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以前叫什么呢?

如题所述

 台湾古往今来,它的名称有秦朝称台湾为“瀛州”,三国时期称为“夷州”,隋代改为“流求”,宋朝称“毗舍耶”,明初又叫做“东番”,后来则有“鸡笼山”、“北港”、“笨港”、“台湾窝”等诸种称谓。直到明代万历年间,才开始有“台湾”之称。

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收复台湾,曾改名为“东都”,其子郑经继位时,即更名为“东宁”。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录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

台湾名称的来源

《台湾通史·开辟篇》中是这样认为的,“台湾”的来源是汉字“埋冤”的演化。大意是“明代漳泉人入台者,每为天气所虐,居者辄病死,不得归,故以埋冤名之,志惨也。

其后以埋冤不祥,乃改今名”,后来因为埋怨中国词太难听,因为谐音演化,所以叫做“台湾”。也有认为,“台湾”是因盛行于闽台地区的台风而得名。

还有人说,荷兰侵略台湾后,修筑了热兰遮城,华人即称之为台湾城。清初收复台湾后,根据台湾城,将这里取名叫做台湾 。 道光重刻本康熙《台湾县志》云:“荷兰设市于此,筑砖城,制若崇台,其海滨沙环水曲曰湾,又泊舟处概谓之湾,此台湾所由名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