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出自:明·徐渭《英烈传》第七十一回:“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字面意思:将领的好坏在于打仗用谋略而不是勇猛,士兵打仗是要精干而不是靠质量取胜
早听说孙子关于“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的带兵治军的名言,但很久以来却未曾给予足够的注意。前几天偶然看到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述刘邦和项羽的故事。他在评述刘邦最终赢得楚汉战争的胜利的原因时指出:项羽虽然“力拔力拔山合气盖世”,但那只是“勇”,而“勇”仅仅是对一个优秀兵士的衡量标准,作为一个将帅,除了“勇”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个“谋”字。刘邦虽然在“勇”上远输于项羽,但在“谋”上却更胜一筹,所以最终的结果是项羽因战败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挥剑自刎于乌江边上;刘邦却成王得天下。
其后我就在想,“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是不是对和平时代也有些启示呢?念头一动,我首先想到了社会上流行的“二八定律”“帕累托定律”的说法(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或者“帕累托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又叫帕累托发现的。他总结说,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无论是财富的分配、工作的承担、消费品的销售、人才的利用都可以用“二八定律”去套。在企事业单位里,80%的工作可能是20%的人承担的,在企业里,80%的利润是20%的人创造的(甚至80%的餐饮消费是在集中在20%的饭店里的)。作为一个部门的CEO,你的主要精力是要使用好、关心好20%创造80%利润的人。选准20%的人是前提,如果不能很好的使用选好人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怎么用好这20%的人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1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的意思是将领的好坏在于打仗用谋略而不是勇猛,士兵打仗是要精干而不是靠质量取胜。

这句话的原话是“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出自明朝的徐渭《英烈传》第七十一回。当将军的人有谋略比有卤莽更重要。 士兵的战斗力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用在现实中大概是说做人做事要有头脑、不要蛮干,工作不在与做了多少而在与工作的质量。

讲述了以元末顺帝荒淫误国、朝纲败坏为始,到洪武十六年(1383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扫平海内、完成统一大业为止的这段历史。

参考资料

郭勋.《英烈传》.河南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