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滩时期的流行东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0-05-01
新上海滩》已经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除了痴迷于悲情英雄许文强,还让我好奇就是故事本身,因为它还是颇有点了旧上海的影子的,甚至一些人物都或多或少能找到原型。比如—削梨削到出神入化的丁力,原型是谁啊? 大家猜一猜吧。
其实,老《上海滩》播出的时候,我还好小,清晰地记得妈妈曾经感慨—真的很像旧上海。妈妈那时也常会讲起很多老上海的逸事,后来我自己在上海待了很多年,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在那些残旧的洋楼和法国梧桐之间寻找着旧时的影子,又从在家族的老人们那里听到些故事,在心里勾勒出它的倩影。当再看新版《上海滩》时,不禁诧异于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来讲讲家族前辈故事里折射出的旧上海风貌。当然都是与《上海滩》剧情相关的方面。比如—大家公子小姐的生活和恋爱,黑帮火并,家族势力,还有交际花…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这是周旋的《夜上海》。听周旋的原声,半醉半醒的唱腔真仿佛要把人带回那个如梦如幻的东方小巴黎,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这些都是形容大上海的常用词。说来好笑, 90年代我从北京到上海读大学,那些老人们还担心我被十里洋场的风光迷花了眼,其实那时的上海在我眼里好破旧和拥挤,即便是一些外面看上去不错的洋楼也挤满了住户,逼仄不堪,和十里洋场有什么关系???但也可见旧上海的繁华给人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

而东方小巴黎又是怎么回事呢?洋人开辟了租界,不但带来了欧式的建筑,还带来了宗教文化和生活方式,有钱的国人都想在租界买房子,生活上也学着欧化,子女上教会学校。于是上海就成了欧洲人在远东的家园一样。香港后来的发迹实际上是承袭了旧上海的作用,是它的翻版。在上海,租界与非租界后来就演变成“上支角”“下支角”。而住在“上支角”的人就自觉高人一等,这样的风气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中期,在我在上海读书时,结婚谈对象都要分分是住在上支角还是下支角。差别之大大概象我这样30岁出头的人都还会有些印象吧。

记得2000年我陪一个留法多年归国的朋友在瑞金路附近散步,他指给我看一些石库门房子上隐约的法文名字,说到每当深夜漫步在上海街头,就感觉象在法国一样。这才让我对“东方小巴黎”有了感性认识。也难怪去过北京和上海的老外都会更喜欢上海,更愿意在上海定居一样。

再说说时尚吧,小时候(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本动画书《三毛流浪记》,讲了一个小流浪儿在旧大上海的悲惨经历,倒是让我多少了解了旧上海的“繁华和时尚”。里面有许多那个时代生活里见不到的,比如西式糕点,冰激凌还有很多漂亮的服饰,当然还有花园洋楼(呵呵,小时候只关心好吃的),我那时一边看一边问妈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不记得是不是流了口水。然后我会很好奇--怎么解放前上海什么都有啊?妈妈的回答却是让我难以忘怀—大上海什么没有啊!

其实很多名词,我都是先从我妈妈那里知道的。当有块“上海牌”手表就很不错的年代,我就知道Rolex (劳力士)了,而流行日本产的电子表的时候,我告诉我同学瑞士表才是最好的。还有法国的糕点,比利时的巧克力,美国的西洋参这些虽然当时都没有口福吃到,我都从妈妈对幸福童年的回忆中知道了。

这里不得不说说“东洋货”就是日本货的地位,那时日本货可不是精益求精的代表,恰恰相反在人们眼里就是没档次质量差的代名词。而西洋货才是精品的标志。西洋货还是以欧洲产为主,当时的美国还不是象现在一样牛。

