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使科学课堂教学更有效,让学生学得

如题所述

一、创设有新意的“开场白”
一节课的开场白好比是一首乐曲的前奏,前奏旋律优美,给听者的感觉是享受和欣赏。一段巧妙的开场白往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然想听、想学。而一段老调、惯用的开场白没有任何新意和创意,就像一首催眠曲,即便是想听、想学的学生也是处于惯性的麻木状态,其余的学生更是不言而喻,一开始就提不起精神,一节课更是难熬啊!看来那些老套的开场白尽可能不使用或少使用,而设计一些独具匠心、形式多样的开场白,比如:一个故事,一个谜语,一种游戏,一种活动,一幅图画,一段音乐等等都可作为一节课的开场白。一段有新意的开场白就等于给了学生一份充满诱惑的见面礼,小学生对外面的世界都充满好奇,而好奇的东西必然是丰富多彩的,而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坚持“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
教学设计是有效地上好课的必需环节。教师面对的是富有个性,具有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个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如果教师以千篇一律的教学行为、统一僵化的教学策略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模式去设计课堂,学生的创新就无从谈起了。我们设计科学课堂时,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如面科学知识、自然规律、实验,教师和学生应如何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即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获得结论;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我们要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原则,精心设计好课堂,只有好的设计才有可能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探究和创新。
三、明确的教学目标
原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认为:“真正的教育目的是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固定的标准,是人的身心和精神充分发展的天敌。”其实他反对的是教学目标受“知识中心”的束缚,在和谐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完美整合。在教学中,首先应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关注生活现象,然后鼓励学生大胆生疑,激发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共同确立教学目标,如研究车辆尾气对植物的影响,采取学生自由组合几个小组,开展调查、走访以及采集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防治空气污染,了解保护洁净的空气,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和全世界的重要性。这些目标不仅符合课标、教材、而且来源于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这样,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自主学习。同时学生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适合自我发展的个性目标,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做法一
跟着孩子们的兴趣点先指导他们细心地观察了蚕的各个部分并记录了观察结果,因为他们都在干自己喜欢的事,
因此各个是情绪高昂,学习投入,观察是特别的入微细致。
充分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后再接下来安排孩子们互相交流蚕的生长变化特点,
还针对某些同学养出的蚕宝宝瘦小的特点出谋划策,学习过程恰如其分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做法二、顺应认知规律调节教学进程
每一次的备课,教师会并预备好种种不同的学习预案,尽管如此,
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确保教学进程沿着最佳轨道运行。

教学四下《简单电路》安排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课堂中我给孩子们提供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1节电池和1
个电池盒,若干根导线,让他们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并联串联的连接方法也是这节课的重点,由于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好奇陌生加不懂。
于是我由浅入深顺着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及时调节了教学进程,把这部分内容整整安排了一节课。
时间的宽松,教学目标的明确,学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低碳指导,以学定教 课堂上,教师的“教”也是有讲究的。事实证明并不是教师讲得越多、越细,学生就学得越快、越好,有时这样做反而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那到底应该教什么?怎样教?本人认为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我们都知道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堂作业还要当堂完成,时间和空间是相依相存,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就多了,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 科学课程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要求小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符合他们好动的个性特征,因此在课堂上我想方设法留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少讲精讲让他们做时间的主人,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如教学四下《不一样的电路连接》一课时,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就是本人提供材料给学生分别进行两次实验:(实验一)两节电池、两个电池盒、一个小灯泡、一个灯座和四根导线,要求学生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让小灯泡亮
起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实验二)两个小灯泡、两个小灯座、一节电池、一个电池盒和四根导线,要求学生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让小灯泡都亮起来。看看能有几种方法。在这个将近二分之一的教学过程中,我只提了一个启发性的问题:在不同的连接方法中,你有什么发现?接下去就把课堂时间充分地留给了学生,让他们带着这一个问题动手探究,探究目的明确,当时学生讨论交流时兴致高昂,探究活动凸显精彩。 在教学四上《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就提出了一个科学探究的问题:“面粉在水中是否能溶解?”,引导学生先猜测,然后让他们反复做实验,不断获取信息,层层推进地引导学生探究,发展思维,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自主研究,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三、适宜指导,以学定教。 实验是完成《科学》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提倡自主、民主、开放、创造性的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规范化操作,因此教师就要抓住适当时机“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体会一个人认为学生实验时尽量不要主动帮他们,先看着他们做,等他们有人不会了再指点他们一二,有时候学生的错误尝试反而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四上《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在课堂上曾出现这样一个教学片段: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现象,在学生提出舀“一些”放入水中就可以后,我就“鼓励”大家开始实验。学生是那样的迫不及待,结果有的小组早早观察出实验现象,有的因为太急舀了很多杯子中水是一片紫黑,根本看不出什么现象以此失败而告终。接下来我组织学生就此情况展开讨论,学生亲身体验,感知更深,认识到实验中物体数量也是关键,每一次实验前都要严格准备各类实验材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