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家之间金钱不同,转换的概率是如何制定的?

如题所述

不同的国家之间金钱的转换比例不同的,也就是说汇率是不同的,这种转换比例是根据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决定的,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是与实物的交换挂钩的,所以最终要归结于物品的价值交换。

国际之间存在汇率不同的国家汇率不同,当今世界购买力最强的基本上要数欧元,因为欧元和人民币的兑换比例大概是1:9~1:10,美元其次这两种货币有着超强的购买力,因为货币在发行的时候,他们考虑到了通货膨胀的问题,毕竟欧盟和美国都属于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所发生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免得经济危机必然带来了通货膨胀,带来货币的贬值。

货币之间转化的比例来源于物品之间的交换。实际交换过程发生一只羊可以换100斤大米,在a岛上是通用的,但是b岛上一只羊只能换10斤大米,那么a岛上的羊就有了更强的购买力,a岛的居民想要到b岛去买东西,就要换算成必导所承认的货币,也就是使用他们的货币单位。因为只有货币单位换算了过后,它的购买力才是类似的,不然用a岛的一只羊到b岛上只能算10斤大米,那么a岛的居民显然吃亏了,B岛的人用一只羊去换10斤的大米。A岛的居民显然占了便宜,为了保证国际间的这种公平性,自然就要把它转化成一定的比率,也就产生了汇率。

汇率的转换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它与国际间的关系,国家的外汇储备。商品的生产能力,科技发展程度甚至是距离远近都有一定的关系,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很多,所以汇率的变化显然是时刻在变动的,我们所提到的一些用货物去兑换比例货币的这种方式只是一种古老的汇率理解方式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24
目前的汇率机制,来自古典的金本位,在1880年到1923年期间,金本位占据着全球汇率的绝对统治地位,各国的货币(银行券)通过与黄金的比价,形成一个相互之间的汇率。之后随着贸易的发展,还实行过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简化流通。1929年经济危机和两次大战以后,英镑和法郎放弃了金本位,使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美元为基准的固定汇率体制,直到70年代美国放弃金本位,建立了全球浮动汇率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各主要国家的货币价值,基本反映了其经济实力的变化,以及基本购买力。 目前的汇率体系是各大经济体之间长期博弈和妥协的结果。
第2个回答  2020-01-24
根据本国的经济情况制定了该国货币的汇率。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因为整体经济状况比较脆弱,所以一般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而发达国家,则大部分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即由市场的需求来决定本国汇率情况,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决定方法是最科学的和最有效的。
第3个回答  2020-01-24
这个概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国家发行货币数量有所起伏,简单来说就是看货币值不值钱,越是值钱汇率越高,越是不值钱汇率就越低。
第4个回答  2020-01-24
转换的概率是根据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还有物质生活水平来决定的,这样才能使得价格比较合理,不会出现花太多的钱买了个不值钱的东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