可想而知。
压力二:无法预测的风险。复读就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虽然通过一年的努力,会让自己成绩有所提高,但是里面的风险也是很大的。这些风险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主观的比如压力问题,心态问题,再次高考的发挥问题。客观的比如高考制度的一些小的调整,身体原因,特殊的无法预知的原因。这些因素足以抵消你一年来的努力,以至于成绩还不如第一年好。
无法预知的风险对于复读生来说影响是最大的,因为它不可控,有些也没办法预知。我的曾经的一个高中同学,复读了两年都没考上,最后一年的高考成绩还不如第一年,最后不得已上了个民办院校,白白浪费了两年的光阴。
所以说复读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关键是还有一些无法预知的风险,随时可能让一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因此,考的差不多完全没有必要再复读,除非是由于重大失误,对于复读来说还是要慎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11

复读一是耽误一年时间,这一年时间确实是很宝贵的。二是复读效果存在不确定性,教材之类的变化快,复读一年有时候还不如前一年的成绩。

美好前程

第2个回答  2021-07-11

很多人都劝高考生,如果能考到一个大学,就应该踏实的去念下去,别管这个大学。是否是不是重点?他是不是学习好的孩子多?

因为一年一个政策,可能今年我们考上大学,那我们可能一些考大学的政策就要改变,所以呢,我们就应该跟着大帮一起走。这样子就不会因为一年一年的变化,而耽误了自己将来的学习,或者是分配。

一年一年重读的话,可能分数也会有变化,或者是难度也会加大,所以呢,我们不敢保证明年会出现什么样的级别,或者是分数线,所以还是尽量能上一个大学就走下去,哪怕是学一个大专都是很好的出路,和我的想法相同,就采纳吧!

第3个回答  2021-07-11

大部分人都劝高考生能走就走一是因为明年的高考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也许环境,也许心理,也许生活里的各种事会导致考试出现各种情况。二是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明年的高考就比今年的好。三是因为高考压力太大了,如果非必要,不用再经历一次。四是父母的压力也会很大。

第4个回答  2021-07-11
这个问题得从不同的人的角度来分析。首先从高考生的角度来分析。因为在这段年纪里面,每一年的时间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浪费不起。而高考生复读一年,浪费的是很多的时间。因为原本同届的人都已经上大学了,他们已经开始了一段不一样的旅程,而高考生复读就意味着再把高31年再走一遍。相对于以前同起点的人,对高考生来说,就像是人生按了一次暂停键。其次,高考生复读再次参加高考的风险也是很大的。因为第二次参加高考的时候,心理压力其实相对第一次会比较重的。但当然也会有相对的优势吧。不过总体来说,一般高考生都会选择,能不复读就不复读。
其次,对其他人来说,高考复读生复读后再次参加高考,对其他的高考竞争者来说是不公平的。举个例子吧,比如今年浙江的高考高考状元是复读生,第二名也是复读生。就相对于其他考生来说,我觉得这算是一个不公平的现象吧。现在不是有一些学校已经明确表示不收复读生了。
再者,高考生复读也是需要成本的。复读不仅对于高考生来说是心理压力,身体压力。对他背后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呀。
所以综上所述,很多人都会劝高考生,能走就走,千万不要复读。但是也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定吧。要是实在有心仪的大学。但又在这一次高考中发挥的失常了,那么复读也许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