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六种审美形态是什么?

如题所述

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把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并列对举的美来加以论述的是朗吉弩斯。康德: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认为崇高有两种类型,即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

席勒:主要从艺术的角度来论述崇高的实质。黑格尔:继承了康德的“人论”思想,肯定了崇高缘于人的内在情感的说法,同时又同意席勒关于美和崇高应存在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的观点。利奥塔德:立足于后现代理论的视野,对崇高进行阐释。

生成性

生成性,一是指审美审美的历史生成,二是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就历时态而言,人类许多审美形态就是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后才出现的。如丑和荒诞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才成为审美形态的。就共时性而言,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审美形态,要成为其他文化背景下特定民族的审美形态,就必须有个历史的顺应和同化过程。

贯通性

贯通性,是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植根于其文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兼容性

兼容性,指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的感性凝聚。

二重性

二重性,主要指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既有相同点,也有独特之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