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农民工打工越来越难?

如题所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我国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市和到沿海打工。他们有的做建筑工、清洁工、搬运工、保安、进厂工人、做生意(摆摊),还有收废品拾拉垃圾等等,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身影,都有他们的付出。然而最近农民工都感觉打工不如前两年好做了。

随着建筑业的饱和,今年的用工量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在建的一些建筑也是去年接的工程,已经没有人在敢接新工程了,主要是因为怕要不到工程款了。去年干的工程没结清款人的大有人在,结清了的都是顶了房子的,人家顶房子谁敢不要?不要就一直等着,反正就是没钱。顶账房的价格嘛肯定比一般行情要高,还不能讨价还价,爱要不要。要就得亏个几万块,还不能不要。要不然拿什么给工人发工资?包活的真不容易。这几年社会风气又回到以前了,拿库存,滞销货顶工资的情况又开始泛滥了。什么购物券啊,打折卡啊都能算到工资里头。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酒,没人要的,卖不动的,都就到了农民工手里。即便这样,想上班干点活都不容易了,没地方干去了,顶东西都轮不到了。因为没活干了,有活的那是工价低,条件苛刻,没活干挤破脑袋也得去。不去吃什么?

现在工地也不养活工人了,一个工地除了经理,总监,技术员,队长,打扫卫生的,加起来也没几个人。其他都是外包工,活基本全部外包,总是几家包活的竞争,最终能包到活的也不是看技术,而是谁包活的价格低,谁就有资格留下来。有句话叫做赔本赚吆喝,用在这里很合适,你嫌价格低不干,可有人不嫌低,你不干,自然有人干,因为没活了。

城市里的保洁员保安员,他们大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不好找其它工作。现在失业人增多,竞争也大,这行业也难。特别家里有特殊事耽搁或是回家过春节,回来晚了,工作就丢了。进厂工人更觉得难。因为在现在国际经济不景气下,很多厂,订单少,做几个月闲几个月,工人做工不正常。有些厂融资难,撑不住就倒闭,有些工人不得不转厂或是回家做小生意的农民工也难。房租涨,摊位高,生活费用也高,生意又难做,所以生活压力很大。收废品、拾垃圾行业,也养活了很多农民。但现在各种废品都掉价,很多人不得不改行,即使不改行,也不好挣钱。农民工用80%都在建筑行业,建筑行业一旦饱和,和建筑行业有关的行业也很难没法生存了。用工量少了,工价自然也得下降,毋庸置疑,找活干一旦多了起来,劳动力肯定就不怎么值钱了,大批的工人就得另寻出路了。实在没办法也只能只能打点散工,虽然钱不多,但总比没有强。

一是因为宏观经济上,由于近年来国家发展方式的转变,或者国家政策的调整,导致某些产业的不景气,或者不像前几年那么畸形景气,最明显的就是房地产行业,有些制造业(包括污染环境的制造业),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建筑业、装修装饰业、建材行业还有餐饮业,等等,在这些领域,对农民工的需求数量有明显的减少。

二是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由于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为了城市的长远发展,推出的疏散外来人口政策,限制这些大都市内某些低端产业的发展,包括低端制造业、小餐饮、小商店、批发市场等低端服务业的发展,导致这些产业纷纷迁离或者压缩,这些低端产业,招聘的往往都是农民工。产业压缩了者少了,自然招收的农民工就少了。三是中国产业的升级,现在不少产业,正在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升级转化,用机器代替人工,用互联网代替人工,导致对体力劳动者的需求变少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前几年工资和福利水平的上涨,企业用人成本显著上升,导致企业自然不愿多招人。但是工资水平和福利水平一旦上来,要降下来就不大可能了,这叫工资和福利刚性,是经济学上发现的一种规律。所以尽管企业即使效益有所好转,考虑到用人成本上升,企业也尽量少用人了。

年轻人找工作,工资待遇不好,看都懒得看;年纪大一点的,工作要求不太高吧,又没人要;看看中介所就知道,不知道有多少失业人员天天都来找工作。有好多人交了中介费,去试了一两天又回来了。叫中介重新换一份工作。都在抱怨工作太难找了!不是工作难找,而是一份好工作难找!

举个例子;朋友的小姨,40多岁前几年来北京打工,因为自己以前在小县城里开过小饭店,不是那种专业的川菜或者面食什么的,就是一家能让人填饱肚子而并非去享受的饭店,不景气,就来北京打工,基于这个基础,就想着再饭店找工作,后来就找到一家饺子馆,刚去是擀皮儿,后来开始包,一直很认真的学,工作到至今也有好几年了,听说每个月工资会在原来的基础上上涨15元还是25元来着,不太记得了。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也就是三千多吧,现在算算应该有四千多了。

后来,小姨的老公也来了,先是在她所在发饺子馆当保安,的确很辛苦,因为下班就凌晨两点了,第二天早上接着上班,后来因为给别人指挥停车,导致别人蹭车了,赔了一千块钱,加上经理认为他吊儿郎当的,就不让他干了,被离职后住在酒店里,没有收入,还得靠着老婆给钱花,后来辗转了许久,又找到一家做保安,而他,动不动还跟客人吵架,本来好好的只用上白天的班,后来给他调到晚上去了

算起来他们两口子都属于农民工来打工,那为什么相对的,一个很顺利,一个就很艰难呢?除了心态,其实也就是手艺、技术,包饺子,尤其在饭店包饺子,也挺难,速度要快,还要保证好看,大小一致,说难听点,再不济,这家饺子馆不行了,还能去另一家,而且还是专业的。而做一名保安,需要跟客人打交道,要脑袋灵光,要客客气气的。假设他不是做保安,而是厨师,只要菜做的好,还会担心找不到活吗?人总要吃饭的吧!

其实说这些,也是提醒我们自己能提高自己的价值,尤其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兴起,好多人,也包括我们自己,也在担心某一天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也在深深的焦虑中。

2018年起,农民工将实行”月薪制“。为帮助农民工解决工资难发的问题,国家自明年起施行农民工工资”月薪制“,并将在后年实现全覆盖!而工资将直接打入农民工本人银行卡内!农民工实行持证上岗制,并完善上班考勤制度.2018年以后,农民工将持证上岗,并严格执行上班考勤要求,每月底进行核对,作为工资发放的标准!另外,国家将严厉处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将建筑企业纳入全国征信名单,一旦出现工资拖欠行为,将予以严重处罚,并纳入企业失信名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