而许文强和程程应该是30年代初的时候的年轻人,那时候还比较倾向学习欧洲,比如看当时人的服饰打扮基本上象欧洲人一样比较注重规整有形。我夫家有个长辈留学欧洲,回国后也一直注重保持很好的形象(直到文革被改造以后),小分头一丝不乱,领带西装,浆领的衬衫,而另一个留学美国的,对自己的形象就不那么注重了。可见《上海滩》里服饰的风格是非常符合当时的欧化的时尚。那时候对欧美日的感觉,总体来说,有点像现在对汽车的感觉。欧洲是最佳的选择,其中法国的影响最大,有艺术文化服饰多方面的因素。对美国开始向往大概要到40年代以后了(二战中后期以后),40年代生的妈妈打小一直向往美国,那可是“金元帝国”。可见欧美势力在上海的此消彼长。解放以后很多大家族都去了美国。而30年代的程程如果说要去美国,那倒有些奇怪了。
除了十里洋场,上海还有个名字“冒险家的乐园”。到这里的年轻人都是怀着一颗“捞世界”的雄心而来。很象当初去美洲大陆的欧洲人大都有着创业的热情和活力。因为那时候的中国还是农业社会,土地意味着家族的根,这就产生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很多上海的资本家是地主出身,另一方面,很多人在上海赚了钱又会回去买土地做地主。所以,上海滩即是充满机遇(因为没有土地的束缚),又有着很强的家族观念(农业社会的观念)。

我的外公(大约20世纪初生人)就是江南一个大户人家出身,他不是家族里第一个去上海“捞生活”的年轻人,他的前辈有很成功的典范,已在上海有了一定的势力,于是他也怀揣着一颗红心投奔上海他的前辈而去,一颗红心,也只有一种准备—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妈妈也就是我的太姥姥跟他说—你要是混不好会来,哪只脚先踏进家门,就打断哪只脚!(这态度真让我怀疑外公是不是她亲生的。)不过,外公对我妈妈和舅舅的态度也基本是这个样子的,舅舅和妈妈都是出门就不回头的人。甚至大舅舅后来参加革命,我外公都不知道。

到了上海,外公好像在他姐夫那里就开始作学徒(从做小弟开始),是不是也是个什么“x家商会/号”就不得而知了。但基本上进了自家的领地,还是容易很多吧,没多久就出师单干了,他们一家门主要是做实业的,所以外公也是做实业的。而我外婆家则是作金融(洋行买办)房地产的,所以,我外婆的弟弟就是作金融证券的,他们一家门都是洋行的买办或钱庄,后来在国民政府管银行。这是有家族色彩的。

说到底做实业商业金融,都是一个“利”字为本,除了家族的纽带,个人的奋斗是极重要的。外公曾说起一个不“争气”的世侄,什么事情都不安心做,换来换去的,一副纨绔子弟的做派,很是让他不满,预言他一定一事无成。呵呵,搞笑的是,那个人其实是地下党,一解放就当了高官。其实,外公家枝开叶散,有效力国民党,也有在共产党里面做事的,还有只经商的发家出了国,也有后来破产了在新中国作工人阶级的。各家过各家的生活,彼此联系并不热络。可以说,旧上海已经是个成熟的商业社会了,很讲个人奋斗。即便在黑社会里,比如杜月笙...

这么看来如果许文强和丁力是“讨正经生活”的话,他们因为没有根基可能一开始比较困难,但凭借个人能力而绝对可以出人头地。即便在黑社会性质的冯家商会里,许文强还是很有机会的,首先象冯敬尧这样已经成为有头有脸的上层人士,一定会尽量尽快“洗白”自己的生意,因此他就很需要象许文强这样的人才。

但矛盾在于冯还是唯利是图想要从烟土生意中捞一票,而许却不能做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设想如果那时候,许文强已成为冯的女婿,按照当时的家族观念,冯一定责无旁贷的护着许,许也更有可能劝阻冯不做这笔生意,如果尽快在合法生意上盈利的话,冯应该更高兴。

在当时,日本不发达,还没有西方的大规模生产,也只有做做烟土生意,况且在工部局里只有一票而已,跟日本人做烟土买卖显然对冯的名声有害而无利。可以说,关键在于许文强如果当时成为冯敬尧的女婿,基本上就没可能起这么大的冲突了。事实上,丁力的存在给冯敬尧另外的希望,觉得丁力也不错可以取代许文强,就不那么在乎和许闹翻了。所以,丁力如果帮助冯程程跟许文强出走,也许最终冯敬尧会认可和接纳文强。当然,对于丁力本人而言作为冯敬尧的女婿就等于在事业上加了双重的保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