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质问老师为什么不给自己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面对家长的不满和要求,教师该如回答??

案例:一次家长开放活动中,小小不愿意举手发言,妈妈很着急就强拉起他的手,小小还是反抗放下手。于是小小妈妈用手指着小小,示意老师请小小发言,这可使老师犯难了。最终,老师仍然没有请他发言,小小妈妈因此很不高兴。
小小妈妈质问老师为什么不给自己孩子孩子机会。面对家长的不满和要求,教师该如何回答????

这种情况,应该告诉家长不是老师不给孩子机会,机会是平等的给每个孩子的,所以是让孩子自己主动发言。而孩子没有举手是孩子认为机会还不成熟,自己的把握不大,信心不足,勇气不佳,仓促举手回答,弄不好表现不成反而让自己出丑没面子。这恰是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机会的表现。只不过是经过孩子自己的权衡,主动放弃了这次对孩子来说不太成熟的机会而已。
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和尊严,当孩子认为自己很有把握、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的时候,孩子便会自己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样孩子不仅表现了自己的才能而且还会使其受到鼓舞自信心增强。否则,则是孩子认为机会还不成熟,如果家长强迫或是老师强迫,一则没准备好、胆怯,二则感到很紧张、为难、,三则会感到烦躁、羞愧。这样非但没有锻炼孩子,反而是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也许从此会出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现象,孩子也许再也不愿意回答问题了。
家长应该充分的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应该越俎代庖,将自己的思想、行为、做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家长和老师都只能是慢慢启发、引导、鼓励孩子去有所行为,而不是爱子心切去代替孩子做判断、做决定。虽然家长的心情我们都可以理解,但这种行为做法我们不应该支持。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让全天下的父母都能静下心来,都能耐下心来,鼓励、启发、引导、尊重孩子而不是总以大人的思想、做法来约束、强迫、乃至代替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03
对这种家长着急,孩子内向的情况,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譬如面对这样的情形,要告诉家长,咱们孩子比较内向,不能再大庭广众下让他难堪,他不举手表明他内心恐惧,需要多方面积极鼓励,不要批评,回家不能批评,在学校也不能让他出丑。老师不要求不举手的孩子回答问题,不是不给机会,而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告诉家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多种形式的,家长和老师一起努力,才能在下次的开放日上看到孩子举手回答问题,否则就是对孩子的伤害。讲清楚道理,家长不会责难你。
第2个回答  2010-05-03
1、尊重孩子意见2、孩子积极举手发言这个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培养的,强求也许会适得其反。3、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老师该尽量找个到每个孩子
第3个回答  2010-05-03
你孩子太调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